心法1:Instagram使用頻率、互動緊密,最受年輕族群喜愛
比較2019年跟2020年,當一則貼文/影片發布後,在
Facebook、YouTube、Instagram的效果差異,根據
社群媒體觀測平台「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分析,各平台中,只有Instagram的互動數與留言呈現正成長;反觀Facebook雖然按讚數大幅提升,留言數卻少了1成3、分享數也下降;YouTube觀看次數微漲,留言數卻也足足少了1成。
2020年,Instagram 全球用戶已超過 10 億人口。光是在台灣,Instagram每月使用人數就達到740萬人,占了三分之一的人口。其中限時動態功能,擄獲年輕世代隨時隨地分享與回應的心思,互動率極高。
例如學生族群最關注的插畫網紅「怪奇事務所」,正是以稀奇古怪的冷知識搭配鮮明風格的插畫,一舉吸引學生好奇心理,相互轉發創造網路及高聲量。
心法2:塑造鮮明獨特的風格,網友更會記住你
從調查中可以看出,塑造個人品牌第二要素,就是與其跟風,不如打造獨特風格。
調查中的「綜合類型網紅排行榜」、「高度竄紅網紅排行榜」,細看前10名,具備鮮明特色的網紅名列前茅。
比如YouTube頻道「反正我很閒」,乍看之下內容很無厘頭,但深思後卻具有批判性,再加上獨創的流行用語,在高中、大學創造了一股現象級的熱潮。
「反正我很閒」發起的「羅馬競技場」遊戲在各大學間暴紅,累積了78萬觀看次數。
還有從時尚編輯轉戰YouTuber的劉芒,以一支「如何正確參拜霞海城隍廟」的影片暴紅。快速的講話節奏、口頭禪「某某小天才」,搭配華麗的手勢,令人很快就記住,塑造出個人的鮮明特色。
「鮮明風格給受眾新的視角,」楊智宇強調。劉芒的YouTube頻道能在一年內突破30萬訂閱,內容不外乎戀愛、穿搭、送禮等女性關注的內容,並非特別新奇的主題。但她以姣好外型、反差大的說話風格出線,登上高度竄紅的網紅前十名。
YouTuber劉芒教學如何拜月老的影片,累積44萬觀看次數,成為許多人前往拜月老前,必看的一支影片。
心法3:M型化的閱聽眾,找好你的落點
「只要找對你的產品位置,就能找到需要它的人。」這是《定位:在眾聲喧嘩的市場裡,進駐消費者心靈的最佳方法》一書提出的重要論點。
製作3秒鐘、還是30分鐘的內容比較好?答案是,看你要給誰看。
聯太公關總經理康惠美指出「閱聽行為趨向M型化」。M型化的一端偏好瀏覽短影音或短篇圖文;另一端經營長時間內容如影片與Podcast,收聽時間在20〜30分鐘以上。
經營個人品牌,如果在Twitter與Instagram,是「以短見長」。在Twitter與Instagram竄紅的迷因(meme)與插畫,以立即好懂的圖文抓住網友注意力。
像是2020年在社群間熱烈分享的「無所事事小海豹」,每則圖文都只有兩句話與插圖,通過簡單的對比,讓受眾會心一笑。
長時間內容,包括20分鐘以上音頻、視頻,則要放在Podcast和YouTube平台。近來,其創作者面臨精緻化、多元化的內容要求,像商管理財類的YouTuber分析多支金融產品,解說影片至少要20分鐘以上。
心法4:社群平台新選擇,Podcast 是大黑馬
討論度竄升最高的平台,非Podcast莫屬,在2020年,平均季成長率高達81%,較2019年同期成長了8倍之多。內容產製時,只要一支麥克風即可搞定,是經營個人品牌最好入手的新選擇。
至於經營哪種Podcast最受歡迎?從網友討論的熱門詞彙中可發現,最常收聽的Podcast內容類型,包含語言學習、新聞時事及知識分享。
在「2020 Apple Podcast 排行榜」前十名中,時事類就占3名,包括探討國際新聞議題的「百靈果NEWS」(第1名)、科技島讀(第9名),解析投資趨勢的「Gooaye股癌」(第2名)。
另一大宗,則是知識型的Podcast,同樣占了3名。像是透過科普心理學知識的「哇賽心理學」(第4名);語言學習類型的有「Kevin 英文不難」(第5名)、「通勤學英語」(第7名)都入榜。
第三個類型則是生活雜談類,對談的代表作是2020年4月才上線的「台灣通勤第一品牌」(第3名);獨談則首推「呱吉」(第6名),夾帶其本身有58萬訂閱的 YouTube頻道粉絲而來。最後是「主題式」的閒聊。像觀察現代女性的「姐妹悄悄話」(第8名),以及討論大人如何邁向成熟的「大人的 Small Talk」(第1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