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普及推廣的反思

2022/05/15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差不多一年前,和哲學教授聊天,不經意談到現今流行的普及哲學的目的與推廣策略。我們對此題目,各有不同角度看法,談了好一會,教授見我借題發揮,個人意見講不停,他就提議,有機會我可到他任教的大學跟他的學生一起討論,並且也講一下翻譯哲學書的困難經驗。轉眼過了差不多一年,下星期二就要舉行讀書討論會,我唯有嚴肅面對「哲學普及」這個題目,反思自己的主觀意見,去蕪存菁,希望能對此題目作較深入分析及澄清。
現在於香港及台灣,都有人推行普及哲學,近年在香港走紅的「好青年荼毒室」社團,所宣稱的宗旨,是較為簡單:他們在其網站寫上的推廣文宣,說明「好青年荼毒室,顧名思義,是一個專門荼毒青年的地方。二千多年前,曾經有個叫蘇格拉底的人,因為荼毒青年而被判死刑,最終他把毒藥一飲而盡。今天,一群中毒已深的人,建立起這個荼毒室,好等大家都能一起走進哲學的世界。這是個會荼毒人的地方,因為你會開始發現身邊的一切,並非如此理所當然;你會開始反省,追問生命、世界、語言、科學、倫理、知識、政治等每事每物的本質。從此,你可能不再是循規蹈矩的好青年。」另外,這社團的核心人物嚴振邦,在其文章:<哲學普及怎樣做?>中説明,「哲學最有價值的地方,首先在於其所提出的問題」。在此文章中,嚴振邦認為:「可以獨立於哲學史理解哲學」及「哲學史能幫助我們理解和思考不同哲學問題」。由此,我們可理解「好青年荼毒室」的立場,說明哲學最有價值的方就是「提出問題」,他們在媒體上傳播的節目以及出版的書籍,焦點多集中於一般大眾尤其年輕人最關心的問題(例如人生意義、自我認同、愛情、道徳的決擇、死亡等等),以哲學角度提出討論。
台灣的哲普推廣社團「哲學新媒體」,與香港的「好青年荼毒室」,在立場上有一定程度的分別。這機構在其網站上明言台灣哲普工作者的動機,是希望讓更多人在思考上能夠更細緻、更具批判力、有獨立思考能力,以及能培養以理性溝通的能力等等。他們還留意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博科娃(Irina Bokova) 的觀點,認為「哲學不但必須肩負啟促進全球公民意識的使命,哲學教育也被賦予了一個推動世界和平與人類永續發展的重責大任。」再者,台灣的哲普推廣,頗明顯參考了法國高中生必修哲學這個制度。對此課題有興趣者經常反省討論,高中生修讀哲學的教育制度 可否移殖來台灣?在台灣政府網站「小英教育基金會」,也刊登了一篇文章<公民的搖籃——法國高中哲學教育觀察>,這文章開宗明義地說明,推行普及哲學或將哲學納入高中教育的理想,乃是啟發與訓練開明的公民意識。
於此,我們可見香港與台灣主流推廣團體的路向的分別,香港只集中於站在顯淺的哲學立埸,去討論一個又一個普遍的人生與價值取向的問題;反觀台灣哲普推廣,是較宏觀及展向更大的期望,除了希望能訓練對哲學有興趣的一般讀者聽眾思考上具批判力及有獨立思考能力,還強調期望人們有能力投身公共辯論,與及積極參與各種型態的民主生活。香港的「好青年荼毒室」,其成員差不多全是香港中文大學的本科或碩、博畢業生,他們將自己在中文大學所學的一套,淺白普及化來推廣普及哲學,而台灣推行哲普的人,除了是世界各地大學的哲學系畢業生,更以法國高中生的哲學課程作為重要參考。
毫無疑問,法國推行高中哲學課程,自19世紀初年已開始,歷史悠久,有關當局也不斷修正改良,翻查法國一些有關的網站,都說明了高中哲學教育的目的,是希望修畢這課程的學生,有能力審查自身的想法及知識,建立有基礎有根據的立場觀點;對某個問題所產生的各種不同看法,會有足夠理解力及知識去作出認知比較分析,從而提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學生會有能力去成立肯定或否定的命題,從而參與跟其他人理性地討論;除思想方法的訓練外,這個課程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使命,就是訓練學生基本地讀懂哲學原著(由柏拉圖到沙特、海德格、鄂蘭),由此而獲得能力,在適當場合去參考運用所學的哲學文本的知識。學生獲得此等(哲學思考)能力,即等如能用不同、全新或並不預期的角度去看已習以為常的世界,也因為能夠站在不同角度去理解世界,由此而有助於清楚分析自己的想法,理解到自己本身的偏見。論述在高中畢業前讀哲學的一篇法語文章:<pourquoi faire de la philosophie en terminale>,更強調哲學是由古代(古希臘)到今天都是一種「生活的技藝/藝術」 (un art de vivre ) -由於在中學時期一定要學習哲學,因此(在法國) ,哲學從來都是一種全民共有的「生活的技藝/藝術」。
於此,我們可了解,向青少年推行哲學學習,並非單是令到她/他們追問事情或事物的本質那麼簡單,而訓練其批判思考,最重要的一環,除了認識自我,就是讓青少年能養成以理性為基礎,有根有據地跟社會上其他人一起討論的習慣。
參考法國高中哲學教育,還有一點要留意,就是這課堂很著重訓練學生研讀西方哲學史上不同哲學家的著作。法國哲學家利歐塔 (Lyotard)在其大學課程講稿《為什麼哲學思考?》中說明:「蘇格拉底的假作無知問答法(l’ironie socratique)、柏拉圖的對話、笛卡兒的沉思、康德的批判、黑格爾的辯證與馬克思的政治社會行動,都持續決定我們的命運,這種種的思想都互相扣連折疊,在我們的現存的文化領域中,形成一 層又一層的厚實脈絡。我們清楚知道,哲學言說的上述任何一種模式,都是西方在尋覓自身述說中,嘗試在自身的論述中表達、理解自身時形成的每一個環節;…. 」,不約而同,傅柯也在一個電視訪談中說明,「哲學大概是西方世界的文化最本質性及最普遍的形式,哲學就是西方文化持續自我反省的歷程」。法國人自己很清楚,如果要談(西方)哲學,就必須涉及西方哲學史,而人們若要認識(西方)哲學,就必須要投進每一個時期的哲學家的思想中,來追索這哲學文化的自我反省的演變過程。在西方哲學範圍中言及的所謂批判性思維,根本就是後來的哲學家嘗試去顛覆前人之所說,由此而建立自己的思想(正如尼采所言:如何用錘子哲思) -即是每個哲學家的思想(=哲學知識) ,都會不斷被顛覆,或重新被詮釋。因此之故,如果認為「可以獨立於哲學史理解哲學」或認為哲學史的地位是次要的,它只是對我們理解和思考不同哲學問題的「幫助」,那麼跟利歐塔所言之「哲學有自己的歷史事實,或更精確而言,哲學就是歷史」,或傅柯所說之「哲學就是西方文化持續自我反省的歷程」,實相距甚遠了。
哲學,在理想上,對一般有高中程度的法國人,是一種「生活的技藝/藝術」,一直以來…或許到如今電子傳播媒體充斥每一角落為止,書店如同咖啡館一樣,在法國是重要的文化景觀,而書店內,哲學與文學書籍是必不可少的,人們常逛書店,也在咖啡館沒完沒了地談論…到了今時今日,法國國營電台還提供哲學講解、哲學家訪問、哲學著作出版報導的節目。我們可以說,哲學在法國,是其文化環境不可或缺的原素。當然,在法國電影中主角人物在作哲學性討論,甚至討論哲學問題,都是很尋常的(其中例子為艾力·侯麥導演的<春天的故事>,1990,或米雅·韓桑-露芙執導的<愛情未來>,2016)。哲學,根本就存在於很多法國人的自然而然的日常生活中。
如果我們企圖參考法國高中哲學教育來推行普及哲學,其意思是否期望作「受眾」廣大年輕人,能如法國高中生般,如成功學習了普及哲學,就能夠獨立地作批判性思考、能基於理性、邏輯地成立命題與他人溝通討論,能理解基本西方哲學史、讀懂基本哲學著作(亦即理解基本西方文化),並且同時將將哲學溶入生活中,成為自然而然的「生活的技藝/藝術」?這實在值得繼續討論。
    Jackie Kwok
    Jackie Kwok
    專門發表有關文學藝術與哲學短文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