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每天的愛心line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Day 8) 2022 5/20
今天起得晚些,只到頂樓運動,放眼望去,四週都是山,有近有遠,近山翠綠,遠山泛藍。今天天氣不佳,近山薄霧氤氲,遠山濃雲繚繞,亦頗有一番韻味。疫情前,我們和黃河叔叔去一位在郵輪上認識的人在「山上人家」附近的民宿,第二天早上起來,山就在眼前,白雲飄動,變換無窮,彷彿伸手即可抓住一團團的棉絮,黃河愛打卡,他要我幫他寫些東西,我突然想起一首詩,好像是東晉陶宏景(?)寫的「山中何所有,嶺上白雲多,只堪自愉悅,不能持贈君」。
頂樓的洩水口在舖設瓷磚時,把洞口塞住了,造成12樓天花板滲水,工人正在補救中,如果能「do it right at first time」就不會有這麼麻煩了,不過「亡羊補牢,猶未晚也」不要等到情況發展到更嚴重,那就要花更多的金錢、精力去補救了。路伯伯前些時間,說了一句英文的成語「A stitch in time,saves nine」及時縫一針,省得補九針,他說「小洞不補,大洞受苦」翻得很好,還帶押韻,你們應好好記住!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會員
53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週六 陰偶雨 30° 透水管埋設 整地夯實 工區垃圾清運 東側樹穴斷根 整備樹穴組模 南側溝蓋板鋼筋綁紮 點工x2 租工x2 水溝班x3 義交x2 怪手x2 透水磚餘料進場 不知道為什麼粗工總是8點才會出現。工人們8點準時各就各位,埋透水管的,包透水管的,整理工區垃圾的,整地的。一早開
Thumbnail
天熱,遠山積累著雲,像一場明日的雨。
D5:南湖山屋-五岩峰-雲稜山屋-登山口 回程 循著來時路下山,由圈谷慢慢向上時,天色已亮。 回頭看著圈谷,雲開霧散。 原來我們去馬比杉山的那一天,是這五天中天氣最差的一天。 今天的天氣真好。 我在心裏感謝著老天爺,不用讓我一路淋著雨下山。 鋒面又退到三千公尺以下去了。 也讓
D3:南湖山屋-南湖東峰-陶塞峰-南湖東南峰-馬比杉山-溪谷-南湖山屋 轉折 清晨三點時走出山屋,望去南湖大山主山籠罩在雲霧中,但向上可看見滿天星星。在星光下,由下圈谷向上望去,上圈谷的山稜線清晰可見。 雖然擔心天氣狀況的我們,實在找不出理由,不走今天的行程。   再次走出山屋將近四點了,
01/01/2010 十二月三十日 晚 窗外的雨滴滴答答的下著 我的心也七上八下 週五要去南湖 今天仍然在下雨 那山上就要下雪了   十二月三十一日 日 今天請了天假去採買. 再把要上山的東西都打包好了. 第二天晚上吃火鍋. 確定天候狀況是OK的了. 整理登山的裝備的心情;
Thumbnail
天若有晴,天亦雨。風自閑來, 風亦去。
Thumbnail
 二十多年來住在山裡,位在台北盆地南側的山坡上,後陽台朝向北方,新店溪從左側流往市區,在正前方的觀音山與大屯山之間入海。     每天清晨泡杯咖啡,躺坐陽台,拿本詩集,或許看或許不看,直到鬧鐘響,才嘆口氣起床,喃喃自語:「要進入紅塵了!」     不久前接受某個電台資深主持人訪問,結束後他拿出手
Thumbnail
我家住在山上,山上最容易下雨了,記得有一次爸爸開車下山,那天雨下得好大,很難看清楚前面的道路,而剛好道路又在施工,所以那時有一位負責指揮交通的工人吧,我們在滂沱大雨下看著他揮了幾次手,但視線模糊,根本看不太到他到底是要我們走還是停,所以我們的車一下停、一下往前進一點,而那時路上只有我們一輛車,後來他
Thumbnail
2024/1/2 (晴) 常言道「前人種樹後人乘涼」,放眼望去的道路都是之前的人辛苦鋪好的。因此親身去走過一次,實際體驗他們鋪路時的辛勞雖然只有走路的部分,才會更加珍惜使用這條路。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週六 陰偶雨 30° 透水管埋設 整地夯實 工區垃圾清運 東側樹穴斷根 整備樹穴組模 南側溝蓋板鋼筋綁紮 點工x2 租工x2 水溝班x3 義交x2 怪手x2 透水磚餘料進場 不知道為什麼粗工總是8點才會出現。工人們8點準時各就各位,埋透水管的,包透水管的,整理工區垃圾的,整地的。一早開
Thumbnail
天熱,遠山積累著雲,像一場明日的雨。
D5:南湖山屋-五岩峰-雲稜山屋-登山口 回程 循著來時路下山,由圈谷慢慢向上時,天色已亮。 回頭看著圈谷,雲開霧散。 原來我們去馬比杉山的那一天,是這五天中天氣最差的一天。 今天的天氣真好。 我在心裏感謝著老天爺,不用讓我一路淋著雨下山。 鋒面又退到三千公尺以下去了。 也讓
D3:南湖山屋-南湖東峰-陶塞峰-南湖東南峰-馬比杉山-溪谷-南湖山屋 轉折 清晨三點時走出山屋,望去南湖大山主山籠罩在雲霧中,但向上可看見滿天星星。在星光下,由下圈谷向上望去,上圈谷的山稜線清晰可見。 雖然擔心天氣狀況的我們,實在找不出理由,不走今天的行程。   再次走出山屋將近四點了,
01/01/2010 十二月三十日 晚 窗外的雨滴滴答答的下著 我的心也七上八下 週五要去南湖 今天仍然在下雨 那山上就要下雪了   十二月三十一日 日 今天請了天假去採買. 再把要上山的東西都打包好了. 第二天晚上吃火鍋. 確定天候狀況是OK的了. 整理登山的裝備的心情;
Thumbnail
天若有晴,天亦雨。風自閑來, 風亦去。
Thumbnail
 二十多年來住在山裡,位在台北盆地南側的山坡上,後陽台朝向北方,新店溪從左側流往市區,在正前方的觀音山與大屯山之間入海。     每天清晨泡杯咖啡,躺坐陽台,拿本詩集,或許看或許不看,直到鬧鐘響,才嘆口氣起床,喃喃自語:「要進入紅塵了!」     不久前接受某個電台資深主持人訪問,結束後他拿出手
Thumbnail
我家住在山上,山上最容易下雨了,記得有一次爸爸開車下山,那天雨下得好大,很難看清楚前面的道路,而剛好道路又在施工,所以那時有一位負責指揮交通的工人吧,我們在滂沱大雨下看著他揮了幾次手,但視線模糊,根本看不太到他到底是要我們走還是停,所以我們的車一下停、一下往前進一點,而那時路上只有我們一輛車,後來他
Thumbnail
2024/1/2 (晴) 常言道「前人種樹後人乘涼」,放眼望去的道路都是之前的人辛苦鋪好的。因此親身去走過一次,實際體驗他們鋪路時的辛勞雖然只有走路的部分,才會更加珍惜使用這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