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包子的「親自指揮,親自部署」

历史随想-avatar-img
發佈於習包子糗事一籮筐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當COVID-19疫情最初爆發的時候,習包子在人民大會堂會見了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先生。期間他說出了著名的「親自指揮,親自部署」論調。可以從下面的視頻清楚的看到這話是他自己說出來的。爲了放置視屏未來被刪除的風險,這裏也放上互聯網檔案館存檔
但是同時期新華社對於這次會見的新聞稿,卻此地無銀三百兩的將這一說法冠以譚德塞總幹事稱讚習包子。如下面的新華網新聞稿所示。爲了避免黨國喉舌某天刪除這些黑料,同樣放上互聯網檔案館存檔
在其中,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親自指揮,親自部屬被冠以譚德塞總幹事稱讚習包子。如果一個國家的國家領導人和國家媒體可以如此當天下人的面指鹿爲馬的話,恕我實在難以對這樣一個國家產生任何信任和希望。
新華社新聞截圖
包子領導下的中國共產黨貌似有一種奇怪的歷史觀,貌似覺得只要在網上把不利於自己的輿論刪除,把發表異議的人士禁聲就可以改寫歷史。但是他們應該知道,歷史是已經發生的事情,並不會因爲你的主管看法而改變,對於歷史來說,如實客觀的記錄歷史才是最重要的。包子和新華社的做法只會把自己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avatar-img
1會員
3內容數
習包子,近平也。因其上臺之初親民秀喫慶豐包子而獲網民包子帝,其餘稱呼包括慶豐帝,總加速師等等。本專題專門記錄其各種醜聞。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历史随想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當習包子2013年登上中國大陸國家最高領導人的時候,就開始有外媒質疑習近平的博士論文存在疑點。最早由泰晤士報於2013年8月11日報道質疑習包子的法學博士學位是否貨真價實並被BBC中文而報道(互聯網檔案館網頁存檔)。
當習包子2013年登上中國大陸國家最高領導人的時候,就開始有外媒質疑習近平的博士論文存在疑點。最早由泰晤士報於2013年8月11日報道質疑習包子的法學博士學位是否貨真價實並被BBC中文而報道(互聯網檔案館網頁存檔)。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COVID-19是世界衛生組織WHO為這個疾病的正式命名,而SARS-CoV-2則是其病毒株名字 寫這篇主因是台灣當時宣布「口罩禁出口令」,引發cMoney版友大論戰,很多人說台灣政府太政治,沒有「人道主義」精神,本蛙說你別搞錯,台灣醫療口罩還都是中國進口的,萬一疫情在台灣爆發,你瞬間不能「人道」
Thumbnail
隨著六四天安門35週年的到來,國際社會紛紛悼念這場歷史性的事件,但中國大陸卻依舊嚴密封鎖相關信息,嘗試抹滅對這段歷史的記憶。在這個重要日子,各地的中國異議人士、活動家和藝術家採取創新的方式來紀念這段歷史,保持這段歷史的記憶,同時也呼籲對人權和民主的追求。台灣又是哪個政黨與政治人物最早發文呢?
根據大陆外交部網站消息,當地時間2024年5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在阿斯塔納出席上海合作組織外長會議期間,就台灣地區「5·20就職儀式」闡明了中方嚴正立場,強調一個中國原則是維護台海和平的定海神針。 王毅指出,一個中國原則不可違。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這是
Thumbnail
馬英九前總統組織了一場「和平之旅」,參訪淪陷區,引起了中國及臺灣社會的關注。本篇文章分析了馬前總統此行在兩岸間引發的不同言論和評價,以及對臺灣政治發展的影響。
Thumbnail
眾所矚目的馬習二會終於要在4月10日的下午舉行。在台灣多數的百姓都不希望接受中共的統治,總認為馬習二會會帶來中國大陸對台灣的災難。這是作為台灣人民,經歷過歷史上種種挑戰和抗爭後的自然反應。然而,在這個充滿變數和挑戰的時代,我們必須正視現實,理性思考,尋找一個更好的出路。 端倪可察-西方歷史上的
Thumbnail
2024年3月初,中國的橡皮圖章立法機構和政協機構的年度會議在中共的陰雲籠罩下拉開帷幕。兩會的前兩天有三項進展更加牢固地加強了黨凌駕國家政府之上的地位。除了「黨大於國」,兩會上的三個進展表明,習近平正在進一步架空集體領導制。
中國政治櫥窗秀2024年的兩會落幕,外界注意到有一些跟以往不同,如總理後會記者會取消,或是會期顯然縮短,且未見人事案如國務委員的缺額排上議程。其次,就看習近平與李強的報告,講了哪些又哪些沒有講,這些異常於是引起外界對中國政治脈動的高度關注。 在眾多關注中,李強報告中提及「祖國統一」,引發台灣媒體的
Thumbnail
中國央視前記者王志安在台灣脫口秀節目《賀瓏夜夜秀》的爭議,引來了效忠中共或者仍浸透中共黨文化的大大小小意見領袖發言。 有時間的人可以稍微抽離,從宏觀角度來觀察這場練兵的情況。 觀察網路議論的現象,不知是藏著有意的合作,還是部份有意、部份是熟練鬥爭句型的人的寫文章習慣,發表論述有一種大概模式:
Thumbnail
柯文哲回應黨團拜會公開,主張尊重客人意見,但若全程公開可能僅為過場。對於參加拜會,柯表示行程早排定,尊重黨團自主性,並強調將透過民主程序做決定。柯表示,黃國昌提出的單一招委制尚未在黨團討論。針對柯建民批評,柯表示拜會非私設刑堂。對於柯昱安的說法,柯表示不了解中評會內的三股勢力。
Thumbnail
2024年1月10日,德國 Deutsche Welle (德國之聲) 訪問了 ❙臺灣❙ 前總統 ❙馬英九❙,翻出了 ❙國民黨❙ 的底牌。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COVID-19是世界衛生組織WHO為這個疾病的正式命名,而SARS-CoV-2則是其病毒株名字 寫這篇主因是台灣當時宣布「口罩禁出口令」,引發cMoney版友大論戰,很多人說台灣政府太政治,沒有「人道主義」精神,本蛙說你別搞錯,台灣醫療口罩還都是中國進口的,萬一疫情在台灣爆發,你瞬間不能「人道」
Thumbnail
隨著六四天安門35週年的到來,國際社會紛紛悼念這場歷史性的事件,但中國大陸卻依舊嚴密封鎖相關信息,嘗試抹滅對這段歷史的記憶。在這個重要日子,各地的中國異議人士、活動家和藝術家採取創新的方式來紀念這段歷史,保持這段歷史的記憶,同時也呼籲對人權和民主的追求。台灣又是哪個政黨與政治人物最早發文呢?
根據大陆外交部網站消息,當地時間2024年5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在阿斯塔納出席上海合作組織外長會議期間,就台灣地區「5·20就職儀式」闡明了中方嚴正立場,強調一個中國原則是維護台海和平的定海神針。 王毅指出,一個中國原則不可違。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這是
Thumbnail
馬英九前總統組織了一場「和平之旅」,參訪淪陷區,引起了中國及臺灣社會的關注。本篇文章分析了馬前總統此行在兩岸間引發的不同言論和評價,以及對臺灣政治發展的影響。
Thumbnail
眾所矚目的馬習二會終於要在4月10日的下午舉行。在台灣多數的百姓都不希望接受中共的統治,總認為馬習二會會帶來中國大陸對台灣的災難。這是作為台灣人民,經歷過歷史上種種挑戰和抗爭後的自然反應。然而,在這個充滿變數和挑戰的時代,我們必須正視現實,理性思考,尋找一個更好的出路。 端倪可察-西方歷史上的
Thumbnail
2024年3月初,中國的橡皮圖章立法機構和政協機構的年度會議在中共的陰雲籠罩下拉開帷幕。兩會的前兩天有三項進展更加牢固地加強了黨凌駕國家政府之上的地位。除了「黨大於國」,兩會上的三個進展表明,習近平正在進一步架空集體領導制。
中國政治櫥窗秀2024年的兩會落幕,外界注意到有一些跟以往不同,如總理後會記者會取消,或是會期顯然縮短,且未見人事案如國務委員的缺額排上議程。其次,就看習近平與李強的報告,講了哪些又哪些沒有講,這些異常於是引起外界對中國政治脈動的高度關注。 在眾多關注中,李強報告中提及「祖國統一」,引發台灣媒體的
Thumbnail
中國央視前記者王志安在台灣脫口秀節目《賀瓏夜夜秀》的爭議,引來了效忠中共或者仍浸透中共黨文化的大大小小意見領袖發言。 有時間的人可以稍微抽離,從宏觀角度來觀察這場練兵的情況。 觀察網路議論的現象,不知是藏著有意的合作,還是部份有意、部份是熟練鬥爭句型的人的寫文章習慣,發表論述有一種大概模式:
Thumbnail
柯文哲回應黨團拜會公開,主張尊重客人意見,但若全程公開可能僅為過場。對於參加拜會,柯表示行程早排定,尊重黨團自主性,並強調將透過民主程序做決定。柯表示,黃國昌提出的單一招委制尚未在黨團討論。針對柯建民批評,柯表示拜會非私設刑堂。對於柯昱安的說法,柯表示不了解中評會內的三股勢力。
Thumbnail
2024年1月10日,德國 Deutsche Welle (德國之聲) 訪問了 ❙臺灣❙ 前總統 ❙馬英九❙,翻出了 ❙國民黨❙ 的底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