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2 一階醫師國考心得<萬年國考生的小小心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背景

先說說本人的背景,本身已經畢業一段時間才考過一階國考,考的次數不知不覺也來到兩隻手的手指頭了,其實內心壓力非常大,考試之前就有暗暗許願如果考過要發心得,希望能幫幫還在苦海的人。本人在校畢業成績50-60%算是中間偏後,大三大四成績介於30-40%。
應屆考的那次申覆前115,之後幾次分數都是10X到119,最近一次國考是111年寒考63/47,以及本次111暑考申覆之前74/67,申覆後77/69。

準備時間

非常不幸的本人寒考完後還去當兵,5月中下旬才退伍非常慘,最後只剩考前60天衝刺,每天待在K書中心10-12小時,所以本篇也適合剩下2個月可以全心準備的人。
我也從這次「超長期」準備國考,體悟到國考題會答錯或是不會寫通常是沒有把手頭現有的資源讀到很熟,所以以下內容主要還是以「不補習」的準備方式為主,面對的客群主要是多次無法順利考過的同學們,學霸們請略過謝謝。

讀書方式及策略

  1. 我的策略是能把握的醫學一衝高,醫學一除了胚胎都不能放棄,解剖、組織、生理、生化都要超熟,力求8成以上的分數都要拿到,總分以70以上為目標。醫學二除了病理以外全部都要準備,我不建議放棄藥理,原因我在藥理的準備會說明。
  2. 國考貴精不在多,我準備那麼多次,也讀過各種坊間以及補習班的參考書,最後在考場上記得的只有讀的最熟的那本書、口訣、筆記以及考古題。所以請把選定要讀的教材在腦內濃縮再濃縮,最少要讀三次,第一次掃過教材,加上把自己容易混淆,記不住的部分做成筆記,第二次精讀,把考古題對著參考書和自己的筆記,看有沒有遺漏的部分。第三次加深記憶,可以直接看考古題,每個選項都要能記得是從教材或是筆記那裡出的。
  3. 考古題非常重要,建議考古題考過的每個選項都要讀熟,國考題常常是從某個選項演變而來的。那甚麼時候該開始讀國考題呢?我的建議是至少留兩周,我是買合記的試題詳解2016-2021,我覺得陽明詳解有些寫得太複雜、太細的教科書內容,有些過度馬後炮,考試的時候根本想不到,而且有時候還會被解題者偷嗆(我就玻璃心),但是陽明簡解的解題思路是可以學習的,簡解我都有稍微看過。時間安排,考前兩周的第一周每天讀一本(年),用標籤標註難題、記憶題或是詳解整理得很好,值得細讀慢記的重點,但又沒時間看的。最後一天寫111-1寒考當考前模擬,了解自己哪裡不足需要補強。第二周再把2016-2021再看一遍,只看標籤的部分,認真檢討111-1寒考題目。另外每天我都會考古豹抽測100題,一方面可以看自己哪裡不足去補強,一方面可以增加自己讀題的語感,最後一周不至於太鬆懈。
  4. 適當的休息及運動。我每天都會騎腳踏車往返K書中心,一方面可以運動,一方面可以轉換心情,去程可以幫助自己沉澱心情,準備開始讀書,回程,可以想想今天讀了甚麼,回到家很助眠。

解剖學 22/31【老趙N刷+圖譜】

我的解剖學非常爛,神經解剖學更是爛的一蹋糊塗,在學校都是靠考古題勉強過關,解剖學掌握著是否通過的關鍵,畢竟一開始就要寫解剖,太多不會的心態就會崩,所以大家真的越早準備越好。老趙近兩年命中率再度提升,有重回巔峰的趨勢,請好好詳讀,我自己看完影片畫過一次,也有買別人畫好的,推薦買別人畫好的,不要花時間糾結畫太醜的問題。
神經解剖學可以和何宣生理一起看,最近經常混在一起考,分科越來越不明顯。這次我讀的時候發現一個問題,老趙的圖形為了方便記憶會有點不夠立體,所以我有搭配Gray的簡圖加深記憶,我覺得有比較好記,跟我有一樣問題的可以嘗試看看。最近的考題常常會把近幾年考試的選項拿出來考,不會一模一樣,但是就是相關概念,讀考古的時候請不要死背答案,請把整題的每個選項都搞懂,還要去看圖譜,把附近的鄰居構造記一記。此外,有鑑於近幾年解剖越考越細的趨勢,大家可以多翻翻圖譜以及以前上課講義。最近新出的FC解剖學大家也可以參考,但是我還是覺得老趙的簡圖較優秀。

胚胎 2/5 【自己的筆記3刷】

我只有準備考古題,咽弓,咽囊,泌尿生殖表格,另外,心血管系統消化系統近期非常常考,大家可以斟酌準備。

組織 9/10 老趙N刷+筆記3刷】

老趙後面組織的部分請務必念熟,請與生理一起融會貫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每年總會出個2-3題讀不太到的,還是不要太糾結,把老趙出現的搞懂,考古題出過得記熟。

生理 26/29 【何宣課本+題庫2刷+筆記N刷】

生理一直是我非常頭痛的科目之一,之前醫學一常常敗在生理,這次我是讀何宣課本+題目,然後跟著老師上課畫圖做成自己的筆記。以前都是念FC,但是我覺得FC的觀念有點破碎,表格也只能死背,生理學屬於理解的科目,FC我認為只能拿來當作最後表格複習。何宣老師教學認真,但是步調偏慢,大家可以嘗試直接讀何宣的課本,搭配考古題服用,建議時間充足的話請整本都念。另外,在念解剖、組織的時候,會有可以融會貫通的部分,例如:特殊感覺(視覺,嗅覺,味覺,聽覺),請一起準備起來,例如這次就考很多耳朵的部分。再更進階一點可以把生理藥理機轉一起記,可以一次準備好幾科。

生化 18/25【小綠本3刷+自己的筆記N刷】

我對化學類的東西有陰影,有機還被當過,生化課程的時候都是背考古題過關。生化常常會無預警超難,這次就聽說很難。我是抱持著本來就會有大概5題完全沒看過的想法寫的,所以覺得還好,我是使用合記小綠本(三刷)+自己做的筆記,整理考古題常考但是小綠本沒有的部分,例如:泛素。請把小綠本每一頁,每一個細節都讀熟。前幾次有讀過FC,FC的圖片常常就是考點,但是常常被忽略,所以念FC的時候,圖片也要看熟。北醫張凱銘我認為要搭配學長上課,個人覺得直接讀有點難度。新圖解生物化學,就是中文版的課本,寫得很好,可以在不懂的時候翻閱當參考書。

微生物 13/17 【FC 1刷+表格N刷】

FC讀完之後,搭配網路上找順眼的表格考前2周狂刷,還有一些考古題看到的口訣。大家讀的時候要先抓大再抓小,例如哪些細菌有capsule?哪些厭氧耗氧?那些病毒有套膜等,這種大觀念可以刪掉很多選項,大家要好好把握,之後再去記各個細菌病毒有甚麼特色。讀微生物可以和抗生素一起念,超級必考題,機轉可以跟生化一起念,會記得更熟。黴菌的部分我只有讀黴菌用藥,其他部份太難準備。簡明微生物不適合考前讀,因為東西太多太瑣碎,建議衝刺前先讀完,最後還是刷考古和表格,考古每個選項請讀熟,請記得正確的敘述,能夠幫助四選一的時候刪掉2~3個選項。小美微生物可以讀,可是要搭配上課,直接讀容易遺漏東西。

寄生蟲5/7 【FC 1刷+表格N刷】

我覺得寄蟲很難,前幾次都放棄,但是不建議放棄,這次有把FC表格讀熟,考古題寫寫就去考了,有興趣的可以讀各校的共筆,我只有讀一些,太多了只好放棄,FC實在很簡略,蠻碰運氣的。

免疫 11/11 【小美+FC+自己的筆記N刷】

這次免疫回歸正常難度,有鑑於111-1難度爆走,我是聽小美的課程加上FC還有考古念熟,先天免疫、後天免疫、細胞激素等基本題型需搞懂背熟,另外,過敏反應以及免疫疾病是大家常常放棄的部分,我是建議要認真讀,因為病理和藥理也會考出來,一次準備三科,CP值很高。教材部分,小美適合打基礎,FC則是作為最後表格整理記憶用,小美上課的圖我都有另外畫起來,我認為很重要。

公衛 11/15 【FC 生統、流病、毒物學】

我只有準備統計學、流行病學、研究方法,毒物學有特別準備,因為可以搭配藥理病理一起讀,而且幾乎每年都考,CP值超高,剩下的隨緣,還有我覺得最近幾年公衛有點考古,近5年的公衛考古看熟應該有不小的收穫。不喜歡FC的也可以讀合記的小紫本,我買了只有稍微翻,但是內容不錯,我認為值得讀。

藥理 18/25 【藥理表格無寄蟲+子翔藥理】

近年來藥理有變簡單的趨勢,請大家不要放棄。推薦「藥理表格全無寄蟲」只有短短36頁幾乎可以達到6成考點。另外,可以搭配YT上有免費的子翔藥理課程資源,付費的部分我沒買,我覺得學長上的不錯,有整理近年考點,還會幫大家把機轉圖找好,還有口訣,大家可以畫在表格旁邊增強記憶。FC我是拿來刷考古,我覺得機轉整理得有點零散。另外,我讀過王潔藥理學,寫得很好,但是不是考試取向,如果是為了國考,我是不建議購買,如果是為了有通盤的了解,可以買。

病理 11/25 【考古題】

完全沒準備,因為離開大四一段時間,基本上課堂的東西都忘了,幾乎是裸考,只讀考古題。讀病理考古我會把題目分成三類,一種是死背題,基因那種,就是有能力再背;一種是跟微免、藥理有關,我會去讀熟確保再出現的時候可以刪掉2-3個選項;最後一種是很難的那種,跟其他科無關又很少出現,我選擇直接放,如果真的要準備,建議是在學期間一起準備起來,事後只會越來越難準備。

心得

大家盡量能在畢業前考過一階國考最好,不然就會面臨畢業即失業的尷尬困境,尤其是看著之前的同學都一路從PGY變成住院醫師,自己卻還困在國家考試的噩夢輪迴,那種感覺只有經歷過的才懂。此外,除了110-2,近年國考有越考越難的趨勢,畢竟簡單的題目都考完了,不過我認為考選部還是有在控制整體難度,不會每科都難,這也更要求學生除了要讀得更精熟,每科也都要有基本概念,不能放棄太多科。戰略方面,目前來說還是要把醫學一的分數衝高(有傳出未來要改醫學一二都要60,但都沒有下文),才是比較穩的方式。
avatar-img
0會員
1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一、前言 有考過教甄的人都知道準備過程的煎熬,筆試的內容幾乎是沒有範圍,考的層面很廣;而準備複試的過程中,更是需要在期限內極限挑戰,完成多課的教案設計、課程安排,甚至是教具製作,若今天是一人單打獨鬥,面對這樣的歷練時,更容易心力交瘁、內心徬徨,頓時迷失了方向。
113學測 113/01/20-113/01/22 ,113/2/27放榜,有大約1個月的時間。 這個寒假可以做很多事:可以出去玩、盤點自己的高中三年,也可以讀分科模擬考。因為分科模擬考的範圍真的是大到不可思議。拼命還是讀不完,大家就盡力去做,把數物化生能讀的趕快讀。真的盡力就好,不要太苛求自己~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應考策略在考試準備中的重要性,並提出了分門別類的記憶方式對於考試準備的重要性。文中作者強調了認識自己的大腦運作機制和個性對於選擇適合的讀書方式的重要性。建議考生在準備考試時,不僅要注重死記硬背,更要重視應考策略,並瞭解自己的閱讀習慣和個性,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
Thumbnail
~寫在前面~ 心法:為了眾多參加分科測驗的莘莘學子,我特別把近5年的"分科測驗"解析放上來。尤其是111年的分科測驗,是舊制"指考"的演進。我每年都會鼓勵想要參加分科測驗的同學們,堅持到最後一刻的果實,最為甜美。所以,走自己的路,不要受到同學的影響,是在分科測驗拿到好成績的不二法門。
Thumbnail
國考是藥學系學生必經的一道關卡,也是非常嚴峻的考驗。身為過來人也深知當初在準備時的徬徨及無助。因此希望用幾分鐘的時間好大家分享自己的備考方法。
Thumbnail
剩不到一個月就是二段了,最近開始複習段考,來說說我的複習方法好了, 生物、社會方面要做筆記花比較多時間,但只要做好就大致上懂了,比較像記憶+理解,
Thumbnail
本篇紀錄醫師一階國考攻略,適合給獨孤求「過」的人閱讀。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國內醫學系國考是一項重要的考試,文章分享了作者的個人背景以及準備國考的讀書計畫和心得。內文主要包括各科目的書單推薦、個人最後答題情況和各科心得,並給予讀書時的時間規劃建議。
Thumbnail
這篇寫給天性焦慮想在考試之前搞懂考場detail的夥伴們,準備方法與書單請左轉其他大神的文章><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一、前言 有考過教甄的人都知道準備過程的煎熬,筆試的內容幾乎是沒有範圍,考的層面很廣;而準備複試的過程中,更是需要在期限內極限挑戰,完成多課的教案設計、課程安排,甚至是教具製作,若今天是一人單打獨鬥,面對這樣的歷練時,更容易心力交瘁、內心徬徨,頓時迷失了方向。
113學測 113/01/20-113/01/22 ,113/2/27放榜,有大約1個月的時間。 這個寒假可以做很多事:可以出去玩、盤點自己的高中三年,也可以讀分科模擬考。因為分科模擬考的範圍真的是大到不可思議。拼命還是讀不完,大家就盡力去做,把數物化生能讀的趕快讀。真的盡力就好,不要太苛求自己~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應考策略在考試準備中的重要性,並提出了分門別類的記憶方式對於考試準備的重要性。文中作者強調了認識自己的大腦運作機制和個性對於選擇適合的讀書方式的重要性。建議考生在準備考試時,不僅要注重死記硬背,更要重視應考策略,並瞭解自己的閱讀習慣和個性,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
Thumbnail
~寫在前面~ 心法:為了眾多參加分科測驗的莘莘學子,我特別把近5年的"分科測驗"解析放上來。尤其是111年的分科測驗,是舊制"指考"的演進。我每年都會鼓勵想要參加分科測驗的同學們,堅持到最後一刻的果實,最為甜美。所以,走自己的路,不要受到同學的影響,是在分科測驗拿到好成績的不二法門。
Thumbnail
國考是藥學系學生必經的一道關卡,也是非常嚴峻的考驗。身為過來人也深知當初在準備時的徬徨及無助。因此希望用幾分鐘的時間好大家分享自己的備考方法。
Thumbnail
剩不到一個月就是二段了,最近開始複習段考,來說說我的複習方法好了, 生物、社會方面要做筆記花比較多時間,但只要做好就大致上懂了,比較像記憶+理解,
Thumbnail
本篇紀錄醫師一階國考攻略,適合給獨孤求「過」的人閱讀。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國內醫學系國考是一項重要的考試,文章分享了作者的個人背景以及準備國考的讀書計畫和心得。內文主要包括各科目的書單推薦、個人最後答題情況和各科心得,並給予讀書時的時間規劃建議。
Thumbnail
這篇寫給天性焦慮想在考試之前搞懂考場detail的夥伴們,準備方法與書單請左轉其他大神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