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俳句,原是日本特有的短詩。這種詩體興起於16世紀中葉的室町時代末期,盛行於17、18世紀的江戶時代。流傳至今,歷久不衰。甚至傳播到世界各地,促進了所謂漢俳或歐美haiku的出現。
俳句的原形為日文「五‧七‧五」三行,共十七音節,稱上五、中七、下五。由鄭清茂先生譯注的《芭蕉百句》則一律以漢字「四、六、四」十四言譯之,文白不拘,希望能夠表達俳句特有的詼諧輕妙之趣。韻腳部分,可以三句通押,也可以首尾押、後兩句押,總之句式沒有嚴格規範。
日本俳句名家,以松尾芭蕉為最,享有「俳聖」之譽。是「元祿文化」的旗手。在日本文學史上的地位,可比美中國「詩聖」杜甫。中文字一字單音節,不似日文有時一字多音節,因此俳句傳入台灣、中國後,改17音節為17個字,名家眾多,如趙樸初、林岫、黃靈芝等。小子偶讀俳句,殊覺清新可人,嘗試戲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