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蓮華經】法師功德品第十九(原文+白話)

更新於 2024/09/05閱讀時間約 26 分鐘
作者:本師釋迦牟尼佛
記錄:阿難尊者
中文翻譯:三藏法師鳩摩羅什
備註(一):阿難為佛祖十大阿羅漢弟子,被稱做「多聞第一」,因為他一直伴隨佛陀的講經說法,能夠把佛的一言一語都謹記無誤,參加了很多佛陀對不同聽眾的演講。
備註(二):佛經中出現「如是我聞」,「我」即是指阿難,我阿難「親耳聽到佛這樣說的」。
備註(三):佛將入涅槃,眾弟子都哭起來,尤其是阿難,他是佛的堂弟,又是侍者,所以泣不成聲,這時有阿那律尊者,就對阿難說:「你不能哭,應該趕快問佛,怎麼安排後事?」阿難說:「要問什麼後事呢?」尊者回應要請問佛四件事,其中第三件事則為「佛滅度後,將來結集經典時,一切經典,以何為首?」佛答:「一切經典,當安『如是我聞』,和六種成就,才能表示經典圓滿,及證明是佛所說的。」
備註(四):息爭論:阿難還未證四果,當時佛的弟子,多是四果大阿羅漢,老參上座,資格和身份都比阿難高深,如果是阿難所說的經典,大家都不佩服,但若加上「如是我聞」,大家便知道,不是阿難說的,而是佛所說,阿難的記性特別強,佛在四十九年中,所說的經典,他都能詳細記得,有條不紊,不會雜亂。現經典前面加上「如是我聞」,這一切法,都是我阿難,從佛處所聽聞的,大眾才不會有爭論。
備註(五):異外道:外道經首,多安阿或嚘作為開始,佛則咐囑安「如是我聞」,以便和外道不同。
備註(六):法華經二十八品中,天台智者大師將〈序品〉至〈安樂行品〉為止的前十四品稱為「迹門」,從〈地湧出品〉至〈普賢菩薩勸發品〉為止的後十四品稱為「本門」,並把第二〈方便品〉與第十六〈如來壽量品〉,分別視作「迹門」和「本門」的核心。
備註(七):第二十五〈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觀世音經)是法華經中最有名的一品;在東亞地區的流行程度,甚至超過其他各品,許多寺廟及殯葬法事單位,會單獨將該品從法華經中抽取出來印刷,方便信徒唱誦。該品描寫觀世音菩薩以三十二種應化身尋聲救苦的事跡。
--------------------------------------------------------------------
妙法蓮華經法師功德品第十九
爾時佛告常精進菩薩摩訶薩:「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法華經,若讀、若誦,若解說、若書寫,是人當得八百眼功德、千二百耳功德、八百鼻功德、千二百舌功德、八百身功德、千二百意功德,以是功德、莊嚴六根,皆令清淨。是善男子、善女人,父母所生清淨肉眼,見於三千大千世界、內外所有山林河海,下至阿鼻地獄,上至有頂,亦見其中一切眾生,及業因緣、果報生處,悉見悉知。」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若於大眾中,以無所畏心、說是法華經,汝聽其功德。
是人得八百、功德殊勝眼,以是莊嚴故,其目甚清淨。
父母所生眼,悉見三千界、內外彌樓山、須彌及鐵圍,
並諸餘山林、大海江河水、下至阿鼻獄,上至有頂處,
其中諸眾生,一切皆悉見。雖未得天眼,肉眼力如是。
「復次、常精進,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此經,若讀、若誦,若解說、若書寫,得千二百耳功德。以是清淨耳,聞三千大千世界,下至阿鼻地獄,上至有頂,其中內外種種語言音聲,象聲、馬聲、牛聲、車聲,啼哭聲、愁歎聲,螺聲、鼓聲、鐘聲、鈴聲,笑聲、語聲,男聲、女聲、童子聲、童女聲,法聲、非法聲,苦聲、樂聲,凡夫聲、聖人聲,喜聲、不喜聲,天聲、龍聲、夜叉聲、乾闥婆聲、阿修羅聲、迦樓羅聲、緊那羅聲、摩侯羅伽聲,火聲、水聲、風聲,地獄聲、畜生聲、餓鬼聲,比丘聲、比丘尼聲,聲聞聲、辟支佛聲,菩薩聲、佛聲。以要言之,三千大千世界中、一切內外所有諸聲,雖未得天耳,以父母所生清淨常耳,皆悉聞知,如是分別種種音聲、而不壞耳根。」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父母所生耳,清淨無濁穢,以此常耳聞,三千世界聲。
象馬車牛聲、鐘鈴螺鼓聲,琴瑟箜篌聲、簫笛之音聲,
清淨好歌聲,聽之而不著,無數種人聲,聞悉能解了。
又聞諸天聲,微妙之歌音,及聞男女聲,童子童女聲。
山川險谷中、迦陵頻伽聲,命命等諸鳥,悉聞其音聲。
地獄眾苦痛,種種楚毒聲,餓鬼饑渴逼,求索飲食聲,
諸阿修羅等,居在大海邊,自共言語時、出於大音聲。
如是說法者,安住於此間,遙聞是眾聲,而不壞耳根。
十方世界中、禽獸鳴相呼,其說法之人,於此悉聞之。
其諸梵天上,光音及遍淨,乃至有頂天,言語之音聲,
法師住於此,悉皆得聞之。一切比丘眾、及諸比丘尼,
若讀誦經典,若為他人說,法師住於此,悉皆得聞之。
復有諸菩薩,讀誦於經法,若為他人說,撰集解其義,
如是諸音聲,悉皆得聞之。諸佛大聖尊,教化眾生者,
於諸大會中、演說微妙法,持此法華者,悉皆得聞之。
三千大千界、內外諸音聲,下至阿鼻獄,上至有頂天,
皆聞其音聲,而不壞耳根,其耳聰利故,悉能分別知。
持是法華者,雖未得天耳,但用所生耳,功德已如是。
「復次、常精進,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經,若讀、若誦,若解說,若書寫,成就八百鼻功德。以是清淨鼻根,聞於三千大千世界、上下內外種種諸香,須曼那華香、闍提華香、末利華香、瞻卜華香、波羅羅華香,赤蓮華香、青蓮華香、白蓮華香,華樹香、果樹香,栴檀香、沈水香、多摩羅跋香、多伽羅香,及千萬種和香,若末、若丸、若塗香,持是經者,於此間住,悉能分別。又復別知眾生之香,象香、馬香、牛羊等香,男香、女香、童子香、童女香,及草木叢林香,若近、若遠、所有諸香,悉皆得聞,分別不錯。持是經者,雖住於此,亦聞天上諸天之香,波利質多羅、拘鞞陀羅樹香,及曼陀羅華香、摩訶曼陀羅華香、曼殊沙華香、摩訶曼殊沙華香、栴檀、沈水、種種末香,諸雜華香,如是等天香、和合所出之香,無不聞知。又聞諸天身香,釋提桓因、在勝殿上,五欲娛樂嬉戲時香,若在妙法堂上、為忉利諸天說法時香,若於諸園遊戲時香,及餘天等、男女身香,皆悉遙聞。如是展轉、乃至梵世、上至有頂、諸天身香,亦皆聞之。並聞諸天所燒之香,及聲聞香、辟支佛香、菩薩香、諸佛身香,亦皆遙聞,知其所在。雖聞此香,然於鼻根不壞不錯,若欲分別為他人說,憶念不謬。」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是人鼻清淨,於此世界中,若香若臭物,種種悉聞知。
須曼那闍提、多摩羅栴檀、沈水及桂香,種種華果香,
及知眾生香,男子女人香,說法者遠住,聞香知所在。
大勢轉輪王,小轉輪及子,群臣諸宮人,聞香知所在。
身所著珍寶,及地中寶藏,轉輪王寶女,聞香知所在。
諸人嚴身具,衣服及瓔珞、種種所塗香,聞香知其身。
諸天若行坐、遊戲及神變,持是法華者,聞香悉能知。
諸樹華果實,及酥油香氣,持經者住此,悉知其所在。
諸山深險處,栴檀樹花敷,眾生在中者,聞香皆能知。
鐵圍山大海、地中諸眾生,持經者聞香,悉知其所在。
阿修羅男女、及其諸眷屬,鬥諍遊戲時,聞香皆能知。
曠野險隘處,獅子象虎狼、野牛水牛等,聞香知所在。
若有懷妊者,未辯其男女、無根及非人,聞香悉能知。
以聞香力故,知其初懷妊,成就不成就,安樂產福子。
以聞香力故,知男女所念、染欲癡恚心,亦知修善者。
地中眾伏藏,金銀諸珍寶、銅器之所盛,聞香悉能知。
種種諸瓔珞,無能識其價,聞香知貴賤、出處及所在。
天上諸華等,曼陀曼殊沙、波利質多樹,聞香悉能知。
天上諸宮殿,上中下差別,眾寶花莊嚴,聞香悉能知。
天園林勝殿、諸觀妙法堂,在中而娛樂,聞香悉能知。
諸天若聽法,或受五欲時,來往行坐臥,聞香悉能知。
天女所著衣、好華香莊嚴,周旋遊戲時,聞香悉能知。
如是展轉上,乃至於梵世,入禪出禪者,聞香悉能知。
光音遍淨天,乃至於有頂,初生及退沒,聞香悉能知。
諸比丘眾等,於法常精進,若坐若經行,及讀誦經典,
或在林樹下、專精而坐禪,持經者聞香,悉知其所在。
菩薩志堅固,坐禪若讀誦,或為人說法,聞香悉能知。
在在方世尊,一切所恭敬,愍眾而說法,聞香悉能知。
眾生在佛前,聞經皆歡喜,如法而修行,聞香悉能知。
雖未得菩薩,無漏法生鼻,而是持經者,先得此鼻相。
「復次、常精進,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經,若讀、若誦、若解說,若書寫,得千二百舌功德。若好、若醜,若美、不美,及諸苦澀物,在其舌根,皆變成上味,如天甘露,無不美者。若以舌根、於大眾中有所演說,出深妙聲,能入其心,皆令歡喜快樂。又諸天子、天女,釋梵諸天,聞是深妙音聲,有所演說、言論次第,皆悉來聽。及諸龍、龍女,夜叉、夜叉女,乾闥婆、乾闥婆女,阿修羅、阿修羅女,迦樓羅、迦樓羅女,緊那羅、緊那羅女,摩侯羅伽、摩侯羅伽女,為聽法故,皆來親近、恭敬供養。及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國王、王子、群臣、眷屬,小轉輪王、大轉輪王、七寶千子內外眷屬,乘其宮殿,俱來聽法,以是菩薩善說法故。婆羅門、居士、國內人民、盡其形壽,隨侍供養。又諸聲聞、辟支佛、菩薩、諸佛,常樂見之。是人所在方面,諸佛皆向其處說法,悉能受持一切佛法,又能出於深妙法音。」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是人舌根淨,終不受惡味,其有所食啖,悉皆成甘露。
以深淨妙聲,於大眾說法,以諸因緣喻、引導眾生心,
聞者皆歡喜,設諸上供養。諸天龍夜叉、及阿修羅等,
皆以恭敬心,而共來聽法,是說法之人,若欲以妙音、
遍滿三千界,隨意即能至。大小轉輪王、及千子眷屬,
合掌恭敬心,常來聽受法。諸天龍夜叉、羅剎毗舍闍,
亦以歡喜心,常樂來供養。梵天王魔王,自在大自在,
如是諸天眾,常來至其所。諸佛及弟子、聞其說法音,
常念而守護,或時為現身。
「復次、常精進,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經,若讀、若誦,若解說,若書寫,得八百身功德。得清淨身、如淨琉璃,眾生喜見。其身淨故,三千大千世界眾生,生時、死時,上下、好醜,生善處、惡處,悉於中現。及鐵圍山、大鐵圍山、彌樓山、摩訶彌樓山、等諸山,及其中眾生,悉於中現。下至阿鼻地獄、上至有頂,所有及眾生,悉於中現。若聲聞、辟支佛、菩薩、諸佛、說法,皆於身中現其色像。」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若持法華者,其身甚清淨,如彼淨琉璃,眾生皆喜見,
又如淨明鏡,悉見諸色像,菩薩於淨身,皆見世所有,
唯獨自明了,餘人所不見。三千世界中、一切諸群萌,
天人阿修羅、地獄鬼畜生,如是諸色像,皆於身中現。
諸天等宮殿,乃至於有頂,鐵圍及彌樓、摩訶彌樓山、
諸大海水等,皆於身中現。諸佛及聲聞、佛子菩薩等,
若獨若在眾,說法悉皆現。雖未得無漏,法性之妙身,
以清淨常體,一切於中現。
「復次、常精進,若善男子、善女人,如來滅後、受持是經,若讀、若誦,若解說,若書寫,得千二百意功德。以是清淨意根,乃至聞一偈一句,通達無量無邊之義,解是義已,能演說一句一偈、至於一月、四月、乃至一歲,諸所說法,隨其義趣,皆與實相不相違背。若說俗間經書、治世語言、資生業等,皆順正法。三千大千世界、六趣眾生,心之所行,心所動作,心所戲論,皆悉知之,雖未得無漏智慧,而其意根、清淨如此。是人有所思惟、籌量、言說,皆是佛法,無不真實,亦是先佛、經中所說。」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是人意清淨,明利無濁穢,以此妙意根,知上中下法,
乃至聞一偈,通達無量義,次第如法說,月四月至歲。
是世界內外、一切諸眾生,若天龍及人,夜叉鬼神等,
其在六趣中、所念若干種,持法華之報,一時皆悉知。
十方無數佛,百福莊嚴相,為眾生說法,悉聞能受持。
思惟無量義,說法亦無量,終始不忘錯,以持法華故。
悉知諸法相,隨義識次第,達名字語言,如所知演說。
此人有所說,皆是先佛法,以演此法故,於眾無所畏。
持法華經者,意根淨若斯,雖未得無漏,先有如是相,
是人持此經,安住稀有地,為一切眾生、歡喜而愛敬。
能以千萬種,善巧之語言,分別而說法,持法華經故。
--------------------------------------------------------------------
妙法蓮華經法師功德品第十九
那時,釋迦牟尼佛告訴常精進大菩薩說:「如果有善男信女,受持了這部法華經,若是有讀誦、或為他人解說、或自已書寫,這個人將會獲得八百種的眼功德、一千二百種的耳功德、八百種的鼻功德、一千二百種的舌功德、八百種的身功德、一千二百種的意功德。以這六千種功德,來裝扮修飾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使它們清淨無染啊。
這位善男、信女,可以父母所生的清淨肉眼,看見三千大千世界裡,內外所有的山、林、河、海,下至無間阿鼻地獄,上至無色界的有頂天;也可看見那裡的一切眾生,以及他們的宿業、因緣,果報所轉生的去處,通通都可看得清楚徹底啊。」
當時釋尊,想重申說明這一段所講,就用偈語說:
若有人在大眾之中,以無所畏懼的心情,
去演說這部法華經,你聽聽他的功德吧。
這人可獲得八百種,有卓越功德的眼力,
以這功德裝飾之故,他的眼睛非常清淨。
用父母所生的肉眼,就可看清三千世界;
內外所有的彌樓山、須彌山以及鐵圍山;
還有其餘各種山林、大海大江大河的水;
下至無間阿鼻地獄,上至無色界有頂天,
在那裡的所有眾生,一切都可清楚看見。
雖然尚未獲得天眼,肉眼已有這能力了。
釋尊接著說:「還有,常精進啊!如果有善男信女,受持了這部經,若是有讀誦、或為他人解說、或自已書寫,就會獲得一千二百種的耳功德。以這清淨的耳朵,便可以聽到三千大千世界裡,下至無間阿鼻地獄,上至無色界的有頂天,那裡的內外各種所有語言、聲音了。包括象聲、馬聲、牛聲、車輛聲;啼哭聲、哀歎聲;吹螺聲、打鼓聲、敲鐘聲、搖鈴聲;大笑聲、 細語聲;男人聲、女人聲、男童聲、女童聲;法聲、非法聲;痛苦聲、歡樂聲;凡夫聲、聖人聲;喜悅聲、悲哀聲;天界的仙樂聲、龍王的吟聲、夜叉的鬼聲、乾闥婆的奏伎樂聲、阿修羅的爭鬥聲,迦樓羅的鳥鳴聲、緊那羅的歌舞聲、摩睺羅伽的蛇嘶聲;火聲、水聲、風聲;地獄聲、畜生聲、餓鬼聲;比丘聲、比丘尼聲,聲聞聲、緣覺聲,菩薩聲和佛聲。扼要地說,是三千大千世界裡,一切內外所有的各種聲音啊。
雖然尚未獲得天耳,但以父母所生的清淨平常耳朵,就通通都可聽得很清楚了。像這樣的去分辨各種聲音,也不會破壞耳朵聽覺能力的。」
當時釋尊,想重申說明這一段所講,就用偈語說:
用父母所生的耳朵,清淨皎潔無穢無濁,
以這平常耳可聽聞,三千世界裡的聲音。
象聲馬聲車聲牛聲、鐘聲鈴聲螺聲鼓聲、
彈琴彈瑟彈箜篌聲、吹簫和吹笛的聲音;
清淨動聽美好歌聲,聽了便不執迷沉著;
無數種語言的人聲,聽到都能分辨清楚;
又聽到許多天界聲,是微妙的歌曲音樂;
以及聽到男聲女聲、男孩子聲女孩子聲;
藏在山川險谷之中,迦陵頻伽鳥的叫聲、
共命鳥等這些鳥類,牠們的叫聲都聽到。
地獄眾生在受痛苦,種種的淒楚狠毒聲;
餓鬼常為飢渴所逼,哀求乞索飲食的聲;
一大群的阿修羅們,聚集居住在大海邊,
自相互言語攻擊時,所發出的巨大聲音;
這位說法華經的人,可安穩留在這世間,
遠遠的聽這麼多聲,而不破壞耳的聽覺。
十方所有世界中的,禽獸互相鳴叫呼應,
那位說法華經的人,在這世間都可聽到。
在那十八層梵天上,光音天以及偏淨天,
遠至無色界有頂天,那地方言語的聲音,
法師可留在這世間,通通都能夠聽得到。
一切男出家弟子們,及所有女出家弟子,
如果是有讀誦經典,或是有為他人解說,
法師可留在這世間,通通都能夠聽得到。
還有一部分的菩薩,熟讀背誦了法華經,
若是有為他人演說、撰寫彙集解釋經義,
這些所有各種聲音,通通都能夠聽得到。
所有佛陀大聖世尊、教導感化眾生的人,
在各種大型法會中,所演說的微妙佛法,
受持這法華經的人,通通都能夠聽得到。
在三千大千世界裡,內外所有一切聲音,
下至無間阿鼻地獄,上至無色界有頂天,
都聽到其中的聲音,而不破壞耳的聽覺。
因他聽覺敏銳之故,全部都能分辨清楚。
受持這法華經的人,雖然尚未獲得天耳,
只用父母所生耳朵,功德就已這麼的了。
釋尊接著說:「還有,常精進啊!如果有善男信女,受持了這部經,若是有讀誦、或為他人解說、或自已書寫,就會獲得八百種的鼻功德。以這清淨的鼻子,就可以聞到三千大千世界裡,上下內外的各種香氣了。包括:悅意花香、金錢花香、茉莉花香、金色花香、重生花香、赤蓮花香、青蓮花香、白蓮花香、花樹香、果樹香、栴檀香、沉水香、霍香、根香,以及千萬種混合的香氣。不論是末香、丸香、或塗香,受持了這部經的人,留在這世間,已通通都能分辨清楚啊。
又能辨別眾生的體香,包括:象香、馬香、牛香、羊香等;男人香、女人香、童子香、童女香,以及草木叢林的幽香。不論是近或是遠,所有各種的香氣,通通都聞得到、分辨清楚,沒有差錯的。
受持這部法華經的人,雖然留在這裡,也能聞到天上的各種香氣。包括:圓生樹香、遊戲樹香,以及小白花香、大白花香、小紅花香、大紅花香;栴檀、沉水等種種的末香;各式各樣的花香,這麼多的天香混合所散發出來的香氣,沒有聞不到的啊。
又能聞到各個天人的體香,包括:帝釋天在勝殿享受五欲的娛樂、嬉戲時的香氣;或在妙法堂上,為忉利天所有天眾說法時的香氣;或在各個花園內遊戲時的香氣,以及其他天人的香等。不論男、女的體香,通通都能遠遠的聞得到啊。
這樣的輾轉一直聞到梵天,無色界的有頂天各個天眾的體香,也都可以聞得到;並且可以聞到各個天眾所燒的香;以及聲聞乘的體香、緣覺乘的體香、菩薩乘的體香、各個佛陀的體香,也通通都能遠遠的聞得到,知道他們的所在之處啊。雖然聞到這麼多的香氣,但對於鼻子的嗅覺,卻不會做成損壞和差錯的。如果想將分別去為他人說明,嗅覺的記憶是清晰無誤的啊。」
當時釋尊,想重申說明這一段所講,就用偈語說:
這人以鼻感官的清淨,可留在這娑婆世界裡,
不論是香或是臭的物,每一種氣味都聞得到。
須曼那花闍提花的香、多摩羅跋旃檀的香氣、
沈水木香以及桂木香、不同種類的花香果香。
還可知道眾生的香氣,不論是男或是女的香,
說法的人雖留在遠方,聞體香就知所在之處。
有大勢力的轉輪聖王、小勢力的輪王及王子、
群臣各品宮內的官人、聞體香就知所在之處。
隨身攜帶的珍貴寶物、以及埋於地下的寶藏、
轉輪聖王的寶貝女兒、聞香味就知所在之處。
各人佩戴在身的飾物、衣服搭配及珠玉項鍊、
各種身上所塗抺的香、聞了就知他身在何處。
各個天人是行或是坐、是在遊戲及神通變化、
受持這部法華經的人,聞香味就通通都能知。
各種樹木花朵果實香、及酥油做出來的香氣、
持經的人雖留在這裡,都能知道它們的所在。
在眾多高山險谷之中,有栴檀香樹開花之處,
眾生隱居在其中的話,聞香味就通通都能知。
在鐵圍山和大鹹水海,地中生活的所有眾生,
持法華經的人聞香味,就通通知他們的所在。
阿修羅的男性和女性,以及他們的許多同伴,
以爭鬥發怒為娛樂時,聞香味就通通都能知。
在荒山野嶺險谷之中,有獅子大象老虎豺狼、
野生牛大水牛等動物,聞香味就知所在之處。
如果有婦女懷孕的話,未辨別胎兒是男是女、
是已成人形畸胎死胎,聞香味就通通都能知。
可以聞香的敏銳能力,而知她們是剛懷孕了、
懷孕成功或是不成功、是否安樂的順產福子。
可以聞香的敏銳能力,而知男女之間所思念、
染著情欲癡戀忿恨心;也可知誰是修善的人。
地底下埋藏了許多的,黃金白銀和各種珍寶、
銅器製品所盛產之地,聞香味就通通都能知。
各式各樣的珠玉項鍊,無法判斷其準確價值,
聞香味就知它的貴賤、出產地方及所在之處。
天上各色各樣的花朵:有曼陀羅花曼殊沙花、
天樹王波利質多羅樹,聞香味就通通都能知。
忉利天上有許多宮殿,分為上中下等的差別,
有各種奇珍異卉裝飾,聞香味就通通都能知。
天帝釋在園林的勝殿、或各樓觀台的妙法堂,
在那裡進行娛樂活動,聞香味就通通都能知。
那些天人是正在聽法、或是在享受五欲之時、
或是在來往行坐臥中,聞香味就通通都能知。
天女身上所穿的衣服,用美好花香搭配裝飾,
在周旋轉圈圈遊戲時,聞香味就通通都能知。
這樣的輾轉地向上聞,一直到達了梵天境界,
不論是入禪或出禪的,聞香味就通通都能知。
從光音天再上偏淨天,直到無色界的有頂天,
初生天界及退出天界,聞香味就通通都能知。
有一部份的出家弟子,對於佛法常努力不懈,
不論是靜坐或是散步、還是在讀誦經典法門、
或是歸隱在林中樹下,專心全神貫注地坐禪,
持法華經的人聞香味,就通通知他們的所在。
有菩薩是意志很堅定、很重視坐禪或讀經典、
或很願意為別人說法,聞香味就通通都能知。
在各方在各處的世尊,都受一切眾生所恭敬,
為憐憫眾生故而說法,聞香味就通通都能知。
當眾生在佛陀的面前,聽到這部經都很歡喜,
如實遵照教法去修行,聞香味就通通都能知。
雖然未達到成為菩薩,得清淨法才產生的鼻,
而這受持法華經的人,則優先獲得這樣鼻了。
釋尊接著說:「還有,常精進啊!如果有善男信女,受持了這部經,若是有讀誦、或為他人解說、或自已書寫,就會獲得一千二百種的舌功德。不論是好或是壞、甜美或不甜美的,以及各種苦的、澀的食物,放在其舌根上,都會變成上等美味,就像天降的甘露,沒有不甜美的。若以這根舌頭,在公眾場合中有所演說,能說得清楚動聽,扣人心弦,令聽眾都充滿歡喜快樂的。
還有許多的天子、天女、帝釋天、梵天等天人,聽到這麼深邃微妙的聲音,當他有所演說、發表言論,便都前來聆聽;以及許多的龍王、龍女、夜叉、夜叉女、乾闥婆、乾闥婆女、阿修羅、阿修羅女、迦樓羅、迦樓羅女、緊那羅、緊那羅女、摩睺羅伽、摩睺羅伽女等,為了聆聽他說法的緣故,都會前來親近,致上恭敬、供養的。
還有比丘、比丘尼、在家男子、在家女子;國王、王子、群臣、眷屬、小轉輪王、大轉輪王、輪王的七寶、輪王的一千個兒子、輪王裡裡外外的眷屬,都會乘坐他們的宮殿,一齊前來聽法的。
由於這位菩薩善於說法,故婆羅門、居士、國內人民等,直到他的壽命走到盡頭,都會跟隨著侍奉、供養的。又有許多的聲聞、緣覺、菩薩、一切佛陀,都非常喜歡見到他的。這人所停留的位置,所有佛陀都會朝向那裡說法,因他能完全受持一切的佛法,又能發出深邃微妙的法音啊。」
當時釋尊,想重申說明這一段所講,就用偈語說:
這個人的舌根功德清淨,始終不會受惡味的侵害,
他所有吃到食物的味道,通通都會變成為甘露的。
以深邃清淨微妙的聲音,在公眾的場合之中說法,
運用各種的因緣和譬喻,去引導眾生向佛的誠心,
讓聽到的人都非常歡喜,就設置許多上好的供養。
有許多的天神龍神夜叉、及八部天神的阿修羅等,
都會齊齊以很恭敬的心,而一起共同前來聽法的。
這一位演說法華經的人,如果想運用微妙的聲音,
傳遍整個三千大千世界,可隨意立即就能達到了。
大轉輪聖王小轉輪聖王、及輪王的千個兒子眷屬,
都會雙手合十以恭敬心,經常前來聆聽領受佛法。
許多的天神龍神夜叉鬼、羅剎鬼專食人精氣的鬼、
亦會以非常歡喜的心情,經常很高興地前來供養。
大梵天王和第六天魔王、自在天王和大自在天王,
這些欲界色界的眾天人,經常也會去到他的住所;
有許多的佛陀以及弟子,聽到他說法華經的聲音,
時常會念念不忘地守護,或會為聽他說法現身啊。
釋尊接著說:「還有,常精進啊!如果有善男信女,受持了這部經,若是有讀誦、或為他人解說、或自已書寫,就會獲得八百種的身功德。得到的清淨身體,有如明淨的瑠璃,是眾生非常歡喜見到的。
由於他的身體極為清淨,故三千大千世界裡的眾生,不論是生的時候或是死的時候、是上天或是下地、是貌好或是貌醜、是生善處或是生惡處,都會在其瑠璃體中映現出來的;還有鐵圍山、大鐵圍山、彌樓山、大彌樓山等群山之王,以及在那裡頭的眾生,都會在其瑠璃體中映現出來的;即使下至無間阿鼻地獄,上至無色界有頂天,所有的事物及眾生,都會在其瑠璃體中映現出來的;如果有聲聞、緣覺、菩薩、許多佛陀在說法,都會在其瑠璃體中映現出影像的啊。」
當時釋尊,想重申說明這一段所講,就用偈語說:
如果受持法華經的話,他的身體會極為清淨,
就好像那明淨的瑠璃,眾生都很歡喜見到的。
又好像是潔淨的明鏡,可以映現一切的影像。
菩薩在於清淨的身體,便盡見世間所有事物,
只有他自己看得清楚,別人就並不看見的啊。
在三千大千世界之中,一切各種有意識群眾,
包括天眾人類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等群眾,
在這六道眾生的影像,都會在瑠璃體中映現。
所有天上眾神的宮殿,直到無色界的有頂天;
世界的鐵圍山須彌山、摩訶彌樓山等各大山;
許多大大小小海水等,都會在瑠璃體中映現。
所有佛陀及聲聞弟子、辟支佛菩薩等四聖者,
不論單獨或在大眾中,說法時都會映現出來。
雖然未達到消除煩惱,無染無穢的法性身體,
但以清淨的平常身體,一切也會在體中映現。
釋尊接著說:「還有,常精進啊!如果有善男信女,受持了這部經,若是有讀誦、或為他人解說、或自已書寫,就會獲得一千二百種的意功德。以這清淨的意識作用,即使只聽到一句、一偈,也能通達不可衡量、沒有止境的義理。了解這些義理之後,便能演說那一句、一偈的經文,可以長達一個月、四個月,甚至一年;所有闡說的法理,乃依照經文其中的涵義,都與真實的情況不相違背啊。如果講說世俗民間的經典、書籍、治世理念、投資創業等,也都依循正當的手法。在三千大千世界裡的地獄、餓鬼、畜生、修羅、人界、天界等六趣的眾生,他們心裡所嚮往、心裡的變化、心裡的笑話,都能清楚知道的。
雖然未達到消除煩惱污濁的智慧,然而他所起的意識作用,就已這麼清淨了。這個人的任何意見、想法、言論,都是佛法。沒有與真實相違背的,亦是符合過去佛陀在經中所說的啊。」
當時釋尊,想重申說明這一段所講,就用偈語說:
這個人的意功德清淨、分明銳利無染穢污濁。
以這微妙的意識作用,可知上中下各類法門。
即使只聽到一句偈語,便通達不可衡量義理。
循序漸進地依法演說,一個月四個月至一年。
這個世界的裡裡外外,一切各種不同的眾生,
比如天神龍神及人類、夜叉等各非人的鬼神,
他們那些是在六趣中,內心各種各樣的念頭,
因受持法華經的果報,可一時之間都能知道。
十方世界無數的佛陀,以百種福德襯托相貌,
為了度化眾生而說法,全部聽了都信奉受持。
思考不可衡量的義理,說法亦不可衡量之多,
終始不會遺忘不出錯,是因受持法華經之故。
完全洞悉一切的現象,依義理知識逐步分析,
才表達它的名字語言,如實將所知的來演說。
這個人所發表的言論,都是過去佛陀的教法,
得以演說這些法之故,能在大眾中而無所畏。
受持信奉法華經的人,意識就是這樣清淨的,
雖然未達到消除煩惱,卻先有這樣的清淨相。
這個人受持了這部經,可安頓在希有的寶地,
成為受所有一切眾生,非常歡喜而愛戴敬重。
皆因他能夠以千萬種,善巧方便靈活的語言,
進行分別詳細的演說,因受持法華經之故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作者:本師釋迦牟尼佛 記錄:阿難尊者 中文翻譯:三藏法師鳩摩羅什 備註(一):阿難為佛祖十大阿羅漢弟子,被稱做「多聞第一」,因為他一直伴隨佛陀的講經說法,能夠把佛的一言一語都謹記無誤,參加了很多佛陀對不同聽眾的演講。 妙法蓮華經隨喜功德品第十八 世尊滅度後,其有聞是經,若能隨喜者,為得幾所福。
    作者:本師釋迦牟尼佛 記錄:阿難尊者 中文翻譯:三藏法師鳩摩羅什 備註(一):阿難為佛祖十大阿羅漢弟子,被稱做「多聞第一」,因為他一直伴隨佛陀的講經說法,能夠把佛的一言一語都謹記無誤,參加了很多佛陀對不同聽眾的演講。 妙法蓮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爾時彌勒菩薩從座而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說偈言:
    作者:本師釋迦牟尼佛 記錄:阿難尊者 中文翻譯:三藏法師鳩摩羅什 備註(一):阿難為佛祖十大阿羅漢弟子,被稱做「多聞第一」,因為他一直伴隨佛陀的講經說法,能夠把佛的一言一語都謹記無誤,參加了很多佛陀對不同聽眾的演講。 妙法蓮華經如來壽量品第十六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不會的啊,世尊!」
    作者:本師釋迦牟尼佛 記錄:阿難尊者 中文翻譯:三藏法師鳩摩羅什 備註(一):阿難為佛祖十大阿羅漢弟子,被稱做「多聞第一」,因為他一直伴隨佛陀的講經說法,能夠把佛的一言一語都謹記無誤,參加了很多佛陀對不同聽眾的演講。 妙法蓮華經從地湧出品第十五 爾時四大菩薩而說偈言: 無量德世尊,惟願決眾疑。
    作者:本師釋迦牟尼佛 記錄:阿難尊者 中文翻譯:三藏法師鳩摩羅什 備註(一):阿難為佛祖十大阿羅漢弟子,被稱做「多聞第一」,因為他一直伴隨佛陀的講經說法,能夠把佛的一言一語都謹記無誤,參加了很多佛陀對不同聽眾的演講。 妙法蓮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算數譬喻、說不能盡。
    作者:本師釋迦牟尼佛 記錄:阿難尊者 中文翻譯:三藏法師鳩摩羅什 備註(一):阿難為佛祖十大阿羅漢弟子,被稱做「多聞第一」,因為他一直伴隨佛陀的講經說法,能夠把佛的一言一語都謹記無誤,參加了很多佛陀對不同聽眾的演講。 妙法蓮華經勸持品第十三 世尊導師,安隱天人,我等聞記,心安具足。
    作者:本師釋迦牟尼佛 記錄:阿難尊者 中文翻譯:三藏法師鳩摩羅什 備註(一):阿難為佛祖十大阿羅漢弟子,被稱做「多聞第一」,因為他一直伴隨佛陀的講經說法,能夠把佛的一言一語都謹記無誤,參加了很多佛陀對不同聽眾的演講。 妙法蓮華經隨喜功德品第十八 世尊滅度後,其有聞是經,若能隨喜者,為得幾所福。
    作者:本師釋迦牟尼佛 記錄:阿難尊者 中文翻譯:三藏法師鳩摩羅什 備註(一):阿難為佛祖十大阿羅漢弟子,被稱做「多聞第一」,因為他一直伴隨佛陀的講經說法,能夠把佛的一言一語都謹記無誤,參加了很多佛陀對不同聽眾的演講。 妙法蓮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爾時彌勒菩薩從座而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說偈言:
    作者:本師釋迦牟尼佛 記錄:阿難尊者 中文翻譯:三藏法師鳩摩羅什 備註(一):阿難為佛祖十大阿羅漢弟子,被稱做「多聞第一」,因為他一直伴隨佛陀的講經說法,能夠把佛的一言一語都謹記無誤,參加了很多佛陀對不同聽眾的演講。 妙法蓮華經如來壽量品第十六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不會的啊,世尊!」
    作者:本師釋迦牟尼佛 記錄:阿難尊者 中文翻譯:三藏法師鳩摩羅什 備註(一):阿難為佛祖十大阿羅漢弟子,被稱做「多聞第一」,因為他一直伴隨佛陀的講經說法,能夠把佛的一言一語都謹記無誤,參加了很多佛陀對不同聽眾的演講。 妙法蓮華經從地湧出品第十五 爾時四大菩薩而說偈言: 無量德世尊,惟願決眾疑。
    作者:本師釋迦牟尼佛 記錄:阿難尊者 中文翻譯:三藏法師鳩摩羅什 備註(一):阿難為佛祖十大阿羅漢弟子,被稱做「多聞第一」,因為他一直伴隨佛陀的講經說法,能夠把佛的一言一語都謹記無誤,參加了很多佛陀對不同聽眾的演講。 妙法蓮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算數譬喻、說不能盡。
    作者:本師釋迦牟尼佛 記錄:阿難尊者 中文翻譯:三藏法師鳩摩羅什 備註(一):阿難為佛祖十大阿羅漢弟子,被稱做「多聞第一」,因為他一直伴隨佛陀的講經說法,能夠把佛的一言一語都謹記無誤,參加了很多佛陀對不同聽眾的演講。 妙法蓮華經勸持品第十三 世尊導師,安隱天人,我等聞記,心安具足。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本篇文章深入探討《妙法蓮華經》中的勸持品第十三,透過藥王菩薩和其他菩薩的誓言,呈現其在佛教信仰中的重要性。文中提到,菩薩們誓願在佛陀滅後廣泛宣揚此經,以助眾生克服惡世中的困難與挑戰,並強調堅持忍辱的精神。此經典傳承了菩薩們的信念與力量,對於現代信徒在生活中尋找靈性指南具有重要意義。
    Thumbnail
    此文章深入探討《妙法蓮華經》中提婆達多品第十二的教義,強調菩薩為了追求無上菩提而不懈努力,並描述提婆達多如何成為能夠引導眾生的高僧。文中提到的深刻道理,讓讀者瞭解大乘佛教的精神,以及修行中的捨得智慧。透過細膩的辭句及寓意,該經文表達了對眾生福祉的期許以及菩薩行的具體實踐。
    「所緣境」就是「方法」,譬如念佛的人,佛號就是所緣境;參話頭的人,話頭就是所緣境;數息的人,數數就是所緣境;修不淨觀的人,不淨的境,即不淨的身體,就是所緣境。緣一境,然後繼續不斷地修,這與《佛遺教經》的「制之一處,無事不辦」完全相同;也就是心繫於一境,就能夠入定,入定而能夠產生三昧,從三昧而得智慧。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佛由心生,心隨佛現,心外無境,全佛是心,境外無心,全他即自,洪名正彰自性,淨土方顯唯心,感應道交,呼應同時,十萬億程,去此不遠,心作心是,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極樂世界,教主本尊,今現在彼,為諸有情,宣說甚深微妙之法,令得殊勝利益安樂,十方菩薩瞻禮聞法,得蒙授記,稱讚供養,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此經是阿難尊者聽世尊所說而來,當時佛陀在靈山講經,許多人、天、菩薩等大眾都聚集在此聽聞佛法,佛陀在說完無量義經之後,進入不動三昧狀態,世界立刻出現各種瑞相與震動,並於佛陀的眉間放出大光明,照遍東方十方世界,上至各界諸佛世界,下至各層地獄,都因為世尊的佛光而照現。
    Thumbnail
    佛陀的大弟子阿難有一天問佛陀,「佛陀啊,您在世的時候,大家隨您而修而行,有一天您若涅盤了,眾人要依什麼而行呢?」,這句話猶如在說,一座燈塔滅了,海平面陷入漆黑,遠方的船隻將迷失在大海中,不知何處才是家的方向。佛陀跟阿難說,「不要怕,只要將《四念處》當作修行的方針,就如同我在世。」 觀身不淨。我
    Thumbnail
    對治邪見最好的方法就是請佛住世。《金光明最勝王經》中說:「於諸經中一句一頌為人解說,功德善根尚無限量,何況勸請如來轉大法輪,久住于世,莫般涅槃。」憑藉勸請的因緣,此後佛陀轉法輪以及眾生因了知法理而行持的一切善法,都有我們的一分正因,所以請轉法輪的功德非常大,能迅速積累資糧。
    Thumbnail
    觀音山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超渡法會,敬邀您線上參與法會一同恭誦《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以超渡的功德救度先亡祖先、過去和現世的父母,以及摰愛的親人離苦得樂。可為先亡祖先、六親眷屬、冤親債主、墮胎流產嬰靈、地基主等恭立「超薦蓮位」,於佛前接受佛法加持,對於轉生善趣或解脫六道有極大的幫助。
    Thumbnail
    佛說阿彌陀經 姚秦龜茲三藏鳩摩羅什譯 如是我聞: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本篇文章深入探討《妙法蓮華經》中的勸持品第十三,透過藥王菩薩和其他菩薩的誓言,呈現其在佛教信仰中的重要性。文中提到,菩薩們誓願在佛陀滅後廣泛宣揚此經,以助眾生克服惡世中的困難與挑戰,並強調堅持忍辱的精神。此經典傳承了菩薩們的信念與力量,對於現代信徒在生活中尋找靈性指南具有重要意義。
    Thumbnail
    此文章深入探討《妙法蓮華經》中提婆達多品第十二的教義,強調菩薩為了追求無上菩提而不懈努力,並描述提婆達多如何成為能夠引導眾生的高僧。文中提到的深刻道理,讓讀者瞭解大乘佛教的精神,以及修行中的捨得智慧。透過細膩的辭句及寓意,該經文表達了對眾生福祉的期許以及菩薩行的具體實踐。
    「所緣境」就是「方法」,譬如念佛的人,佛號就是所緣境;參話頭的人,話頭就是所緣境;數息的人,數數就是所緣境;修不淨觀的人,不淨的境,即不淨的身體,就是所緣境。緣一境,然後繼續不斷地修,這與《佛遺教經》的「制之一處,無事不辦」完全相同;也就是心繫於一境,就能夠入定,入定而能夠產生三昧,從三昧而得智慧。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佛由心生,心隨佛現,心外無境,全佛是心,境外無心,全他即自,洪名正彰自性,淨土方顯唯心,感應道交,呼應同時,十萬億程,去此不遠,心作心是,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極樂世界,教主本尊,今現在彼,為諸有情,宣說甚深微妙之法,令得殊勝利益安樂,十方菩薩瞻禮聞法,得蒙授記,稱讚供養,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此經是阿難尊者聽世尊所說而來,當時佛陀在靈山講經,許多人、天、菩薩等大眾都聚集在此聽聞佛法,佛陀在說完無量義經之後,進入不動三昧狀態,世界立刻出現各種瑞相與震動,並於佛陀的眉間放出大光明,照遍東方十方世界,上至各界諸佛世界,下至各層地獄,都因為世尊的佛光而照現。
    Thumbnail
    佛陀的大弟子阿難有一天問佛陀,「佛陀啊,您在世的時候,大家隨您而修而行,有一天您若涅盤了,眾人要依什麼而行呢?」,這句話猶如在說,一座燈塔滅了,海平面陷入漆黑,遠方的船隻將迷失在大海中,不知何處才是家的方向。佛陀跟阿難說,「不要怕,只要將《四念處》當作修行的方針,就如同我在世。」 觀身不淨。我
    Thumbnail
    對治邪見最好的方法就是請佛住世。《金光明最勝王經》中說:「於諸經中一句一頌為人解說,功德善根尚無限量,何況勸請如來轉大法輪,久住于世,莫般涅槃。」憑藉勸請的因緣,此後佛陀轉法輪以及眾生因了知法理而行持的一切善法,都有我們的一分正因,所以請轉法輪的功德非常大,能迅速積累資糧。
    Thumbnail
    觀音山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超渡法會,敬邀您線上參與法會一同恭誦《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以超渡的功德救度先亡祖先、過去和現世的父母,以及摰愛的親人離苦得樂。可為先亡祖先、六親眷屬、冤親債主、墮胎流產嬰靈、地基主等恭立「超薦蓮位」,於佛前接受佛法加持,對於轉生善趣或解脫六道有極大的幫助。
    Thumbnail
    佛說阿彌陀經 姚秦龜茲三藏鳩摩羅什譯 如是我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