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小孩到鄉下 (九) _台北人不會走路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除了外婆家,在眾多的親戚中小三子一家最愛去的就是小姑婆家,可能因為小三子的媽媽與她的小姑姑年紀最相近,也最親。記得媽媽說過她的阿太(祖父)要把小女兒嫁出去前,到了男方家看到門前有一條小溪,不在意房子老舊破爛,非常開心應允婚事,因為門前有溪,女兒嫁過來就洗衣、挑水都不用那麼辛苦,這就是那輩作為父親對子女內斂、務實的關懷。

小姑婆家是家族的房舍的一部分,內部格局與外婆家完全不同。因為環境地形變化大,是坡地建築,房子背高有擋土牆,但因為聯外交通問題,一般進入時多為背面走樓梯向下進入,直接就接到廚房,廚房也像是一條通廊,每戶之間雖然都有牆隔間,有門框,但沒有門片,向左向右就到不同的親戚家,印象中常常在吃“豬吃的東西”時,就有人進出,姑婆、阿姨、舅舅就會打招呼、聊天,看他們瞄小三子的眼神,應該是在解釋這個陌生人的來歷。

從廚房向前進入客廳,才是各戶獨立的空間,有獨立的樓梯上到二、三樓。猜想早年是平房,之後各房各自整修,內部就和一般透天差不多,三樓是供奉神明和祖先的地方,二樓是房間,一樓是客廳。客廳出去是小廣場和溪(其實比較像是灌溉水渠,但也可能是後來整修的,就像台中市區很多溪被整治成水溝一樣),當然愛玩水的小三子一定在這“溪”裡玩過啦!。

這種廚房走廊的建築型式,在上海1980~1990年代建築中有見過,廚房就是開放在各戶必經的入戶走廊上,誰家在煮什麼大家都知道,完全沒有隱私,還好飯廳是在各自的屋內,房比廳大,也比廳重要,朋友在介詔他的老宅時還很驕傲的說是當時最好、最先進的房子,被分派給他父親的。小三子不知道姑婆家這棟客家宅第是如何演變成現在的樣子的,但這種“開放式廚房”是很難接受的,即使是親戚間也該有適度的隱私,非常佩服至今都還是這樣生活。

因為地理環境的不同,姑婆家平地種稻和坡地種水果,小三子記得最多是水梨,因為每次去必爬山、摘水梨,每年也會寄一箱水梨到台北的家中。有一次家中小狗貪吃,把垃圾筒的的梨心都掏出來吃掉,結果整個臉腫起像饅頭一樣,到了獸醫院每個醫生都要過來捏一下腫起來的小狗臉頰,然後哈哈大笑.......= =

去果園的路上雖然有鋪混凝土,但並不平整,可能是水泥沒乾就被踩到,有些狗腳印、不規則的凹洞和凸出的小石塊,並不是那麼好走。果園內就是土路,只要不是最近下過雨,反而比較平整好走。每次到了果園姑婆就會給小三子一個斗笠來裝水梨,小三子總是挑到個頭小、果皮顏色又深的梨(其實這是符合小三子的身高僅能採到的梨),經常被笑挑沒有人要的,然後姑婆就會在果園裡挑最大、最好的水梨放到斗笠中,讓小三子先拿會回家中。小三子平衡感不好已經從之前走田埂展露無遺,加上路又不平,常會“叩”踢到東西,雖然沒有摔個狗吃屎,但總會嚴重的晃一下,“梨”就從斗笠中滾出來了......每次回到家中幾乎沒有一個梨是沒有坑疤的,“台北人不會走路”這是姑婆下的結論,那些梨自然沒有來到台北,當天晚就送進大家的肚子裡。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杉籽的黃粱夢世界
1會員
11內容數
正在從虛妄的外在世界 前往空性的修行的路途中 記錄曾經的生活、載浮載沉的人生,修行中的心境變化與領悟......
2024/12/03
每個家庭都有其獨特之處,外人無法窺探其中的真實課題。從身心靈、情緒界線的理論到實踐,唯有不斷嘗試與調整,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解決之道。
Thumbnail
2024/12/03
每個家庭都有其獨特之處,外人無法窺探其中的真實課題。從身心靈、情緒界線的理論到實踐,唯有不斷嘗試與調整,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解決之道。
Thumbnail
2022/09/12
既然叫鄉下,“人”自然是配角,各類的生物都有可能出現。新竹風大,印象中在各稻田間有很多竹林斑塊,在農忙期間(一般是插秧和割稻的時間)和夏季是很好的乘涼休息的地方。這個空間不只是人們喜歡,其牠生物也一樣,天熱時也會來乘涼,當然也包括小三子最怕害的...
Thumbnail
2022/09/12
既然叫鄉下,“人”自然是配角,各類的生物都有可能出現。新竹風大,印象中在各稻田間有很多竹林斑塊,在農忙期間(一般是插秧和割稻的時間)和夏季是很好的乘涼休息的地方。這個空間不只是人們喜歡,其牠生物也一樣,天熱時也會來乘涼,當然也包括小三子最怕害的...
Thumbnail
2022/09/05
透過窗戶分享的是這是當時流行歌曲萬沙浪的“風從那裡來”。因為親戚眾多,記憶中沒有旁支舅舅們的長像,只記得每次聽到“風從那裡來”這句歌聲,就會由小三子哥哥帶頭,跑到窗戶邊接著歌詞說“屁股”,就這樣反覆的聽歌、回應,聽歌、回應,剛開始舅舅們還會來窗邊看一看是誰在說話......
Thumbnail
2022/09/05
透過窗戶分享的是這是當時流行歌曲萬沙浪的“風從那裡來”。因為親戚眾多,記憶中沒有旁支舅舅們的長像,只記得每次聽到“風從那裡來”這句歌聲,就會由小三子哥哥帶頭,跑到窗戶邊接著歌詞說“屁股”,就這樣反覆的聽歌、回應,聽歌、回應,剛開始舅舅們還會來窗邊看一看是誰在說話......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