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民知識VS科學迷信

2022/11/02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常民就是所謂的laypeople
相對於專家和知識者的而言
比較沒有關於某種專業的知識
常民也有屬於常民的知識
代表著的是常民對於自身和世界的理解
可以是很個人式的,比如一鼻塞就知道應該是我的過敏性鼻炎發作了
也可以是對於周遭的理解,比如聞到空氣的味道就知道是要下雨了
這些知識未必是從專家或他人口中得知的
而是從經驗中來的
很多時候常民知識也包含一些民間的習俗、習慣或忌諱
比如孕婦不能拿剪刀、頭髮不吹乾會感冒等等
其中包含一些文化的意涵
又或著某些次文化的內容,
比如鄉民用語,就屬於常民知識
似乎相對於一般人而言,
人們比較相信專家,
比較相信專業或科學
覺得專業的人講出來的話比較有道理
(也許他的專業就是把事物講得好像有一番道理?)
但事實上也未必就比較有根據

以前的孩子都照豬養
現在的孩子都照書養(小豬也很可愛啊)
書本的知識似乎比較正確
(媽媽手冊越印越厚,當媽媽也越來越不容易)
這可能是因為我們現在普遍迷信科學(實證)和專業

科學就是正確嗎?
姑且不論造假的數據,某些研究的偏誤、反覆驗證的落差、跨文化的差異
也都使科學不見得有定論
科學就是正確嗎?(科學終將勝利嗎?)
也不見得,科學也是被定義出來的,
當我們以為原子是萬物的組成時,
後來仍然發現了質子、中子、電子
當我們以為物質不滅時
核分裂和E=mC2就又推翻了原來的定律
科學家就是專家嗎?
事實上在現代分工如此細膩的時代,
科學家也常常只是某一個領域的專家
比如精神科醫師在精神醫學也許很專業,
但感染性疾病的知識也許就遠不如內科醫師
所以即便是科學家或社經地位較高,也不見得代表他的言論就較可信
醫師和田野間長大的孩子誰比較懂蟋蟀的種類呢?
你覺得你會相信誰?
醫師離開了醫學領域也不過就是常民罷了
非科學的知識 或 常民知識絕對不正確或沒有價值嗎?
孕婦不要拿剪刀,也有安全考量的價值在
古代的中醫沒有科學實證的研究,也能夠治療疾病
巫師和乩童沒有科學知識,依然能夠撫慰人心
如果我們相信前世冤親債主,而努力行善迴向
難道又是壞事嗎?
時常有會有病人來問我類似以下的問題,
「醫師我會這樣子想是不是不對,」
「醫師我會憂鬱是不是就是憂鬱症?」
「醫師我難過都用打電動發現是不是不太好?」
那是我的判斷,也不見得就是對或錯
除了 醫學專業之外 你的問題說不定你比我還懂
就如同焦點問題解決的核心概念
"個人才是個人人生的專家"

不要忘記自己的常民知識、自己的人生經驗、歷練
最後會成為了自己的智慧和理解世界的方式
不要為了追求正確答案而迷信了科學
鐘建麟
鐘建麟
大學接受自然科學邏輯和醫學的訓練,實習時進入醫療場域看見病人的苦痛,心中開始思考醫療和生命的意義。醫療不只是醫療,而是包含著一個人背後的生命故事和社會脈絡,因此半步跨進社會科學,就讀社會學研究所(進修中),以更多地去理解一個人。這是一個精神科醫師的社會、心理學想像空間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