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書手L | 我們 | 反烏托邦文學的開山祖師

2022/12/24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作者|Yevgeny Zamyatin 譯者|殷杲 出版|野人文化
說到反烏托邦小說,我想最多人第一直覺想到的應該會是英國作家George Orwell的【1984】。
他在書中藉由一個充滿烏托邦色彩的專制國度,探討的是一個權力過度擴張、極權主義、以及喪失個人意志下的社會可能會是長成怎麼樣。
用一種充滿惡趣味的諷刺,喚醒人們對於美好國度幻想的反思。過程中也創造出了像真理部、老大哥正在看著你、雙重思想或2+2=5等非常經典字詞。
而今天要推薦的書,則被譽為影響了包含George Orwell、Aldous Huxley在內等後代許多以反烏托邦主義作為題材的作家,開創了這一寫作風格的始祖,這本由俄羅斯作家Yevgeny Zamyatin在1921年寫成的【我們】。
其實不難想像反烏托邦題材的誕生,是源自於生處在20世紀初期的Yevgeny,曾親身經歷過2次國家革命,這本書正是誕生在了共產體制第一次被大型實施在一個國家中的那一個混沌時期。
集體主義、大規模的勞動改造與人民公有制,身處在當時共產制度下的烏托邦式社會,也讓Yevgeny開始思考這種集體意識下的合理性。政府指派的工作、分配的糧食以及單一化的社會,也因此成為奠基日後所有反烏托邦題材的基石。

故事大綱

正如Yevgeny Zamyatin所身處的真實社會,本書的故事描寫的同樣是一個以極權創造出來,井然有序的社會。
在故事中,每個人都沒有名字。男性都是以英文子音搭配數字作為名稱、女性則以母音搭配數字做為稱呼,在一個高度數位化且集中化的架空國家「聯眾國」中生活。
在聯眾國中,每個人都在同一時間執行政府分配的工作,在同一時間起床、同一時間用餐、同一時間盥洗及入眠,而每棟建築的牆壁都是透明的,正如每個人的思想也是透明的。你即是我、而我即是你。
就連如性愛等生理需求,都必須按照規定進行申請,在取得「粉紅票」後才能在規定的時間完成。人們存在唯一的目的,便只在於成為國家無數螺絲中的一份子。
而本書的主角「D-503」便是這顆將會完全改變社會秩序的小小螺絲。
D-503原本是一名精忠愛國的數學家,負責開發聯眾國準備太空殖民計畫的太空船。原本平淡無奇的生活,卻在一次意外巧遇了一位女性數字I-330產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在I-330多次引誘與引導中,D-503逐漸對於人生的意義感到迷茫,也對於國家制度漸漸產生質疑,故事便是由此展開的一系列瘋狂行動。

世界即我

若你曾經讀過像1984、美麗新世界這類反烏托邦小說,其實對於故事的走向並不會太陌生,那一種推翻大一統思想的論述對於現今的讀者其實早已熟悉。
有趣的是,本書完全以日記的形式寫成,讓我們能夠完全跟著D-503的視角去重新認識這個社會。我們能夠在書中看到D-503心中的混亂與矛盾,對於自我身分的懷疑、對於社會樣貌的質疑以及對於人生意義的迷失。
在一次次與I-330的交流中越發迷失在這個看似幸福快樂的烏托邦中。
而其實書中D-503的自述,反映的便是作者Yevgeny Zamyatin自身對於當時共產制俄羅斯下的人生。這本書雖然創作於1921年,卻是在輾轉翻譯為英文版後,最終才在1929年重新以俄語版在海外出版。甚至要等到1988年蘇聯解體的前夕,這本書才正式地在當時的俄羅斯出版,而Yevgeny自己則無緣見到這本書在自己的家鄉出版。

沒有幸福的自由和沒有自由的幸福

「假如人類的自由相當於零,那麼人類也就不會有任何犯罪,這一點再清楚不過。幫助人類擺脫犯罪的方法就是幫助他們擺脫自由。」
讓你選擇,你希望追求的是一個絕對幸福但沒有自由的人生,還是一個充滿自由卻不一定幸福的人生呢?
反烏托邦文學其實一大部分想要表達的觀點,便是在於探討這種表面科技進步、國家井然有序的社會,是否真的是人們所追求的美好人生。
像故事中,連作夢都是一種精神疾病。因為在夢裡的世界,你太過自由,而自由便是一種疾病。獨特意味著與眾不同,而與眾不同及代表打破平等。所有人都必須在所有的時間從事同樣的事情,而任何敢於反對這種「平等幸福」的人,都必須受到處罰。

我即世界

「『所有人』和『我』組合再一起就是一個『我們』呀。」
在書中,「我們」就是世界,而世界就是「我們」。不是你、不是我、不是他,是我們
沒有任何個體存在,也無須個體的存在。只有當我們同時存在,世界才因此存在。
在故事不斷進行中,可以發現D-503對於世界認知的改變,每一次都發生在了產生個體思想的過程中。當他意識到自己不僅僅是構成世界的物質,而是完全獨立於世界的個體時。我,即為世界。
不用按照世界給予的指令行動、不用按照社會規定的框架而活,作為一個獨立的人,能夠完全掌握自己的一切行為,當突破這個框架的剎那展現出的自由意志,我認為是每一本反烏托邦文學最令人著迷的一瞬。
「我,我成了一個獨立的世界,我不再是普通的物質,我成了一個組織。」

小結

由於本身是先讀過【1984】才來讀這本書,其實下意識地還是會不斷把這本書與【1984】做比較,無論在故事發展、背景設定甚至是角色塑造上,兩本書真的有滿多相似之處。
因此在閱讀時也必須不斷提醒自己,這本書被創作出來的時空背景下,是多麼具有時代意義以及超前的意識。與【1984】不同,本書是以絕對批判的且尖銳的的角度去針貶當時的俄羅斯共產社會,且出自於真實生活在那樣社會中之人,這點尤其對於現在實際發生於眼下的世界有所體悟。
放眼現實中俄羅斯、中國、伊朗等極權國家在今年所發生的各種事情,也許不像書中如此極端,但也間接證明了為何反烏托邦文學至今仍歷久不衰。
要民主還是專制?多元還是單一?
自由與幸福從來並非互相排斥,幸福社會並不單純只能透過集權、統一的方式來達成。又或者,自由本身即已是幸福,而爭取自由本身便是爭取幸福。
整體而言,如果你喜歡像是【飢餓遊戲】、【羊毛記】或【紅色覺醒】這類現代反烏托邦文學,這本書作為類型的開山始祖,應該也會是你的必收書單,推薦給你。

追蹤其它平台
記錄心得為主,爾偶推推書、寫寫文。 主觀意見偏多,文學無雷。 目標是打造一座圖書館。 若你也愛讀書,希望這裡有你需要的文字。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