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心」出問題!多種瓣膜置換手術不再胸悶、易喘、無法躺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主動脈瓣膜狹窄是老年人常見的心臟疾病,卻時常被忽略症狀;台北慈濟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諶大中醫師說明,一般可分為兩種成因,第一是隨著年齡逐漸增長產生的自然退化性病變,瓣膜鈣化或增厚而狹窄、失去彈性,無法順利開合讓血液流通等。而第二種狀況較少見,為先天性主動脈瓣膜異常(先天性心臟缺陷),正常人主動脈有三個瓣葉,但有些人先天是兩個或多個瓣葉,結構上的差異較易發生早期退化性病變,從西方數據顯示,這類病患通常在40~50多歲即會被診斷出來,但臺灣民眾心態上較不願意面對疾病,所以可能延宕至60歲或甚至70歲才被檢查出來。
諶大中醫師提醒,若出現動作時會喘、水腫、無法躺平等,且同時有胸悶或胸痛的狀況,就需更加注意提早檢查及治療,防止突然性休克的心因性猝死出現。
瓣膜外科手術的種類
醫師會視患者病情及年紀需要,決定置換瓣膜是透過傳統正中開胸或微創手術,諶大中醫師表示,傳統開胸的瓣膜置換手術 (AVR)仍是目前心臟手術的主流;病人接受全身麻醉後,醫師會將胸骨鋸開進行瓣膜置換,其優點是心臟部分暴露非常完全,可以透過同一次手術、同一個傷口完全地處理所有的心臟結構問題,讓患者還可合併做二尖瓣膜手術或冠狀動脈繞道手術等,唯傷口較大、術後恢復期長,併發傷口感染的機率較高。
或採取微創手術,相對於傳統開胸,採取右前側胸的小傷口的微創手術更趨近精準醫療,優點是傷口小、疼痛較少、患者能更早恢復正常生活。科技越來越進步,微創手術也持續演化,精確術前影像的診斷可協助預測,但缺點是不能同時執行多項複雜的手術,加上手術視野小,困難度更高,必須要有受適當的訓練的醫師才能夠執行。
另外一種是經導管瓣膜置換手術(TAVR)透過心導管方式從鼠蹊部小傷口進入放置人工瓣膜,它在適應症方面稍有不同,置入瓣膜也不一樣,特點是侵入性低,適合年長、手術風險高的患者。
依照年紀選擇最適合的瓣膜
醫師會依照患者自身狀況及年紀給予合理建議、選擇最適合的瓣膜,諶大中醫師解釋心臟瓣膜兩大類型:機械瓣膜最鮮明優點是使用年限久,可達30~40年。較年輕的患者(50歲以下)若為避免第二次、甚至第三次手術,多會推薦機械瓣膜,但患者需長期服用抗凝血劑,需承擔易出血、腦出血等可能的副作用,及輕微機械音干擾,而有懷孕計劃的育齡期女性要考慮用藥導致畸胎的可能。
生物組織瓣膜,使用年限約莫15~20年,是由動物(豬或牛)的瓣膜所縫製而成,導致血栓的風險很小,因此不必長期服用抗凝血劑。根據美國心臟學會針對主動脈瓣狹窄的最新治療指引,比較年輕(50歲以下)的病患,對於抗凝血劑無禁忌症者,首選建議使用機械瓣膜,但活躍生活型態、喜愛跳傘等戶外活動患者,可能隨時產生碰撞,則建議生物組織瓣膜。
若得考慮日後有下一次手術的機率,目前最新一代的可擴式乾式組織瓣膜,有三項優點:第一是開口面積比較大,可得到較好的血流動力學表現,第二是有別於傳統浸泡在保存液中的生物組織瓣膜,乾式組織瓣膜抗鈣化技術更先進,所以早期損壞的比例會更少、使用年限可以更久,第三是在設計上採特殊的金屬支架的半環設計,中間可以伸展擴張,可以撐大置放新瓣膜,就像穿鬆緊帶的褲子,可以撐大一點,讓瓣膜不會越裝越小。
醫病共享決策 專業醫療團隊助患者獲得最適合治療
任職於慈濟醫院心臟血管外科的諶大中醫師,與6位外科醫師共組心臟血管手術醫療團隊,服務範疇及年齡層廣泛,手術案例數已超過2000例,格外重視醫病共同決策,務求充分溝通,醫師分享,曾有過40多歲年輕女性患者,過去因不想長期服用抗凝血劑,堅持採用生物瓣膜,經過10年瓣膜嚴重鈣化後再度前來求診,這次醫師仍建議他可考慮耐用年限長的機械式瓣膜,但患者表示長期吃藥將影響生活品質,希望能降低對更多藥物的需求,故再次選擇生物組織瓣膜來維持原本生活。諶大中醫師表示,慈濟專業醫護團隊會清楚與患者分析所有的術式、用藥、醫材選擇,並替患者來一同討論最適妥個人的醫療方案,幫助患者不只治病,而是追求最佳生活品質。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5會員
690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照護線上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請問一起用餐會傳染B型肝炎嗎?」 「請問性行為會傳染到B型肝炎嗎?」 「容易疲勞是因為肝病嗎?」 「皮膚變黃就是肝病嗎?」 這些都是關於B型肝炎詢問度很高的問題,請許博堯醫師一一解答。
「醫師,這幾天我的耳朵會癢,結果抓一抓就有水流出來。」80歲的老爺爺指著耳朵抱怨。 「噢,這是帶狀疱疹。」醫師仔細看了病灶,慎重地說,「帶狀疱疹長在耳朵,可能會影響聽力,一定要趕快治療喔!」 使用口服抗病毒後,老爺爺的水泡仍持續增加,且出現臉歪一邊的狀況
神經內分泌瘤可於身體各處發生,但較常在消化道出現,包括食道、胃、小腸、大腸、直腸、胰臟等處,約佔70%。例如賈伯斯的神經內分泌瘤長在胰臟,而羅馬假期中的女星奧黛麗赫本,則是因為源自闌尾的神經內分泌瘤過世。 若未及時接受治療,神經內分泌瘤將會侵犯周遭器官,也可能經由淋巴、血液循環,轉移至淋巴結或遠端器
「醫師,孕婦能不能打流感疫苗?」 「打疫苗會不會影響胎兒發育?」 接種疫苗能夠有效預防傳染性疾病,在懷孕期間,媽媽的免疫力會下降,較容易遭到病毒、細菌的感染。詹德富醫師說,另外,在懷孕的過程中,媽媽的心臟負擔增加,而且在胸腔受到壓迫的狀況下,呼吸會比較淺,如果出現上呼吸道感染
「什麼是壞膽固醇?」 「為何壞膽固醇會造成心肌梗塞、腦中風?」 「吃藥後,膽固醇還是超標怎麼辦?」 「壞膽固醇偏低可以嗎?」 關於低密度膽固醇LDL-C,大家常有許多疑問和迷思,請心臟內科洪惠風醫師一一解答。
白內障會讓生活大受影響,透過手術移除混濁的水晶體,並放入人工水晶體,才能改善視力。 散光是成年人最常見的屈光異常之一,若能確實矯正散光,有助於提升患者在接受白內障手術後的視力表現。具有散光矯正功能的短焦延伸焦距人工水晶體,可同時解決白內障與散光,並在暗光下提供高對比夜間視力,日間方便、夜間也安全。
「請問一起用餐會傳染B型肝炎嗎?」 「請問性行為會傳染到B型肝炎嗎?」 「容易疲勞是因為肝病嗎?」 「皮膚變黃就是肝病嗎?」 這些都是關於B型肝炎詢問度很高的問題,請許博堯醫師一一解答。
「醫師,這幾天我的耳朵會癢,結果抓一抓就有水流出來。」80歲的老爺爺指著耳朵抱怨。 「噢,這是帶狀疱疹。」醫師仔細看了病灶,慎重地說,「帶狀疱疹長在耳朵,可能會影響聽力,一定要趕快治療喔!」 使用口服抗病毒後,老爺爺的水泡仍持續增加,且出現臉歪一邊的狀況
神經內分泌瘤可於身體各處發生,但較常在消化道出現,包括食道、胃、小腸、大腸、直腸、胰臟等處,約佔70%。例如賈伯斯的神經內分泌瘤長在胰臟,而羅馬假期中的女星奧黛麗赫本,則是因為源自闌尾的神經內分泌瘤過世。 若未及時接受治療,神經內分泌瘤將會侵犯周遭器官,也可能經由淋巴、血液循環,轉移至淋巴結或遠端器
「醫師,孕婦能不能打流感疫苗?」 「打疫苗會不會影響胎兒發育?」 接種疫苗能夠有效預防傳染性疾病,在懷孕期間,媽媽的免疫力會下降,較容易遭到病毒、細菌的感染。詹德富醫師說,另外,在懷孕的過程中,媽媽的心臟負擔增加,而且在胸腔受到壓迫的狀況下,呼吸會比較淺,如果出現上呼吸道感染
「什麼是壞膽固醇?」 「為何壞膽固醇會造成心肌梗塞、腦中風?」 「吃藥後,膽固醇還是超標怎麼辦?」 「壞膽固醇偏低可以嗎?」 關於低密度膽固醇LDL-C,大家常有許多疑問和迷思,請心臟內科洪惠風醫師一一解答。
白內障會讓生活大受影響,透過手術移除混濁的水晶體,並放入人工水晶體,才能改善視力。 散光是成年人最常見的屈光異常之一,若能確實矯正散光,有助於提升患者在接受白內障手術後的視力表現。具有散光矯正功能的短焦延伸焦距人工水晶體,可同時解決白內障與散光,並在暗光下提供高對比夜間視力,日間方便、夜間也安全。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帶著長輩出國旅遊,從表面上看是一件溫馨孝順的事情,但對於許多人來說,卻可能成為一次「吃力不討好」的經歷。根據調查,超過一半以上的家庭曾在這類旅行中感受到壓力,甚至留下「慘痛」的回憶。這是因為帶長輩出遊,往往不只是旅遊,還伴隨著體力、心理、甚至親情間的折磨與考驗。 為什麼帶長輩旅遊那麼不簡單?
高齡患者的福音:經導管二尖瓣緣對緣修補術 二尖瓣逆流的威脅 🔵 二尖瓣逆流是一種常見的心臟瓣膜疾病,尤其在75歲以上的人群中更為普遍,盛行率高達10%。 🔴 未經診斷或治療的二尖瓣逆流會顯著影響患者的活動能力和死亡率。 🔵 二尖瓣逆流的症狀通常較為隱匿,患者可能只是運動耐量下降、
主動脈瓣閉鎖不全:新式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 一、 主動脈瓣閉鎖不全:病因與影響 🔴 主動脈瓣閉鎖不全 是一種常見的心臟瓣膜疾病,會導致血液逆流回左心室。 🔵 病因: 主動脈根部擴張、先天性二尖瓣、膠原血管疾病、心內膜炎、主動脈剝離和外傷。 🔵 影響: 長期未治療會導致心肌功能障礙、
重新認識主動脈瓣狹窄:急性瓣膜症候群的提出與應用 TCT 2024 會議上發表的一項重要研究重新審視了主動脈瓣狹窄(Aortic Stenosis,簡稱AS) 患者在接受主動脈瓣置換術(Aortic Valve Replacement,簡稱AVR) 前的臨床表現,並提出了一個新的疾病分類:急性瓣膜
主動脈瓣膜閉鎖不全(AR)之診斷與治療新進展 疾病嚴重度與預後 🔴 關鍵數據: 嚴重症狀性AR五年死亡率達72% 左心室功能與大小是重要預後指標 左心室功能下降及擴大會增加死亡風險 診斷挑戰 🔵 診斷工具限制: 心臟超音波是主要診斷工具 需要多重參數評估 無顯影劑時評估準確度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持續靜坐內觀超過三年的經驗,探索覺悟的重要性與實踐方法。作者提到如何在百歲時代裡靈活掌控精力、專注於重要的事、掌控生命的節奏與方向,並全然活在當下。透過這些實踐,作者希望能成為生命的主宰者,並且幫助他人之一同提升覺悟,進而實現圓滿的人生。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在當沖操作中,引起出場判斷的重要心態,透過2024年10月2日華星光的實例,分析極短線交易的「高不過高」現象。強調早盤與尾盤的明確分別,並建議如何根據市場走勢調整出場策略,以提高獲利機會。文中指出,面對賺錢的情況,應隨時做好停利或保本策略,避免因為心態影響投資表現。
本文章探討了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TAVR)與傳統主動脈瓣替換手術(SAVR)對年輕患者的影響。重點回顧了年輕患者對瓣膜類型的選擇、手術結果的影響因素以及臨床試驗的結果。分析了機械瓣膜和生物瓣膜的優缺點,並基於患者的預期壽命、合併症及個人偏好提供推薦。
Thumbnail
千萬別以為,你這輩子都不會中邪或卡陰。 嚴格來說每個人一生中都會中邪,或者,從佛法的角度來看,我們投生到人間,擁有人身和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和六識,就是中了邪的結果。 只是我們都沒有察覺,或無法察覺。 未覺醒前的我,也是如此。 從佛法的角度來看,五欲六塵都是修行時的魔障...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帶著長輩出國旅遊,從表面上看是一件溫馨孝順的事情,但對於許多人來說,卻可能成為一次「吃力不討好」的經歷。根據調查,超過一半以上的家庭曾在這類旅行中感受到壓力,甚至留下「慘痛」的回憶。這是因為帶長輩出遊,往往不只是旅遊,還伴隨著體力、心理、甚至親情間的折磨與考驗。 為什麼帶長輩旅遊那麼不簡單?
高齡患者的福音:經導管二尖瓣緣對緣修補術 二尖瓣逆流的威脅 🔵 二尖瓣逆流是一種常見的心臟瓣膜疾病,尤其在75歲以上的人群中更為普遍,盛行率高達10%。 🔴 未經診斷或治療的二尖瓣逆流會顯著影響患者的活動能力和死亡率。 🔵 二尖瓣逆流的症狀通常較為隱匿,患者可能只是運動耐量下降、
主動脈瓣閉鎖不全:新式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 一、 主動脈瓣閉鎖不全:病因與影響 🔴 主動脈瓣閉鎖不全 是一種常見的心臟瓣膜疾病,會導致血液逆流回左心室。 🔵 病因: 主動脈根部擴張、先天性二尖瓣、膠原血管疾病、心內膜炎、主動脈剝離和外傷。 🔵 影響: 長期未治療會導致心肌功能障礙、
重新認識主動脈瓣狹窄:急性瓣膜症候群的提出與應用 TCT 2024 會議上發表的一項重要研究重新審視了主動脈瓣狹窄(Aortic Stenosis,簡稱AS) 患者在接受主動脈瓣置換術(Aortic Valve Replacement,簡稱AVR) 前的臨床表現,並提出了一個新的疾病分類:急性瓣膜
主動脈瓣膜閉鎖不全(AR)之診斷與治療新進展 疾病嚴重度與預後 🔴 關鍵數據: 嚴重症狀性AR五年死亡率達72% 左心室功能與大小是重要預後指標 左心室功能下降及擴大會增加死亡風險 診斷挑戰 🔵 診斷工具限制: 心臟超音波是主要診斷工具 需要多重參數評估 無顯影劑時評估準確度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持續靜坐內觀超過三年的經驗,探索覺悟的重要性與實踐方法。作者提到如何在百歲時代裡靈活掌控精力、專注於重要的事、掌控生命的節奏與方向,並全然活在當下。透過這些實踐,作者希望能成為生命的主宰者,並且幫助他人之一同提升覺悟,進而實現圓滿的人生。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在當沖操作中,引起出場判斷的重要心態,透過2024年10月2日華星光的實例,分析極短線交易的「高不過高」現象。強調早盤與尾盤的明確分別,並建議如何根據市場走勢調整出場策略,以提高獲利機會。文中指出,面對賺錢的情況,應隨時做好停利或保本策略,避免因為心態影響投資表現。
本文章探討了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TAVR)與傳統主動脈瓣替換手術(SAVR)對年輕患者的影響。重點回顧了年輕患者對瓣膜類型的選擇、手術結果的影響因素以及臨床試驗的結果。分析了機械瓣膜和生物瓣膜的優缺點,並基於患者的預期壽命、合併症及個人偏好提供推薦。
Thumbnail
千萬別以為,你這輩子都不會中邪或卡陰。 嚴格來說每個人一生中都會中邪,或者,從佛法的角度來看,我們投生到人間,擁有人身和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和六識,就是中了邪的結果。 只是我們都沒有察覺,或無法察覺。 未覺醒前的我,也是如此。 從佛法的角度來看,五欲六塵都是修行時的魔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