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人與人之間有條鴻溝,
無論是親人或是伴侶,
沒有人知道妳的小宇宙此時此刻的畫面,
為了拉近距離所以要溝通。
首先,
優先確認彼此是否陳述同一件事,位於同一個頻率之中,
再來對焦彼此間在乎的事,
光是【對焦】就需要花費許多力氣,
面對熟悉不過的人,如何不帶有成見與情緒的好好的把話說出口。
  1. 消弭成見
    成見來自於過去的累積,
    過去的態度、所作所為,累積成為現在狀況的自己,
    而對方也承襲了對你的累積,
    如果用舊的頻率來面對新的狀況題,
    對話就會出現bug,
    衝突時總想讓對方安靜閉嘴仔細聆聽自己所流動的隻字片語,
    同時間妳在陳述時,對方應該也是想思量如何讓妳閉嘴聽他的表述,
    這樣的流動,應該連話都聽不清楚,
    也無法理解對方說些什麼,
    妳能理解對方在生命的軌道上,
    位於哪個階段,
    又或者是,往前進到哪個階段了,
    人生的篇章,翻到哪個章節哪個段落了,
    妳有更新嗎?
    妳準備好更新了嗎?
    妳有想過要更新嗎?
    妳能察覺到對方更新了嗎?
    妳準備好接收對方的更新嗎?
    【不能用過去的狀態來衡量現在的彼此,這是傷害了現在正努力的雙方】
  2. 對焦畫面
    人類常會落入一個『應該』與『理所當然』的陷阱中,
    我以為幾歲就應該長什麼樣子,
    應該說出什麼樣的話,
    應該鍛練出什麼樣的人情世故,
    我也以為你是我的○○人,所以理所當然要懂我,
    我也以為相處多年,理所當然就會懂我,
    理所當然變成一個前情提要,
    會不會這些理所應當,都是自己的想像,
    從來沒有核對過對方的想法是否一致,
    積非成是的狀態下,去構築腦中的畫面,
    如何對焦?
    如何產生共嗚?
    如何把話好好傳達給對方知曉?
    如何透過話語讓彼此的距離拉近?
    我腦中只出現一個關鍵,
    ------我想好好的把話流動到你的心裡,因為我想讓關係/事情往前一步------
    當下願意等待你把想要說的,
    仔仔細細的,每字每句確認心意與語意,
    不妄加猜測和預設立場,
    畫面就會產生交集,
    這場流動的雙人舞才會形成節奏。
























































































































































































































































































































































































































































































































































































































































































































































































































靈魂總有困頓時候, 心也有想獨處片刻, 每張圖代表自己的故事與人生, 因緣巧合解構, 聆聽故事的地方。 #人類圖準分析師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一位平時內向的同仁因勤務編排爆發情緒,引發了對團隊溝通的深入探討。作者以「同理心」、「願意而非應該」及「高度影響視角」為主題,反思如何營造讓人安心表達的環境,並強調選擇代表接受規則的責任意識。
Thumbnail
最近腦海裡反覆浮現一個問題:為什麼溝通為甚麼會這麼累...
  最近上了一堂「了解個案處境」的課程,課堂上做了一些傾聽、溝通與同理的小練習,像是練習將封閉式句型改寫成開放式問句,練習不做筆記,在聽完對方幾段自我揭露後用自己的語言再次闡述,練習感覺對方的情緒流動,在複述對方的表達後加上自己感覺到的對方的情緒狀態,藉此給予支持及同理性的回應。
在人際關係中,我們都知道要平等待人,但實際溝通中,卻常常因表達方式的不同產生衝突與誤解。 「你是不是也遇過這樣的人:說話像把機關槍,子彈上膛就是直接射擊,完全沒在考慮目標傷不傷,場地合不合適?本來滿心歡喜地分享心意,結果對方一句『我家很多耶』,瞬間讓你怒氣升值,卻明明知道對方沒惡意;想忽視,內心還
Thumbnail
溝通與表達,與內在狀態息息相關,耐心傾聽,真誠表達,互相尊重,尋找共識與解決之道,是心開啟了連結,而不是頭腦。
  我常常在想:「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是不是可以坦承一些?」   有時候,自己明明什麼也沒做,卻會被朋友們誤解成另一種意思;或者,朋友沒有那個意思,但卻又克制不住自己會往那個方向想......。   類似的事情一樣接著一樣,總是令人困擾不已,不知道如何去制止自己波動不止的想法,又常常脫口而出令人後悔
Thumbnail
從陌生到熟悉,從拘謹到隨意。摯友與戀人在發展的過程中,開始的階段有好大一部分重合。新的關係階段有時會讓人感到困惑,但摯友和戀人異曲同工之妙。為了將兩者更好地融入生活,人們需要面對不同的狀況並謹防刺傷彼此。最終,愛情和友情都要建築在相互理解和疼愛的基礎上。
在日常生活中,溝通常被視為理所當然,但實際上,它是建立人際關係的關鍵。想當然地認為我們已經有效溝通了,這是一大誤區。有時候,我們以為自己的信息已經清楚傳達,但對方可能完全沒有接收到我們預期的信息。這種情況在家庭、朋友圈中,乃至工作場所都很常見。 舉個簡單的例子,你可能跟室友說了“這地方亂七八糟
Thumbnail
另一半不願意表達想法、拒絕溝通時,透過問自己幾個問題,辨識出自己處理關係的時候,是什麼讓彼此無法達成共識。最終,我們有能力分辨出處理關係的方式,是出於「我認為的好」還是彼此「共識中的好」。內容分享一位陪伴者的自我思考,並以個人經歷與觀察,為想找出關係共識的陪伴者,提供一點靈感。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一位平時內向的同仁因勤務編排爆發情緒,引發了對團隊溝通的深入探討。作者以「同理心」、「願意而非應該」及「高度影響視角」為主題,反思如何營造讓人安心表達的環境,並強調選擇代表接受規則的責任意識。
Thumbnail
最近腦海裡反覆浮現一個問題:為什麼溝通為甚麼會這麼累...
  最近上了一堂「了解個案處境」的課程,課堂上做了一些傾聽、溝通與同理的小練習,像是練習將封閉式句型改寫成開放式問句,練習不做筆記,在聽完對方幾段自我揭露後用自己的語言再次闡述,練習感覺對方的情緒流動,在複述對方的表達後加上自己感覺到的對方的情緒狀態,藉此給予支持及同理性的回應。
在人際關係中,我們都知道要平等待人,但實際溝通中,卻常常因表達方式的不同產生衝突與誤解。 「你是不是也遇過這樣的人:說話像把機關槍,子彈上膛就是直接射擊,完全沒在考慮目標傷不傷,場地合不合適?本來滿心歡喜地分享心意,結果對方一句『我家很多耶』,瞬間讓你怒氣升值,卻明明知道對方沒惡意;想忽視,內心還
Thumbnail
溝通與表達,與內在狀態息息相關,耐心傾聽,真誠表達,互相尊重,尋找共識與解決之道,是心開啟了連結,而不是頭腦。
  我常常在想:「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是不是可以坦承一些?」   有時候,自己明明什麼也沒做,卻會被朋友們誤解成另一種意思;或者,朋友沒有那個意思,但卻又克制不住自己會往那個方向想......。   類似的事情一樣接著一樣,總是令人困擾不已,不知道如何去制止自己波動不止的想法,又常常脫口而出令人後悔
Thumbnail
從陌生到熟悉,從拘謹到隨意。摯友與戀人在發展的過程中,開始的階段有好大一部分重合。新的關係階段有時會讓人感到困惑,但摯友和戀人異曲同工之妙。為了將兩者更好地融入生活,人們需要面對不同的狀況並謹防刺傷彼此。最終,愛情和友情都要建築在相互理解和疼愛的基礎上。
在日常生活中,溝通常被視為理所當然,但實際上,它是建立人際關係的關鍵。想當然地認為我們已經有效溝通了,這是一大誤區。有時候,我們以為自己的信息已經清楚傳達,但對方可能完全沒有接收到我們預期的信息。這種情況在家庭、朋友圈中,乃至工作場所都很常見。 舉個簡單的例子,你可能跟室友說了“這地方亂七八糟
Thumbnail
另一半不願意表達想法、拒絕溝通時,透過問自己幾個問題,辨識出自己處理關係的時候,是什麼讓彼此無法達成共識。最終,我們有能力分辨出處理關係的方式,是出於「我認為的好」還是彼此「共識中的好」。內容分享一位陪伴者的自我思考,並以個人經歷與觀察,為想找出關係共識的陪伴者,提供一點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