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的操作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2021年的多頭走到了2022年的1月,果然到頂了,真的很倒楣,多頭沒賺到,想重來,空頭卻來了。2021年12月28日記錄寫著把康和證(大師股)賣出後,重頭來過,第一個把整個節奏慢下來,第二個買進套牢也可以長抱的股票,第三個效法施爸的K20/80的操作。選了元大美債20年、台汽電、0050、0056來操作,三檔只有賺一點點就跑了,0050在空頭來襲下果然套了,套在141.55.......

施爸很誠實,他的方法一定會套,如果這方法有效,早就沒人在工作了,KD的方法有個問題點,多頭轉空頭時,肯定不會先知道,所以當K小於20時,根本無法分辨是多頭回檔還是空頭開始,只要是空頭開始,K下到20,買了,K回不到80,沒賣出只有無盡的套牢,差別只有套牢多少錢而已。

0056這麼牛皮的ETF到了三月各指標都低了,想說總可以買一些領股息,搞不好還有價差,3~5月不停買,套不停,真的是證明了,覆巢之下無完卵。

0050到了6月K小於10了,用小孩的帳戶再買,這次才終於賺了點錢,接下來7~10月在低檔區用K20/80操作了幾次,也都成功的賺到了錢。

但是這種方式確實存在很多的問題,K20/80的方式目的是希望賺價差,但這是"相對的"高低點,參數預設9K,就是9天的相對高低點,也就是說多空轉換或是盤整時,其實是沒多大效果的,當然這個解法也就是很多存股達人常提的,定時定額或是分批買進,除此之外應該也沒有其他解法,之前也提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狀況,自己的能力,這也變成看了再多的人的書或是建議操作,實際上去做一次,很快就會發現自己在操作上的困難點。如果真要分批或是定期定額,一定要是有閒錢,存股達人多數都會說留1-2年的生活費,其它的再投入,理由是空頭通常不會超過兩年,這樣就不用賠錢賣股,但有多少人可以做到? 一個小家庭兩年的生活費少說也要1百萬,扣除1百萬後還有多少錢可以買股?

很多的達人是沒有證據的,現在其實也很難分辨這些證據的真假,倘若沒有證據怎麼說都可以,目前能提出進出證據的,大概只有看到肥X醫生,我也很佩服他能提出這麼多他特有的觀點,他的書也是每本必買。看他的交易記錄,他每月至少都有能力可以買一張富邦金,我肯定是沒辦法的。

分批買進有個最大的問題,如果是三角型買法,如果有能力買11張,一樣是K20/80買法,第一張買在141.55,如果後面就是3/6/7/10月再加碼買,1/1/2/3/4張,這樣確實可以獲利,但先進先出的原則,除非開多個戶頭,不然第一張必須虧錢賣,用其他張來補。但這是事後諸葛,如果第一張K小於20買在141.55之後就上漲了,那後面的10張子彈不就無用武之地?真正的問題在於資金的閒置,有11張的能力,卻只買了一張,整年的績效不會太好,當然可以另外綁定其它進場條件,但這都會衍生其他問題,等於不停在製造問題解決問題中渡過。

施爸在40多歲被辭職,當時他已經付完房貸,手上也有近千萬,有天下午他受不了股票的折磨,賣掉所有股票改買0050,只求和大盤相同的績效。要學存股的人士前,一定要先知道他們的人設,基本上大多數有名的人都是有一把年紀了,有些都會說自己過去是流浪者或是薪資不高然後存股成功,施爸、肥X、X俠是沒有強調自己過去的慘,但它們離小資族其實差異蠻大的,也就是說他們的條件收入都較高,我複製他們的操作方式,效果一定差異很大。

另外有些說自己過去的慘,現在卻可以在底部一次就買200張,高點就開始調節,感覺像是水庫洩洪一樣股票多到可以用倒的,我是很懷疑啦。有些買豆腐、果汁、資源回收股只買不賣的,真的是"存"股,還去參加股東會,我光套一檔禾聯碩都煩惱哪天不能配8塊還在套怎麼辦?我更懷疑這些冷門股何時失去競爭力,有誰會通知我們?

總之,2022年至少是個賺錢的年,不管是價差或是股息,0050套一張、0056套10張,禾聯碩套3張,但這回沒有恐懼,工作起來也不用時時掛心股票。解套把實際的股利賺起來只是早晚的事情,但是不禁思考這樣操作太過混亂,而且檔數太多,效率也不好,之前也提到收入來源只有薪水,三不五時的突發性消費,薪水都不夠付了(保險、維修車輛、旅遊、房屋修繕等等),哪可能定期定額或是分批,要先解決這個問題才能談後續價差或存股領息,所以2023年必須要有現金流,有了多的現金,不管價差被套加碼或是存股加碼才有底氣能繼續,隨手google都說0050增值比高股息快,但是是"長期",從0050開始30-50塊,到現在120塊當然算都不必算一定是0050勝,但這都是數學計算,不然怎麼00878會異軍突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鐵工廠打工仔的存股之路的沙龍
5會員
34內容數
2025/04/09
一直以來幾乎每天都會觀察這個指數,從來沒有見到指針到4分如此低,很好奇是天天關心盤勢的分析師準,還是市場情緒準。 恐懼與貪婪指數(Fear & Greed Index)是 CNN 於 2004 年設計的一項指標,用來衡量市場投資者的情緒波動。 投資心理是影響市場波動的重要因素,尤其是恐懼和貪婪兩
Thumbnail
2025/04/09
一直以來幾乎每天都會觀察這個指數,從來沒有見到指針到4分如此低,很好奇是天天關心盤勢的分析師準,還是市場情緒準。 恐懼與貪婪指數(Fear & Greed Index)是 CNN 於 2004 年設計的一項指標,用來衡量市場投資者的情緒波動。 投資心理是影響市場波動的重要因素,尤其是恐懼和貪婪兩
Thumbnail
2025/04/08
2025年4月7日相信是會流傳很久的一天,開盤即收盤,幾乎所有股票和ETF都打九折,早盤買和收盤買都是同價,而且不怕買不到,所以早盤和收盤都各買一張00919,幫忙護盤。只要看投資專家說不要去接刀的時候,趕緊去買就對了,希望明天還有九折。 有些人應該天生就是流淌著奴才的血液,清明連假還沒結束,週日
Thumbnail
2025/04/08
2025年4月7日相信是會流傳很久的一天,開盤即收盤,幾乎所有股票和ETF都打九折,早盤買和收盤買都是同價,而且不怕買不到,所以早盤和收盤都各買一張00919,幫忙護盤。只要看投資專家說不要去接刀的時候,趕緊去買就對了,希望明天還有九折。 有些人應該天生就是流淌著奴才的血液,清明連假還沒結束,週日
Thumbnail
2025/03/28
資本家的定義:指擁有資金、器械、土地等生產資源,經營企業,雇用員工,藉以獲得利潤,累積財富的人,相對於勞動者而言。 大小企業基本的道理是一樣的,只是中小型企業,比較容易對應到老板(資本家),基本上,資本家會用一切的手段來阻止普通人完成原始資本的累積,最近讀到一些文章視頻講到這概念。通俗的說,就是擁
2025/03/28
資本家的定義:指擁有資金、器械、土地等生產資源,經營企業,雇用員工,藉以獲得利潤,累積財富的人,相對於勞動者而言。 大小企業基本的道理是一樣的,只是中小型企業,比較容易對應到老板(資本家),基本上,資本家會用一切的手段來阻止普通人完成原始資本的累積,最近讀到一些文章視頻講到這概念。通俗的說,就是擁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今日無操作,Q2季報大部分都公布囉,配合營收檢視自己的持股。
Thumbnail
今日無操作,Q2季報大部分都公布囉,配合營收檢視自己的持股。
Thumbnail
2231 外資續買 2374波段賣 2486 前波厲害分點 小買 3006 波段買 3035波段買 3374 上波厲害分點站賣方 6438 地緣小買 6953波段買 2351 地緣大賣 6285 波段續買 3362 波段賣 結論:運用客觀數據去了解大戶布局之股票, 提高對
Thumbnail
2231 外資續買 2374波段賣 2486 前波厲害分點 小買 3006 波段買 3035波段買 3374 上波厲害分點站賣方 6438 地緣小買 6953波段買 2351 地緣大賣 6285 波段續買 3362 波段賣 結論:運用客觀數據去了解大戶布局之股票, 提高對
Thumbnail
1524 2022/8月抄底分點今天再度逆勢加碼 2476 關鍵小小買 4572 地緣大買 5530 波段續買 9958 地緣小小買 2439 地緣大買可搭配可轉債 結論:運用客觀數據去了解大戶布局之股票, 提高對股票勝率,提前卡位去了解該檔股票背後的故事, 雖然可能不
Thumbnail
1524 2022/8月抄底分點今天再度逆勢加碼 2476 關鍵小小買 4572 地緣大買 5530 波段續買 9958 地緣小小買 2439 地緣大買可搭配可轉債 結論:運用客觀數據去了解大戶布局之股票, 提高對股票勝率,提前卡位去了解該檔股票背後的故事, 雖然可能不
Thumbnail
距離封關只剩5個完整交易日,是該開始按年初原規畫文開始交代投機方面抱股過年的最終持股狀況。 除了今明年重點的長期投資股緩緩增持以外,目前個人已確定會抱股過年的投機股兩檔:
Thumbnail
距離封關只剩5個完整交易日,是該開始按年初原規畫文開始交代投機方面抱股過年的最終持股狀況。 除了今明年重點的長期投資股緩緩增持以外,目前個人已確定會抱股過年的投機股兩檔:
Thumbnail
我的投資績效
Thumbnail
我的投資績效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