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五歲之穿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我今年就要三十五歲了。
還記得我二十八歲的一個微小目標,就是我希望我接下來購入的衣服必須要讓我穿到三十五歲也不突兀。說實在的,這個願望有點抽象,原因是,我們知道什麼是OO歲的樣子嗎?或是我會提早知道,我OO歲會是什麼樣子嗎?
就在臨近三十五歲的半年前,我可以回答的是,其實沒有所謂的「三十五歲的樣子」這件事。
但保留一個心思作為購入衣物的標準,確實是有點意思的事。
當時有這個標準,只是希望自己即使是放膽嘗試各種穿衣風格,也不要因此花上太多不必要的學費,所以附上了一個購入門檻。
大概是三十二歲左右的時候,這個門檻就有點鬆動了,一來是我隱約意識到距離三十五歲越來越近了,然而三十五歲有沒有一個很明確的樣子呢?這個疑問漸漸不證自明。二來是這幾年對美感的累積,打開視野以後,有時反而造成了選擇上的困難XD
所以情況就變成了,三十五歲沒有一個明確的樣子,但發現適合而且喜歡的風格變得多元。
以下是目前想到的一些趣事和發現的紀錄:
1.有一陣子很密集地去UQ、無印良品、ZARA、H&M,其櫃位在各大百貨公司的樓層及位置都無須查閱說明即可直接到達,有次朋友一起去,問我怎麼跟走廚房一樣我也才驚覺XD
2.培養出平價品牌在質料及定價(如果之後有折扣能優惠到哪裡)的敏銳度。如果有別出心裁的款式和質料搭配,一定要在第一次折扣就下手,但我就是很愛拖到開始斷碼的優惠價還想繼續等一波下殺,再安慰自己賣這麼好還會出第二次的。殊不知,第二波再出的幾乎都像是價格不變質料卻變差的平替款...有時質料變差還不只是舒適度變差的問題,視覺上也會增加小細節的缺失(最常見的就是失去挺度或光澤感)。
那種心情有點像是路口轉角以為看見初戀情人的背影,一時心喜,上前衝去拍肩膀,才發現認錯人那般尷尬與失落...
3.因為喜歡試穿,所以就像蒐集神奇寶貝圖鑑一樣,本來不能想像的款式與版型,需要試穿才能評估合適度的漸漸變少。
4.因為圖鑑擴大,所以對圖鑑裡剩下的不明問號有了比以往更多的好奇心,不太敢嘗試或想像的風格搭配也產生了興趣。於是發生了上述說的選擇困難XD
5.好的長版外套除了修身,也能營造出和以往不同的氣場,算是很快速而值得投資的項目。但可能也是因為如此,有時候反而會透露出氣場不太一致的細節,好比說鞋子或飾品搭配不起來。所以可以先選定好外套,依照外套的風格再去做細部的搭配。
不知道四十歲的時候我會是怎麼樣:)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0會員
71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微光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最近總有些什麼就這樣掠過心上,那種比起現在的清清淡淡更為熟悉的,情緒一遍又一遍地重複與浸泡。   
也許事情是這樣的:無論我們用什麼去認識別人,都無法跟海森堡測不準原理完全脫離關係   
那些都不會回來了,無論是不是我親手結束的。
我有預感,你會任性地相當開心。
  前幾天健身教練幫我鬆開脖子筋膜的時候說「妳要接受它,因為這些都是妳自己造成的。」
    難以安定的時候,總會想要有場雨,讓耳邊充斥淅瀝滴答的聲響。那樣就好像有被什麼包覆著的安心。可以蜷曲在被窩裡,聞著熟悉的味道,讓睡意跟隨暖意爬上。   那樣就好,沒有紛擾,沒有權衡。   我想要有,不管站在哪裡都能有不回應這世界的從容。
     最近總有些什麼就這樣掠過心上,那種比起現在的清清淡淡更為熟悉的,情緒一遍又一遍地重複與浸泡。   
也許事情是這樣的:無論我們用什麼去認識別人,都無法跟海森堡測不準原理完全脫離關係   
那些都不會回來了,無論是不是我親手結束的。
我有預感,你會任性地相當開心。
  前幾天健身教練幫我鬆開脖子筋膜的時候說「妳要接受它,因為這些都是妳自己造成的。」
    難以安定的時候,總會想要有場雨,讓耳邊充斥淅瀝滴答的聲響。那樣就好像有被什麼包覆著的安心。可以蜷曲在被窩裡,聞著熟悉的味道,讓睡意跟隨暖意爬上。   那樣就好,沒有紛擾,沒有權衡。   我想要有,不管站在哪裡都能有不回應這世界的從容。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回頭看,前面每一個關卡都是必要的 雖然又忘了今年幾歲了,仍然以為自己是剛過了三十五歲,原來不是,其實是早過了四十五,正朝著五十邁進。 對於數字始終是很大的困擾,完全沒有概念,連自己的年紀也是。 也不知這樣是好還是壞?好的是,心態常保年輕,因為總比自己以為的還少了十幾歲。
「問你哦,我這樣穿,會太年輕嗎?」 那天她喜孜孜的拿著一件長洋裝在身上比劃,轉頭問我。 「不會啊、很好看,挺精神的,妳覺得是怎麼樣個太年輕法?」 「就我想說這個可愛的花紋跟配色看起來比較年輕,感覺跟我好像不太搭。」 「妳很喜歡,對嗎?」 「對!而且我也特別喜歡它的剪裁,一直都好喜歡這類洋裝...
Thumbnail
27歲開始,我可以買百貨公司打折款、路邊攤衣服,甚至二手商品,因為身外之物已不是我要追求的。 有天小弟問我 為什麼要買2雙同樣的鞋,其實我是忘了我已經買過了。我一直不崇尚名牌,當時不買百貨公司8折以下衣服,是因為不想跟別人穿一樣,所以搶先買,但此次買2雙一樣鞋事件,我發現這種行為是浪費,這不
我三十幾歲的時候,在穿搭上做了一個測試:穿的完全「不像」自己出門。至今我還清楚記得那天的感受,真的很彆扭! 什麼叫「像自己」?技術上來說就是穿上的單品都是自己熟悉喜歡的款式或顏色,而長期下來自己和旁邊的朋友同事也習慣於妳的「樣子」。 我一生喜歡褲裝多過裙裝,服裝形式喜歡簡單多過複雜,質料上較不挑
Thumbnail
「在長大的過程中,慢慢開始知道自己適合什麼、不適合什麼,衣服和關係都是。整理衣服的過程,也一面整理著人生,和自己的想法。」 哪些衣服是真正需要的?哪些衣服令我怦然心動?哪些衣服已不適合但捨不得?整理過程,我一面懺悔,一面感恩。想珍惜留在身邊的衣物,也祝福那些即將離開的。
Thumbnail
3/1 事實上,我好像從來沒有做好二十歲的準備。
Thumbnail
在Amazon下單便宜蒸燙機後挺胸覺得自己真像個成熟的大人了,轉身就把樂高和填充玩具放入購物車。
成為大人,仿如一場在迷霧中穿行的冒險。既看不清,又難以捉摸 。此時此刻的我漸漸體會到,或許我正在朝著真正的成熟邁進,但究竟是何種風景構成了「真正的大人」呢?從未成年到成年的轉變中,我們應該如何微調內心和思緒呢? 儘管法定成年年齡被訂為十八歲,然而這不意味著我們在十七歲到十八歲的一夜之間,說句「
以前我是個超愛買衣服的人,真的是衝動購物,直到去年突然醒過來覺得不能再這樣亂花錢,於是開始檢視自己的消費習慣,也開始整理自己的衣櫃進行斷捨離,也發現有幾類的衣服對我而言真的不適合,整理起來也很浪費時間,決定要記綠起來,以後不買了!
Thumbnail
連著幾天好天氣,開始年前掃除工作,依照著中年斷捨離思維列出三個原則,重新審視接下來人生的真正需求。1.依照現有的體型找到相符的打扮。2.依照場合需求搭配「制服」;3.注重衣物的維護。 ​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回頭看,前面每一個關卡都是必要的 雖然又忘了今年幾歲了,仍然以為自己是剛過了三十五歲,原來不是,其實是早過了四十五,正朝著五十邁進。 對於數字始終是很大的困擾,完全沒有概念,連自己的年紀也是。 也不知這樣是好還是壞?好的是,心態常保年輕,因為總比自己以為的還少了十幾歲。
「問你哦,我這樣穿,會太年輕嗎?」 那天她喜孜孜的拿著一件長洋裝在身上比劃,轉頭問我。 「不會啊、很好看,挺精神的,妳覺得是怎麼樣個太年輕法?」 「就我想說這個可愛的花紋跟配色看起來比較年輕,感覺跟我好像不太搭。」 「妳很喜歡,對嗎?」 「對!而且我也特別喜歡它的剪裁,一直都好喜歡這類洋裝...
Thumbnail
27歲開始,我可以買百貨公司打折款、路邊攤衣服,甚至二手商品,因為身外之物已不是我要追求的。 有天小弟問我 為什麼要買2雙同樣的鞋,其實我是忘了我已經買過了。我一直不崇尚名牌,當時不買百貨公司8折以下衣服,是因為不想跟別人穿一樣,所以搶先買,但此次買2雙一樣鞋事件,我發現這種行為是浪費,這不
我三十幾歲的時候,在穿搭上做了一個測試:穿的完全「不像」自己出門。至今我還清楚記得那天的感受,真的很彆扭! 什麼叫「像自己」?技術上來說就是穿上的單品都是自己熟悉喜歡的款式或顏色,而長期下來自己和旁邊的朋友同事也習慣於妳的「樣子」。 我一生喜歡褲裝多過裙裝,服裝形式喜歡簡單多過複雜,質料上較不挑
Thumbnail
「在長大的過程中,慢慢開始知道自己適合什麼、不適合什麼,衣服和關係都是。整理衣服的過程,也一面整理著人生,和自己的想法。」 哪些衣服是真正需要的?哪些衣服令我怦然心動?哪些衣服已不適合但捨不得?整理過程,我一面懺悔,一面感恩。想珍惜留在身邊的衣物,也祝福那些即將離開的。
Thumbnail
3/1 事實上,我好像從來沒有做好二十歲的準備。
Thumbnail
在Amazon下單便宜蒸燙機後挺胸覺得自己真像個成熟的大人了,轉身就把樂高和填充玩具放入購物車。
成為大人,仿如一場在迷霧中穿行的冒險。既看不清,又難以捉摸 。此時此刻的我漸漸體會到,或許我正在朝著真正的成熟邁進,但究竟是何種風景構成了「真正的大人」呢?從未成年到成年的轉變中,我們應該如何微調內心和思緒呢? 儘管法定成年年齡被訂為十八歲,然而這不意味著我們在十七歲到十八歲的一夜之間,說句「
以前我是個超愛買衣服的人,真的是衝動購物,直到去年突然醒過來覺得不能再這樣亂花錢,於是開始檢視自己的消費習慣,也開始整理自己的衣櫃進行斷捨離,也發現有幾類的衣服對我而言真的不適合,整理起來也很浪費時間,決定要記綠起來,以後不買了!
Thumbnail
連著幾天好天氣,開始年前掃除工作,依照著中年斷捨離思維列出三個原則,重新審視接下來人生的真正需求。1.依照現有的體型找到相符的打扮。2.依照場合需求搭配「制服」;3.注重衣物的維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