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櫻狂‧京都七日記之11 蹴上傾斜鐵道

四月櫻狂‧京都七日記之11 蹴上傾斜鐵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愛情開花如春櫻盛放,到蹴上傾斜鐵道拍婚紗照的新人絡繹不絕。】

初聽蹴上傾斜鐵道,還以為類如阿里山能同時拍到火車快飛和櫻花怒放,結果居然是已成「櫻木花道」的廢棄鐵道,哦!說廢棄不對,是被指定為國家史蹟,安臥美麗櫻列間,獲得另一個永恆的生命。

4月3日,此行最後的完整一天,與妻和爾均、致嫺約定07:30蹴上見,如果能具體想像稍晚後的人潮,無論如何我會趕7點以前到,結果08:15抵達時,雖然遊人尚稀疏,但清靜不了15分鐘就萬頭鑽動了,偏偏在人少時我向上走到南禪寺停船場一帶,真是失策,應該先往下,便能稍與主要流連在下方的人潮錯開。女兒學校有事没跟,講好傍晚在姊姊們住的旅館LOBBY碰面,一起去吃飯!她說3月中曾自己騎車來過,問:「為什麼?不是櫻花還没開嗎?」答曰:「柯南迷宮的十字路有來這裡拍!」哇咧!那我要想像川端康成和三島由紀夫曾經在傾斜鐵道散步了! 而在後者的名著金閣寺中,也確實提到過的。

raw-image

【約的是07:30,但與妻到時已08:15,不過傾斜鐵道離蹴上駅不過十幾二十步,致嫺、爾均早就在上面晃盪了,没有等不等的問題。】

raw-image

【穿過橫貫傾斜鐵道下方的「雅觀奇想」隧道,再循路拾級而上,即可雅觀櫻花,恣發奇想。】

raw-image

【致嫺、爾均打招呼。】

raw-image

【08:18,還算没什麼人,應該先往下去的。兩旁植的應該是染井吉野櫻!】

raw-image

【現場展示的山之內淨水場導水管】

raw-image

【南禪寺船溜(停船場),算是傾斜鐵道起點,可見背景繁櫻一路綿延下去。此處保存當年台車與運輸船,台車可駛入水中,以利船隻登陸、下水。】

raw-image

【蹴上淨水場】

raw-image

【應是從蹴上到山之內的淨水導管,遠方可見平安神宮大鳥居。】

raw-image

【與來時相差不到20分鐘就萬頭鑽動了】

我後來搞清楚南禪寺與蹴上駅相隣,各有一座以之為名的船溜(停船場),當年琵琶湖疏水是可以行船的,由於二者間坡度太陡,乃構築傾斜鐵道,以可將運輸船置於其上的台車接駁。別小看這段短短582公尺的鐵道,它曾經身繫千年帝都的興衰!明治2年(1869)日本遷都東京,京都人口外流、產業衰退,城市活力漸失,明治14年(1881)第三代京都府知事北垣国道上任,亟思實現自豐臣秀吉時代就有的興築運河將滋賀縣琵琶湖水引至京都的構想,希望藉新增的水利與運輸之便,振興古都經濟。這一艱鉅工程由時僅23歲的青年技師田辺朔郎提出縝密可行的規劃,北垣知事乃委田辺總責琵琶湖第一疏水的設計、施工,於明治18年開工、23年(1890)4月竣工啟用,值得一提的是,1888年,田辺赴美考察水力發電,回國後調整計畫,在蹴上建設了日本第一座水力發電所,1895年日本第一座有軌電車系統京都電氣鐵道即使用其電力。田辺朔郎博士被尊為日本土木技術黎明期偉大的開拓者與先覺者、京都現代化的奠基人,在蹴上立有他的銅像。明治44年(1911),疏水客運人數達13萬人次的最高紀錄;貨物運輸量則在大正14年(1925)攀抵22萬3千噸高峰,每日行船約150隻。大正4年(1915)京津、京阪電車開通,水路旅客銳減;昭和26年(1951)9月,因水道淤積,行駛最後一艘30石船後,60年疏水舟運歷史亦劃下句點。平成8年(1996),傾斜鐵道被指定為國家史蹟。俱往矣!當年那些振衰起蔽的雄圖壯謀,但無心插柳,如今每年來自國內和世界各地的觀光、賞花客,只怕遠遠不止13萬人吧!

raw-image

【興築琵琶湖第一疏水的總工程師田邊朔郎博士銅像,工程完竣時他才28歲,真是早熟的天才工程師。】

raw-image

【從案內圖猜,右中那典雅建築應為利用疏水發電的日本首座水力電廠 ─ 蹴上水力發電所。】

raw-image

【櫻花下的美麗誓約】

raw-image

【原來白紗下穿的是球鞋,總比藍白拖好吧!】

raw-image

【拍婚紗的真多,而且外國情鴛不少。】

raw-image

【自得其樂拍花的致嫺】

raw-image

【把相機擺在背包上的自拍女,我看她這裡、那裡的玩了好久。】

raw-image

【巧遇】

raw-image

【到底誰才是攝影師呀?】

raw-image

【D3S總是不好意思正大光明的和婚紗攝影師搶「生意」,很快的閃拍一下。】

raw-image

【長約825M、寬約2.2M的傾斜鐵道,雙線!】

raw-image

【傾斜鐵道,下行時回望。】

raw-image

【在傾斜鐵道拍照的遊客們】

raw-image

【在鐵道聊天的女子】

raw-image

【此處展示當年船運情形,讓人想找個地方喝杯伏見清酒。】

傾斜鐵道下坡終點的疏水道中有個噴水池,自此到平安神宮附近又名岡崎疏水,應屬鴨川之一段,櫻花綻放時節行駛所謂十石舟載客仰頭賞櫻,小舟碼頭斜對岸建有琵琶湖疏水紀念館,參觀無料,但春櫻如此撩人,實在無心進去,更別說離它不遠的市立動物園了。因為致嫺不知所終,爾均堅持找到她再同赴南禪寺,三人分頭尋覓,我慢悠悠沿仁王門通的岡崎疏水櫻岸走抵神宮道,瞻仰了大鳥居,過橋進入京都市立美術館庭園,看見致嫺像田鼠阿佛般的坐在櫻花樹下發呆呢!

raw-image

【說要往下尋找致嫺的爾均背影】

raw-image

【傾斜鐵道終點,下接岡崎疏水,渠道中有噴泉,岸邊有疏水事務所及紀念館。兩側有階梯可登岸,左邊上去可到仁王門通。】

raw-image

【琵琶湖疏水紀念館與感戴數千萬參與建設勞工的雕像,其基座刻字曰:「誰知萬里客,懷古正踟躕。」】

raw-image

【傾斜鐵道終點所下之岡崎疏水,水中有噴泉,岸上為疏水事務所。】

raw-image

【岡崎疏水十石船碼頭,排隊等著搭船的遊客不少。】

raw-image

【與仁王通平行的岡崎疏水段兩岸櫻花,仍以染井吉野櫻為主。】

raw-image

【平安神宮與大鳥居】

raw-image

【京都市立美術館庭園吉野櫻與平安神宮大鳥居】

raw-image

【京都市立美術館】

raw-image

【京都市立美術館後方庭園水池】

raw-image

【採傳統結婚式新人出外景?等一下大概也會去傾斜鐵道。】

raw-image

【坐在花樹下石椅上「雅觀奇想」的田野阿佛】


avatar-img
JB Tan的沙龍
19會員
1.8K內容數
自幼愛讀詩寫詩,甚至夢想以此為職志,經過為五斗米折腰的哀樂壯、中年,早已放下「不切實際」,但舊情難忘,老來得暇,重拾詩筆,漫寫生命中的吉光片羽,自娛而已。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JB Ta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主要由女人打造所以浪漫美麗 傳名千載現存建築超過五世紀 擁有者不脫王室貴族與大富豪 數度因債務轉手嗟守成真不易
農產市場攤位像百貨公司專櫃 三穀可頌蘋果派怎能那麼美味 市政廳司法院隔條街電車來去 讓饒勒斯廣場週邊是此城精萃
回到市區最熱鬧的長辻通,遊人如織,堪與繁花爭輝,熟悉的嵐山印象回來了。 之前來過天龍寺兩回,分別在2014、2015年秋天,紅葉一盛一枯,那時見境內植櫻頗多,惟枝椏盡禿,總想著春日來賞花,尤其那棵高大伸展的枝垂櫻,滿開之貌令人神往!這次總算如願,且花況極佳。依據來訪經驗,以早上光影較合拍照。
主要由女人打造所以浪漫美麗 傳名千載現存建築超過五世紀 擁有者不脫王室貴族與大富豪 數度因債務轉手嗟守成真不易
農產市場攤位像百貨公司專櫃 三穀可頌蘋果派怎能那麼美味 市政廳司法院隔條街電車來去 讓饒勒斯廣場週邊是此城精萃
回到市區最熱鬧的長辻通,遊人如織,堪與繁花爭輝,熟悉的嵐山印象回來了。 之前來過天龍寺兩回,分別在2014、2015年秋天,紅葉一盛一枯,那時見境內植櫻頗多,惟枝椏盡禿,總想著春日來賞花,尤其那棵高大伸展的枝垂櫻,滿開之貌令人神往!這次總算如願,且花況極佳。依據來訪經驗,以早上光影較合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