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棋裡的后翼棄兵。

2023/05/24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最近不小心在Netflix又看到《后翼棄兵》,想想在劇荒時刻再來重溫一下天才少女貝絲的奇幻旅程好了。
這部在2020年上線的影集,到了現在,依舊耐看。故事描寫一位專攻西洋棋的天才少女在成名之路上的挫折與轉變,同時也得面對藥物成癮、酒精上癮的心理問題。
看完劇集,雖然對於西洋棋的策略與技巧仍然沒有很瞭解😅
但劇集的魅力會讓人很想去了解這個風靡西方好幾百年的棋盤類遊戲。
仔細想想,其實西洋棋與中國的象棋十分類似。會預先設定好棋數,而且每顆棋子都有賦予它角色與功能。
雙方在各持一組戰將的前提下,以勢均力敵的狀態,開啟一個新的篇章。
而兩者在大部分的賽局裡,最終贏得的關鍵都在於「是否攻王成功」。
如此類似,難怪西洋棋還有個「國際象棋」的別稱。🤔
不過還是有不一樣的地方啦。像是西洋棋有所謂的通路兵,只要兵走到底都暢行無阻的話,那麼兵就會逐漸成長為強大的棋子(媲美皇后)。但是象棋裡的兵/卒就不一樣了,它們無論走到哪個位置,都只有作為消耗與掩護的功能,並不會因為前進而增強自己的實力。又譬如,雖然兩者都有高低階之分,但是西洋棋吃子是可以不用考量階級大小,但象棋就必須得考慮階級大小。
對於這類型的對弈,走棋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如果能夠掌控棋盤,那麼就能決定棋局走向。要如何能夠在走棋的過程中隨時保有領先一點點的優勢,在賽局剛開始的階段就是個關鍵。
看劇的時候,會發現西洋棋的對弈過程會經歷三個階段,分別為開局、中局、以及殘局。
「后翼棄兵」就是西洋棋裡各種開局形式中的其中一種。
運用「先犧牲,後獲得」的方式,對棋盤進行控制,在得到一些好處的同時,也在失去一些原本的利益。從不斷地交換中,累積些微的獲益。走到後期,就會慢慢的演變成明顯的優勢,再利用優勢來取得最終的勝利。
這樣「透過犧牲而獲得」的方式,在圍棋的世界裡,也是經常出現的。
圍棋的勝利條件是以佔領棋盤空間最多者為勝。為了爭取更多的地盤,在佔地到一定程度後,就會不斷的出現攻防戰的情節。若是單顆/少數幾顆棋子無法連結的話,就有可能產生被犧牲的風險。這時候,就會面臨「取捨」的問題。
曾聽過有人說:要學好圍棋的話,就得練習取捨。而「取捨」也就是選擇。在不是所有選項都能同時擁有的情況下,只能選擇自身覺得重要的、需要的,捨棄除此之外的事物。
在需要思考如何運用技巧的時候,我發現「關於取捨」的各種考驗蜂擁而至。當圍棋的棋盤越大,這個問題就會變得越來越多,甚至有可能會變成成敗的關鍵。
那為什麼取捨會變得如此重要?我想可能是因為:任何人都不可能保證能把自己持有的所有棋子都留在每一場的賽局裡。
就像貝絲的人生,所有事物都不可能一直擁有/獲得。她失去了親生母親後,才有機會在育幼院裡遇見賞識她才華的啟蒙老師(也就是身為校工的薛波)。雖然遭遇失去摯親的挫折,卻也意外地走上了意想不到的旅程。
或許這就是人生該有的樣貌吧,不僅無法全面掌控,還得要不斷的進行取捨。
西洋棋如此,圍棋亦是如此。
Doing ⁺ Plus
Doing ⁺ Plus
嗨,我是Doing。我會定期更新文章喔!若你喜歡我的文章,歡迎按愛心給我一點鼓勵。♡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