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個買 特斯拉 Tesla 電動車的原因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相信大家都知道我Tesla 的粉絲,這次我會分享一下5個買Tesla 電動車的原因,讓大家可以對Tesla 有更深入了解。

raw-image

最安全汽車

Elon Musk 多次強調Tesla 任何時候都把安全放在第一位,首先說Tesla 如何在設計方面提升電動車的安全性。第一,Tesla 的電動車重量集中在座位下的電池板上,大大降低反車可能性。第二,所有Telsa 電動車都沒有引擎,前行李箱的空間可以設計成一個寬大、能減低衝擊力的緩衝區。第三,Tesla 利用「一體成型」壓鑄生產技術,擁有更高度集成的模組化設計,增加了防撞梁的受力面積,提升車身性能,使碰撞安全性能提升 20% 以上。

raw-image

除了硬件方面優勢,Tesla 亦透過軟件去減低行車時出現意外的機會。Tesla Autopilot除了是熟悉的自動輔助駕駛技術,當中的一些主動式安全功能,能夠有助減少碰撞時產生的衝擊力,或完全避免意外發生。當中包括 自動緊急煞車,可以偵測到前方的車輛、行人或物件,在適當情況下煞車以減輕衝擊力。當即將與車輛或障礙物發生碰撞的情況,或者有可能與盲點區域的車輛或障礙物發生碰撞時,  Tesla 系統會發出警告提醒司機。甚至有潛在碰撞可能或車輛無意間開始偏離車道時,系統會啟動正確轉向,將車輛駛回車道中。

raw-image

Tesla 在安全性測試中多數拿下高評分,例如在澳洲新車評估計劃 (ANCAP),整體及各類別中Tesla Model X/S/3 拿下五星安全評級. 在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 (NHTSA)撞擊測試,Model X/S/3/Y 都拿下五星級最高評等。

OTA - Over the air

OTA - Over the air 空中下載技術,只要在連接互聯網情況下,Tesla 的車主可以隨時隨地升級電動車軟件版本。曾經有位外國車主在Twitter 上建議把車上的提示音聲降低,以免叫醒在車上睡覺中的孩子。後來Elon Musk 把個這新功能透過OTA 發放到所有Tesla 車主,而因為這位車主叫做Joe,這個新功能名為Joe 模式。

raw-image

而Tesla 更有FOTA fireware-over-the air, 固件OTA 升級的能力,意指Tesla 的中央控制器可以控制大部分軟件、硬件、傳感器等,有能力將整部車升級。2015 年 Model S 透過OTA 安裝了Level 2 動駕駛功能在舊版本Model S上,在Model S 既有的車載鏡頭、超音波雷達、車載電腦等組合,2012版的Model S可以在高速公路上使用自動跟車,切線等功能。所以透過OTA,車主擁有的Tesla 電動車可以隨時享受最新的功能,增加駕駛安全和體驗。

效能最好, 性價比最高

性價比的意思是在同一個價錢下,能買到較好的產品。如果你去比較一下 Tesla 和其他品牌的電動車,不難發現Tesla 的電車價錢較便宜,電池效能、馬達效能也較出色。Tesla 不但有強大的工程師團隊,也已經擁有了量產的技術,年產量達到百萬輛,所以有能力把成本控制。而大多數傳統車廠已經嚴重落後Tesla 發展電動車的進度,仍需要時間重新設計電動車系列,亦要更新現有工廠才能量產電動車。(我通常不會去比較電車的電池續航力,因為很多車廠為了追趕Tesla 的續航力,會直接增加電池容量,而不是鑽究如何提高效能)

raw-image

2022 Q1 Tesla 電動車在美國銷量遠超其他車廠

頂尖軟件技術

Tesla 除了造車技術成功,其軟件工程團隊技術水平也是行內龍頭。在美國進行的FSD beta - 全自動駕駛軟件試行進行得如火如荼,每 2個星期就有一次更新。和其他公司不一樣,Tesla 採用全視覺方式,只透過車上多組鏡頭上的影片,透過AI 進行分析,模擬人類只透過肉眼駕駛和辦認路況。由於對AI 的技術要求極高,Tesla 不論硬件或是軟件都是自己設計和研究,務求得到最好效果。至今2022年 4月,已經有超過10萬位車主可以使用FSD beta,相信不久將來,Tesla 的FSD 軟件可以變得再成熟和可靠,電動車裏頭的晶片就是未來的駕駛者。

raw-image

最後一個原因就是支持 Tesla 行政總裁Elon Musk 馬斯克。馬斯克成立Tesla 除了是製造電動車,主要目的是為了推動再生能源事業。他常在公開場合提到太陽能其實可以為人類提供足夠能量,但需要足夠電池去儲備能量。Tesla 投放十分多資源去研究和發展電池技術,他們研發的 4680 已經是行內最新技術指標。

raw-image

馬斯克除了是Tesla CEO,還擁有SpaceX(私人太空企業)、Neural Link(神經科技)、Boring company(研發城市地下交通),當中SpaceX 已經成功顛覆太空發展,透回收火箭去大幅減低發射成本,成為美國NASA 長期合作夥伴。雖然馬斯克有時很難讓人捉摸(例如是Twitter 上言論),但不可否認他對人類發展的影響,不論是Tesla 推動電動車和新能源事業,又或是SpaceX 對太空事業的改寫,他將會是近世紀對人類發展影響最深遠的人物。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長崎池友的沙龍
1會員
4內容數
長崎池友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5/19
股神 - 巴菲特,透過了股神的故事,向這位傳奇學習投資之道,看看這位至今八十多歲的傳奇,是如何透過市場去增值自己的財富。
Thumbnail
2023/05/19
股神 - 巴菲特,透過了股神的故事,向這位傳奇學習投資之道,看看這位至今八十多歲的傳奇,是如何透過市場去增值自己的財富。
Thumbnail
2023/05/17
馬斯克 Elon Musk 的Tesla、SpaceX 等成功故事
Thumbnail
2023/05/17
馬斯克 Elon Musk 的Tesla、SpaceX 等成功故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特斯拉Q2交車量創新高,電動車市場競爭激烈 大家好,我是一位關注電動車產業的部落客。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些關於特斯拉(Tesla)今年第二季(4~6月)的交車量和市場表現的資訊。 特斯拉是全球最知名的電動車品牌之一,也是創新科技和環保理念的代表。特斯拉的創辦人伊隆·馬斯克(Elon Musk)是一位
Thumbnail
特斯拉Q2交車量創新高,電動車市場競爭激烈 大家好,我是一位關注電動車產業的部落客。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些關於特斯拉(Tesla)今年第二季(4~6月)的交車量和市場表現的資訊。 特斯拉是全球最知名的電動車品牌之一,也是創新科技和環保理念的代表。特斯拉的創辦人伊隆·馬斯克(Elon Musk)是一位
Thumbnail
特斯拉充電技術標準,為何能成為電動車界的主流? 電動車的興起,不僅改變了汽車產業的競爭格局,也帶來了充電技術的發展和創新。在眾多的充電技術標準中,特斯拉(Tesla)的充電技術標準無疑是最具影響力和領先性的一種。近日,特斯拉的充電技術標準再度取得一系列勝利,除了獲得電動車新創對手Rivian的採用,
Thumbnail
特斯拉充電技術標準,為何能成為電動車界的主流? 電動車的興起,不僅改變了汽車產業的競爭格局,也帶來了充電技術的發展和創新。在眾多的充電技術標準中,特斯拉(Tesla)的充電技術標準無疑是最具影響力和領先性的一種。近日,特斯拉的充電技術標準再度取得一系列勝利,除了獲得電動車新創對手Rivian的採用,
Thumbnail
Tesla 的真正優勢 Tesla 剛公佈成績,大家都知道股價下跌是因為特斯拉電動車利潤減少。不過,自 tesla 將電動車減價,開始打減價戰搶市場的時候,眾所周知,tsla 利潤一定會有所下跌,tsla 股價在財報後,仍然一片哀號聲中下沉 ; “股票即是投資未來”,股價不是一早反映了 “利潤收縮”
Thumbnail
Tesla 的真正優勢 Tesla 剛公佈成績,大家都知道股價下跌是因為特斯拉電動車利潤減少。不過,自 tesla 將電動車減價,開始打減價戰搶市場的時候,眾所周知,tsla 利潤一定會有所下跌,tsla 股價在財報後,仍然一片哀號聲中下沉 ; “股票即是投資未來”,股價不是一早反映了 “利潤收縮”
Thumbnail
在電動車市場領域,我們可以觀察到市占前十大多半是中國品牌,銷售量不錯但沒有超越特斯拉、利潤更是沒有特斯拉來的好,到底特斯拉能鞏固市場「不創新」的關鍵核心是什麼?
Thumbnail
在電動車市場領域,我們可以觀察到市占前十大多半是中國品牌,銷售量不錯但沒有超越特斯拉、利潤更是沒有特斯拉來的好,到底特斯拉能鞏固市場「不創新」的關鍵核心是什麼?
Thumbnail
睽違近一年,特斯拉於近日發布車輛安全報告(Vehicle Safety Report),公布其 2018 年至 2022 年 Q3 車禍發生數據。談到特斯拉及其自動輔助駕駛系統 Autopilot,不免讓人思考:這類技術究竟是會讓人鬆懈,導致車禍案件增加,抑或真能大大降低車禍風險,讓人安心上路?
Thumbnail
睽違近一年,特斯拉於近日發布車輛安全報告(Vehicle Safety Report),公布其 2018 年至 2022 年 Q3 車禍發生數據。談到特斯拉及其自動輔助駕駛系統 Autopilot,不免讓人思考:這類技術究竟是會讓人鬆懈,導致車禍案件增加,抑或真能大大降低車禍風險,讓人安心上路?
Thumbnail
電動車龍頭 特斯拉 Tesla, Inc 相信大家一提到電動車就會直覺聯想到特斯拉,特斯拉到目前為止也是全球電動車銷量冠軍,他的出現以及科技創新也對全球車市以及對傳統車廠帶來一定的壓力與影響,也讓我們消費者多了更多選擇,這邊分享一下在現任CEO, Elon Musk 接手特斯拉之前,之前的創辦人Ma
Thumbnail
電動車龍頭 特斯拉 Tesla, Inc 相信大家一提到電動車就會直覺聯想到特斯拉,特斯拉到目前為止也是全球電動車銷量冠軍,他的出現以及科技創新也對全球車市以及對傳統車廠帶來一定的壓力與影響,也讓我們消費者多了更多選擇,這邊分享一下在現任CEO, Elon Musk 接手特斯拉之前,之前的創辦人Ma
Thumbnail
搬運自個人Bolger 2021年3月4日文章。電動車題材、台股政盪、MIH聯盟不斷釋出新聞,讓討論台灣電動車產業變成熱門話題,從筆者續寫下篇起,MIH聯盟又拋出了資訊安全、與Fisker合作等新的話題,但新的話題不改原有討論的方向,接續上篇繼續討論電動車的定位。
Thumbnail
搬運自個人Bolger 2021年3月4日文章。電動車題材、台股政盪、MIH聯盟不斷釋出新聞,讓討論台灣電動車產業變成熱門話題,從筆者續寫下篇起,MIH聯盟又拋出了資訊安全、與Fisker合作等新的話題,但新的話題不改原有討論的方向,接續上篇繼續討論電動車的定位。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