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黑破壞神4 Diablo 4真實評價

敖嘉楊-avatar-img
發佈於Sasa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Diablo 4說是用3代的系統為基礎做出的續作但是遠比3代差,而且以該遊戲的素質,就算之後出資料片也難以回天。

畫面:乍看好像是做的陰暗恐怖了,但實際上仍然有很重的卡通感。仔細看就能發現諸如商店老闆之類的人物建模簡素的誇張,整體畫面的細節也不夠清晰,只是用那種暗色調的美術風格來掩飾掉細節上的缺乏,很多像門像啟動事件的機關等等都要很仔細看才能發現那是個人或機關。

主角做的太小走路的速度又慢導致遊戲整體的節奏沉悶,玩該遊戲中玩到睡著很正常。而且主角做那麼小,穿在身上的裝備和個性化的外表就看的不夠清楚,動作也是虛虛的,沒有打擊感和重拳的爽快感,不太像一個主機遊戲。

遊戲的UI做的非常差,本來暗黑2和暗黑3都把選單和裝備欄做的像個寶盒般精緻,畢竟這是一個打寶遊戲,裝備就好像是玩家的收藏品,所以暗黑2的裝備欄做成華麗的鏤空雕花;暗黑3則是做成像個貴氣的木盒。但到了4代那簡直像個手遊。裝備的圖示也都畫的太簡陋,使得得到優質裝備的滿足感大減。

音樂與音效:歐美遊戲通常音樂可有可無,但本遊戲的音效做的跟三代差不多簡陋,打擊命中的聲音是寒酸的波波波,沒有金鐵交擊的聲音也沒有怪物的慘叫聲,打個木桶和箱子的聲音也是悶悶的,沒有清脆豪快的感覺。

劇情:就是一直找人的碎片化無連貫性的內容,而且人物沒有特色和個性像個路人,誰是誰都分不太清楚。遊戲中沒有像秦端雨(泰瑞爾)或迪卡德凱恩那種解釋前因後果和指導玩家要去哪的老害真的差很多。

系統與遊戲性:說是要做成開放世界所以除了迷宮以外都做成了不用讀取(沒有出入口)的設計,迷宮也做成只有一層,這帶來的是遊戲地圖的極度單調化。之前2代3代那種隨機生成的地圖變成沒有了,每次打開遊戲的地形都相同,且去到哪裡的地圖就是像個竹笙,遊戲地圖雖然大但只是用大量複製做成,完全引不起探索的慾望到新地方的慾望。

遊戲的節奏慢到了想睡程度,大約是暗黑2的0.5X或暗黑3的0.7X,那麼慢的節奏頭目戰居然還加入動作遊戲的閃避要素,這導致閃避了某攻擊也沒有甚麼快感,因為預備動作很長。

遊戲的技能樹乍看提升了耐玩度和自由度,但高階技能要初階加到某一點數才會開啟,等於強迫玩家要學至少六個技能,而且其中有很多是要苦等冷卻時間不是主力而只是拿來增加畫面豐富度用的。而且同一個技能只能點到最高5點無法點到20點,其實練角的自由度相當低,同樣是技能樹但和暗黑2完全無法相比。顛峰等級那種學太十或流亡黯道的系統就更不用說,看起來圖面大,但其實點下去幾乎等於一本道,一路朝向自己想要的關鍵能力。

評分:4/10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Louis Lin-avatar-img
2023/06/13
可能只想蹭熱度吧、標準廢文無誤
Li Mike-avatar-img
2023/06/13
最好是,三代一大堆人罵的要死,四代明明就贏過三代
盧周生-avatar-img
2023/06/13
完全讚同。玩過四代,讓人想回頭玩三代。
avatar-img
敖嘉楊的沙龍
2會員
7內容數
電玩遊戲評分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還在暗黑破壞神4裡悠悠哉哉逛街的我 (我有收集癖,想解完裡面成就,刷裝備不是我的愛) 這幾天看到各個遊戲討論區都在討論柏德之門3 然後又看到暗黑破壞神四那莫名其妙的影片 什麼跟著遊戲設計師一起玩遊戲 天啊 都什麼時候了 還派兩個不會玩遊戲的出來被罵. (我是存股族,其實大漲我也沒有很高興就是)..
Thumbnail
還在暗黑破壞神4裡悠悠哉哉逛街的我 (我有收集癖,想解完裡面成就,刷裝備不是我的愛) 這幾天看到各個遊戲討論區都在討論柏德之門3 然後又看到暗黑破壞神四那莫名其妙的影片 什麼跟著遊戲設計師一起玩遊戲 天啊 都什麼時候了 還派兩個不會玩遊戲的出來被罵. (我是存股族,其實大漲我也沒有很高興就是)..
Thumbnail
這個週末很多大事,例如《BLUE GIANT 藍色巨星》口碑場登場、馬東石拳拳到肉《犯罪都市3》上映,還有就是!用新台幣讓自己可以提早三天登入的《暗黑破壞神4》開服!
Thumbnail
這個週末很多大事,例如《BLUE GIANT 藍色巨星》口碑場登場、馬東石拳拳到肉《犯罪都市3》上映,還有就是!用新台幣讓自己可以提早三天登入的《暗黑破壞神4》開服!
Thumbnail
《魔王之戒》絕對不是一款名作,它不算出色的遊戲性,很快就淹沒在PS一代主機那個廠商百家爭鳴的歷史洪流裡,但這款遊戲讓我印象很深刻,而我卻只玩了兩次。
Thumbnail
《魔王之戒》絕對不是一款名作,它不算出色的遊戲性,很快就淹沒在PS一代主機那個廠商百家爭鳴的歷史洪流裡,但這款遊戲讓我印象很深刻,而我卻只玩了兩次。
Thumbnail
耗時35小時以上破關 破關異度神劍終極版後,開始玩這款遊戲 從原本隨心所欲的控制角色亂跑打怪,到這款要小心翼翼躲藏起來殺人的遊戲,一開始還蠻不習慣的;如何在噪音中暗殺敵人,不被敵人發現自己的隱藏點 最初當然是亂玩一通然後被殺死 後面慢慢地了解怎麼遊玩,怎麼使用不同的方法解決敵人,漸漸地玩出興趣 屍體
Thumbnail
耗時35小時以上破關 破關異度神劍終極版後,開始玩這款遊戲 從原本隨心所欲的控制角色亂跑打怪,到這款要小心翼翼躲藏起來殺人的遊戲,一開始還蠻不習慣的;如何在噪音中暗殺敵人,不被敵人發現自己的隱藏點 最初當然是亂玩一通然後被殺死 後面慢慢地了解怎麼遊玩,怎麼使用不同的方法解決敵人,漸漸地玩出興趣 屍體
Thumbnail
前言:這是一款賣情懷的掛機遊戲,說實話如果你不懂仙境傳說原本的樣子,那我非常不推薦這款,遊戲體驗絕對比劍與遠征或其他掛機遊戲爛。
Thumbnail
前言:這是一款賣情懷的掛機遊戲,說實話如果你不懂仙境傳說原本的樣子,那我非常不推薦這款,遊戲體驗絕對比劍與遠征或其他掛機遊戲爛。
Thumbnail
耗時15小時以上破完兩次 有出合輯4-6代一起販售,但是4在WII時代已經遊玩過了,5看別人分享覺得畫面太亮 所以直接購買6代來體驗 老實說一開始進入遊戲要拖著受傷的隊友走?我完全不知道怎麼拖? 瞎晃瞎弄得 因為距離4代遊玩已經過了很久 對於手感來說陌生許多,選擇簡單來體驗 慢慢的把他給一關一關破下
Thumbnail
耗時15小時以上破完兩次 有出合輯4-6代一起販售,但是4在WII時代已經遊玩過了,5看別人分享覺得畫面太亮 所以直接購買6代來體驗 老實說一開始進入遊戲要拖著受傷的隊友走?我完全不知道怎麼拖? 瞎晃瞎弄得 因為距離4代遊玩已經過了很久 對於手感來說陌生許多,選擇簡單來體驗 慢慢的把他給一關一關破下
Thumbnail
第一次寫遊戲心得,自己還在摸索中,由於最初沒想到要寫,所以也沒截什麼圖,只好先拿我玩 DLC 的截圖頂著先。 遊戲是在 Steam 上玩的,過程中全程順跑,沒有碰見卡頓的問題,這種遊玩時必須一直跳來跳去的遊戲,如果畫面有卡頓的話,大概會很難玩得下去吧?
Thumbnail
第一次寫遊戲心得,自己還在摸索中,由於最初沒想到要寫,所以也沒截什麼圖,只好先拿我玩 DLC 的截圖頂著先。 遊戲是在 Steam 上玩的,過程中全程順跑,沒有碰見卡頓的問題,這種遊玩時必須一直跳來跳去的遊戲,如果畫面有卡頓的話,大概會很難玩得下去吧?
Thumbnail
今年暴雪為了挽回過去一年接二連三所失去的玩家信任,在不久前的 BlizzCon2019 破天荒的一次宣布了大量的新遊戲、新改版消息,其中第一個宣布的就是睽違已久的《暗黑破壞神4(Diablo4)》,配合著實機畫面與現場直接開放試玩,馬上讓所有玩家情緒達到了最高點,不喊真香也不行。 然而今天筆者想探討
Thumbnail
今年暴雪為了挽回過去一年接二連三所失去的玩家信任,在不久前的 BlizzCon2019 破天荒的一次宣布了大量的新遊戲、新改版消息,其中第一個宣布的就是睽違已久的《暗黑破壞神4(Diablo4)》,配合著實機畫面與現場直接開放試玩,馬上讓所有玩家情緒達到了最高點,不喊真香也不行。 然而今天筆者想探討
Thumbnail
《守夜人:長夜》的測試版批評。因為多半是負面評價比較多所以是批評。 但因為這是測試版所以未必是完成品的樣子,請注意。
Thumbnail
《守夜人:長夜》的測試版批評。因為多半是負面評價比較多所以是批評。 但因為這是測試版所以未必是完成品的樣子,請注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