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讀來是無比溫柔的,即使背景和現實是那樣的沉重。比起小說,讀起來的感覺更像是散文的速度,一個個房間必須是分開的,不能看得太快。就像記憶不能夠一次全部打開。
經歷過去的這些年,小說的背景讀起來是無比的熟悉。所有的焦慮、殘酷、孤獨、悲傷、無奈,以及超現實的荒謬,都在真實生活裡上演過了,小說彷彿只是復刻,這樣一個關於失去與失落的年代。但在這樣寂寥的年月裡,在荒蕪的小說背景裡,作者卻想放進新的生命,和一些最後的希望:人工少女、老虎、惠子抱緊的嬰兒,還有直樹的繭。
但很多事真的都變了,只是我們仍是會像那隻搖著斷尾的貓一樣。曾經失去的,「會化為一種幻覺,繼續依附在身上,並且可以非常真實地感覺到疼痛」。最後剩下的就只剩下記憶了。所以在背景那個消失的城市裡,病毒最駭人的一點是會讓記憶一塊一塊剝落。
人為什麼書寫?為什麼要孕育下一代?最顯而易見的答案應該是「傳承」,關於知識,關於記憶,也關於情感。即少女可以人工,但記憶卻只能如此手工的傳遞。小說中的爸爸創造了人工少女「莉莉卡」,而作者則創造了這本書,一個空白的,等著被記憶灌注的生命。當小說的最後,莉莉卡走入了星空下的海浪,轉過身揮舞了雙手,這本書離開了作者的手,未來可能會抵達某個遠方,遇見某個人,繼續乘載新的記憶。作者說人工少女的原型是綾波零,那個藍髮的無口少女,生來就被設定為駕駛EVA的使徒,承載了龐大的孤寂......,那麼,莉莉卡的設定任務又是什麼呢?
【作品介紹】
時間自身後恍恍流失……莉莉卡,我們難道必須這樣,一再把時間不斷地按停又重來?睽違九年,龔萬輝最新動人之作追索時間、記憶、文明與孤獨。
莉莉卡,如果我們可以更早一步就掀開時間的底牌的話,妳會不會忍不住去窺看那最後一張牌面的謎底?又或者,反悔、耍賴地,把抽出來的壞牌再塞回去。
這是一個誕生的故事,也將是一個逃亡的故事。
一對不孕的夫妻,用人工方法製造出了一個女兒,但女兒「莉莉卡」誕生之時,這座城市已經因為一場瘟疫而毀滅。於是父親帶著女兒,走進了昔日文明的廢墟之中,開展了一場個人記憶、創傷和文明的追尋之旅。
他們隨意回轉時間,打開了一扇扇房門,而每一個房間都是時間的容器,盛裝一段珍貴的個人記憶。父親教女兒一一辨識這些人類遺留下來的記憶和碎片——那些失落的電腦遊戲、日本動畫,而至歐洲文藝復興時代的藝術品……
小說也搓揉了這一年瘟疫來襲的災難想像,假想繁華的城市重新變成熱帶雨林。人類繭居在房間的末日意象裡,一個人面對著孤獨時光、蛹化的成長,以及人造的浮華與虛無。
睽違九年,龔萬輝以個人首部長篇小說探討時間、記憶與孤獨,故事中的旅程亦將成為疫病下讀者開啟個人時間、記憶的一把金鑰──如果可以選擇,你會打開哪一扇門?
【作者介紹】
龔萬輝
一九七六年出生於馬來西亞,曾就讀於吉隆坡美術學院和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目前從事文字和繪畫創作。曾獲台灣聯合報文學獎散文首獎、馬來西亞花蹤文學獎小說首獎及散文首獎、海鷗文學獎等。著有小說集《隔壁的房間》、散文集《清晨校車》和畫冊《比寂寞更輕》。作品收入九歌《九十三年散文選》、《有本詩集:22詩人自選》等。二○一二年獲《聯合文學》雜誌選為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