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F基金成本分析—混合資產/債券 / 保證/保守基金 (2023年6月更新)

2023/06/25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上一篇文章我們分析了股票基金的成本,可以大致上總結出低成本帶來較高回報的趨勢。
接下來的是其他資產類別的基金的比較結果。
這類混合資產基金,就是混合主要資產類別包括股票,債券和現金,並由基金經理人主動操作。一般來說,它們的資產配置都不會相差太遠。
比起股票基金可能只有不多於100支持股,甚至只有50-60支股票,混合資產基金的分散性一般較強,往往會分散於全球市場,而股票的部分尤其側重在中國和香港股票。
在介紹資產配置一文中,我們知道,在足夠分散性下,資產配置是影響回報的最重要一環。
股票在長期而言回報較高,所以我們可以看到,混合資產基金的平均回報,會隨著股票比例升高而有較佳表現。
在資產配置發揮影響力之後,接著影響回報的便是一直強調的成本。
不難預想,在這4個組別中,低成本的基金表現較好。

(2) 沒有數據,反而更好?
這次沒有納入預設投資策略下的的兩支基金,主要是它們成立日較近,沒有10年的平均回報數據。
雖然沒有數據,但如果在同樣資產比例的情況下要選擇混合資產基金,我必然會選擇它們。
首先,這兩支基金的收費水平統一被積金局訂定上限,相比起上圖平均1.5%開支比率的基金,它們的成本往往只是這堆基金的一半。
這兩支基金更是指數化投資管理,根據全球股市的市值配重,沒有主動經理人的多餘操作,也不會集中在中港市場。
這是一個極佳的例子讓我們知道,選擇基金,不是單以過往回報作依據,該留意的是基金的資產配置和投資策略,以及一直強調的成本。任何在過往有效的策略,在未來不一定依舊有用。
可惜的是,在一般MPF公開的文件中,我們通常只能得知最後者,所以我們在數字上亦只能以它作為唯一的依據。
(3)債券基金
債券基金的情況大致相同,4個組別中有3個都是由低成本基金勝出。
這次反而想點出的是,這些債券基金大都有著與股票基金和混合資產基金不遑多讓的收費水平。在債券基金一般長期回報較低的情況下,還要收取如此高的成本。想要選擇債券基金的朋友,不妨三思。
(4)保證及保守基金
保證及保守基金亦是相近情況。唯一想說的,保證基金,我沒有深入研究它們如果保證回報,我只看到平均的2%開支比率,是保證的高成本。
(5)小結
這次比較的資產類別,相比起股票基金,本身的回報的波動性沒有那麼強,影響回報的因素也不如股票多。所以,這次的比較更能顯現出成本與回報的關連。
接下來,我會回來討論上次發現,關於股票基金的異象。
Tailormade Investor HK
Tailormade Investor HK
一個來自香港的90後,記錄如何以指數化投資和資產配置,tailor-made屬於自己的財務系統。寫指數化投資和資產配置的好,中文的資源有很多,但是以香港人觀點出發的很少,這亦是叫作tailor-made的第二層意義。當然,以文會友,其他地區的文字同好也無任歡迎。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