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空內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搬家真的很累,從6月到現在都還在整理中,一整理才知道原來有那麼多平常都只是塞在那裡或擺在那裡,完全用不到的東西(雜物)。

 

再想想,當初是空空的屋子,很多東西都是住進來以後,才開始買進來堆的。真的要痛改前非,人生不就是睡覺一張床,吃飯一付碗筷,那來那麼多東西,到底是「想要」還是「需要」,要認真分清楚。

 

從搬家整理東西,讓我重新檢視修行。人一出生如同剛搬到一處新家,父母及原生家庭開始塞入一堆有的沒的觀念與習性,造成了現在的我們。當開始學佛修行,才了解要把充滿濁氣的身心靈去蕪純菁,找回本來面目。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有福不用忙,無福忙斷腸。」真的,無福忙斷腸。其實,修行也一樣,「萬境本閒,唯心自鬧」。

 

陶淵明:「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

 

(分享完畢)

 

許多人都有這樣的經驗,在搬家或者家裡要大掃除時,才發現家裡累積很多物品是也許沒使用過或尚未拆封過的,或者是有許多老舊無法使用的東西卻依然擺在那裡,屋子堆滿各式各樣的物品,顯得雜亂不堪。其實這就是我們內心的寫照,不需要的東西,對心不好的各種念頭,一股勁地往心裡塞,讓我們總是煩惱憂慮不間斷,妄想造業也就跟著不停休,內心充滿各種對境界掌控的念頭,總是怪環境無法讓自己好好喘口氣,卻不知造成內心的紛紛擾擾竟是自己硬塞給自己的妄念執心。

 

佛告訴我們:「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本性。」我們每個人的心原本都是潔淨圓滿的,但是為何會變現出六道的現象,且經常流轉於六道輪迴之中?就是因為我們在心裡塞了太多塵垢,內心累積太多的貪嗔癡,對世間的一切異常執著,以致內心不斷添加許多對世間的追求,妄起造業,就開始了輪迴不休的六道流轉。

 

當我們慾望愈多,內心就煩惱愈多,想要擺脫內心過多的雜念,就要先學會放下。南懷瑾老師《金剛經說什麼》:「修行就像掃帚一樣,心裡頭雜念都要掃掉,無住相布施,所以無住相這一句話就是掃帚,你心裡頭什麼妄念都要掃掉。如此修持,就是如所教住,心中隨時隨地都達到空其念,不住相而住,這才是真學佛。」

 

修行了,就要不斷地學放下,放下內心的貪嗔癡,放下對世間盲目追求與掌控的妄念,內心哪些該放下的、哪些該提起的,就是我們修行的主要課題,當內心不願放下,就努力去讀誦佛菩薩經典當中的義理,時間到了,自然能體會經典的開示,放下也就容易多了。淨空法師:「為什麼這個世間放不下?不知道它是假的,以為是真的。假到什麼程度?就像我們現在看電視,電視裡的東西,哪一樣你能拿來享受?一樣都得不到,按鈕一關,全沒有了,十法界依正莊嚴確實如是。凡夫的可憐,不知道妄念前念滅後念生,一個接著一個,它永遠不中斷,把這個當作真的,不知道它是虛妄的,不知道是假的。

 

真正知道徹底是虛妄,徹底是假的,沒有一樣是真的,我們這個心才叫真定了,不再有這些影響,真放下了。所以通達明瞭諸法實相,是學佛的第一義,學佛就學這個。連佛都是假的,所以說『法尚應捨,何況非法』。」(引用完畢)

 

放下,說難不難,說簡單不簡單,能放下的僅是那一剎那的念頭,但放不下就能糾纏著我們在輪迴中不得解脫。《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修行最高境界--『清淨無為』,是每個修行人一輩子的目標。這個考驗過去,下個關卡又來,就是在訓練我們如何看淡一切,放下執念。」無論修行路上遇到內心的關卡有多少,讓我們時時觀照內心,隨時來為內心按下「清空鍵」吧!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

 

raw-image


raw-image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香港吃貨寶寶的沙龍
38會員
1.9K內容數
2024/05/17
奉行聖賢教育的善果    淨空法師講述 現在把聖賢教育丟掉了,古人這些真叫最優良的傳統不要了,現在的小孩什麼人教?電視教他。你看一出生,眼睛睜開就對著電視。電視教他什麼?教他暴力色情、殺盜淫妄。長大上學了,外國學校我知道,中國小學我沒去看過,外國學校一年級就教電腦了。小朋友接觸電腦,電
2024/05/17
奉行聖賢教育的善果    淨空法師講述 現在把聖賢教育丟掉了,古人這些真叫最優良的傳統不要了,現在的小孩什麼人教?電視教他。你看一出生,眼睛睜開就對著電視。電視教他什麼?教他暴力色情、殺盜淫妄。長大上學了,外國學校我知道,中國小學我沒去看過,外國學校一年級就教電腦了。小朋友接觸電腦,電
2024/05/17
斷人法身慧命的因緣果報(2)    淨空法師講述 聖賢的教化,古德有比喻啊,人天眼目啊,黑暗燈明啊,你要障礙,罪過就大了。你害一個善人,尤其是陷害一個從事社會教育工作的人,教化一切眾生的人,罪過不在受害人結罪,是在整個社會一切眾生接受教育上結罪。所謂是你把一切眾生的法身慧命斷了,你把一
2024/05/17
斷人法身慧命的因緣果報(2)    淨空法師講述 聖賢的教化,古德有比喻啊,人天眼目啊,黑暗燈明啊,你要障礙,罪過就大了。你害一個善人,尤其是陷害一個從事社會教育工作的人,教化一切眾生的人,罪過不在受害人結罪,是在整個社會一切眾生接受教育上結罪。所謂是你把一切眾生的法身慧命斷了,你把一
2024/05/17
斷人法身慧命的因緣果報(1)    淨空法師講述 我們認識的朋友當中,有不少到惡道去了。怎麼知道?這算什麼?他學佛,他念佛,而且還學佛學得不錯,在佛門真做了不少好事,他墮地獄了,所以他有機會來附體、來託夢,把他的狀況告訴我們,要求我們超度他。我們從這些信息當中也知道,這個迴向超度真有效
2024/05/17
斷人法身慧命的因緣果報(1)    淨空法師講述 我們認識的朋友當中,有不少到惡道去了。怎麼知道?這算什麼?他學佛,他念佛,而且還學佛學得不錯,在佛門真做了不少好事,他墮地獄了,所以他有機會來附體、來託夢,把他的狀況告訴我們,要求我們超度他。我們從這些信息當中也知道,這個迴向超度真有效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心經》是佛教經典,核心主題為「般若」智慧,指出一切事物的本質都是空的,提醒人們放下執著以獲得內心的解脫與平靜。適合佛學初學者及尋求內心安寧的人,文章中提供深入的翻譯和分析,幫助理解無常與慈悲心的重要性。透過具體的實踐建議,讀者可更好地體驗生活的每一刻,培養同理心與感恩之心,建立良好的人際連結。
Thumbnail
《心經》是佛教經典,核心主題為「般若」智慧,指出一切事物的本質都是空的,提醒人們放下執著以獲得內心的解脫與平靜。適合佛學初學者及尋求內心安寧的人,文章中提供深入的翻譯和分析,幫助理解無常與慈悲心的重要性。透過具體的實踐建議,讀者可更好地體驗生活的每一刻,培養同理心與感恩之心,建立良好的人際連結。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修行過程中面對健康渴望的掙扎,尤其是身體氣血阻塞與心病的相互影響。作者反思內觀經驗,提出健康的意象能幫助釋放執著、妄想及緊張。通過將佛的意象融入心身,能夠在修行中維持平靜與喜悅,強調正確的心態對於身心調理的重要性。這篇文章提倡藉由認識自性是佛,來達成全然健康與自在的生活。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修行過程中面對健康渴望的掙扎,尤其是身體氣血阻塞與心病的相互影響。作者反思內觀經驗,提出健康的意象能幫助釋放執著、妄想及緊張。通過將佛的意象融入心身,能夠在修行中維持平靜與喜悅,強調正確的心態對於身心調理的重要性。這篇文章提倡藉由認識自性是佛,來達成全然健康與自在的生活。
Thumbnail
「是心作佛」,你想佛,就是你這個心在作佛。你這個心本身,「是心」,這個心就「是佛」。所以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從你心的想念裏頭就産生了。我們這起心在念佛,我們念念之間念佛,這就是「是心在作佛」,你在修。你作佛的心就本來是佛嘛,這我們自己就是「妙明真心」,就是「佛心」,就是「法性」。
Thumbnail
「是心作佛」,你想佛,就是你這個心在作佛。你這個心本身,「是心」,這個心就「是佛」。所以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從你心的想念裏頭就産生了。我們這起心在念佛,我們念念之間念佛,這就是「是心在作佛」,你在修。你作佛的心就本來是佛嘛,這我們自己就是「妙明真心」,就是「佛心」,就是「法性」。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佛由心生,心隨佛現,心外無境,全佛是心,境外無心,全他即自,洪名正彰自性,淨土方顯唯心,感應道交,呼應同時,十萬億程,去此不遠,心作心是,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佛由心生,心隨佛現,心外無境,全佛是心,境外無心,全他即自,洪名正彰自性,淨土方顯唯心,感應道交,呼應同時,十萬億程,去此不遠,心作心是,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接觸斷捨離這個議題,覺得我也可以試試看斷捨離,理由如下 生活太如意,小廢物隨手可得 1)對於小廢物沒有免疫力,所以擁有太多裝飾品,多到展示櫃已經呈現擁擠狀態,美其名是多采多姿,但在沒有興趣的人看來,實在是一些不知所云的物品,無法從中感受到個人特質或美感。 居家不大,已無空間 2)從與公婆同住
Thumbnail
接觸斷捨離這個議題,覺得我也可以試試看斷捨離,理由如下 生活太如意,小廢物隨手可得 1)對於小廢物沒有免疫力,所以擁有太多裝飾品,多到展示櫃已經呈現擁擠狀態,美其名是多采多姿,但在沒有興趣的人看來,實在是一些不知所云的物品,無法從中感受到個人特質或美感。 居家不大,已無空間 2)從與公婆同住
Thumbnail
雜物充斥的生活空間會給人的生活添加更多的壓力和沉重感,舒適自在的空間才會讓人覺得安心、安全。「家」應該是讓人感到放鬆的地方,而不是一直想往外「逃」。
Thumbnail
雜物充斥的生活空間會給人的生活添加更多的壓力和沉重感,舒適自在的空間才會讓人覺得安心、安全。「家」應該是讓人感到放鬆的地方,而不是一直想往外「逃」。
Thumbnail
近年流行斷捨離,即是將多餘物品做相應處置以達舒適空間。然而,心理聲音和處理物品去處仍具挑戰。透過捐贈、二手賣場等方式可尋找物品有緣人。除斷捨離物品外,心理排毒亦應繼續努力。
Thumbnail
近年流行斷捨離,即是將多餘物品做相應處置以達舒適空間。然而,心理聲音和處理物品去處仍具挑戰。透過捐贈、二手賣場等方式可尋找物品有緣人。除斷捨離物品外,心理排毒亦應繼續努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