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七是不是高點?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21號的文章提到,大盤短線的轉弱我們並不擔心,因為籌碼的變化情況完全在評估範圍內,反而思考波段多單的布局及加碼,或是賣權多頭價差更合適。

今年的大盤可以說是非常強勁,如果從去年十月的最低點起算的話,至近期高點已經漲了36%。短短九個月漲36%放到整個台股走勢來看並不算常見,但已經漲了36%並不是放空的理由。

今天借用一下我自己在週四發的部分文章內容。

我們先複習上半年乃至去年十月曾提及的景氣對策信號。讓我們從更遠的角度來看,未來的台股是否有值得期待的部分。

下圖藍框為景氣對策信號藍燈時期,在景氣由壞轉好的初期階段,我們都能看到庫存情況明顯的好轉(紫色線),且幾乎都呈現v轉,為什麼?

raw-image

先前因為疫情、QE,商品市場銷售情況火熱,廠商庫存也隨之升高。在看到明顯需求下降之前,鮮少有人能提前做出正確的調整,因為沒有人願意放過賺錢的機會。

反之,去庫存也是這樣的過程。

在市況一片慘烈之下,鮮少有人能精準預判需求的回溫,在此之前,沒有人願意將資源押注在不知多久才能回收的庫存商品。

待意識到庫存確實不夠了,就會變成急單,這也是為什麼過往每一次幾乎都呈現V轉。

然而,實際的庫存回補調節過程不可能一次到位,所以在急單的V轉之後我們都能看到整理期(紫框),待廠商能較好評估市況之後才會趨於穩定。

而歷史資料告訴我們,過去所有這樣的過程,沒有一次是V轉即高點。換言之,台股僅止步於萬七的機率不言而喻。

回到籌碼。

從散戶的動向我們也能發現整體的情況並不算太差。


raw-image

散戶空單從7/11開始一路下降至7/21號(綠色線段),期間無論漲跌都是減少的,直到近期才開始有在上漲期間增加的情形出現(綠框)。

多單則恰好相反,近期偏弱的盤勢我們都能發現散戶抄底的跡象(藍框),而如同我們認識的散戶,他們普遍持有的時間都非常短,稍有上漲便馬上出脫(橘色箭頭)。

綜合以上,當盤勢持續震盪,這樣的多空消長持續下去,我們便有有很高的機率會在接下來再度看到散戶多單賣在另一個起漲點,而空單一路被嘎上去。屆時回頭看又會發現,現階段的大區間整理,其實是另一個相對低點。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