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記曾經在哪裡看到這麼個說法:
「投資要找自己能接受的方式最重要,因為只有舒服才能長期堅持。」
這句話不知道害慘了多少投資人?
如果這句話成立,那麼哪有什麼「更優的投資策略」,投資人從此不用再去努力追求,只要怎麼舒服怎麼來就好。
以前這種「舒服就好」的態度,基本上屬於生活哲學的範疇。
不知從何開始,這種風氣竟然流行到投資領域,這就有點奇怪又可笑了。
首先投資是一個目的性很強的領域,通常人們是為了解決「錢的問題」而投資,並不是為了自己舒不舒服。
如果要說有誰不是為了「錢的問題」而投資,那大概也只有承諾要把90億股利都盡可能捐出去的郭老闆而已。
你做不到郭老闆這般豪氣,就別來跟我扯什麼投資為了情懷。
回過頭來談舒不舒服這件事,如果說有某種「不舒服」的投資方式,可以帶來20%年化報酬率,又或是降低(分散)投資組合的風險,我都願意主動改變自己的投資舒適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