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鏤空與浮雕ll》-讓子彈飛往情深處

《鏤空與浮雕ll》-讓子彈飛往情深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讀《鏤空與浮雕ll》逐漸來到尾聲,每個人物都有或近或遠的成份,遠的是他們的真實人生,近的是在作者筆下側寫的情感,闡述因人物的調性、身處年代、成長背景、人生經歷等各有特色,我喜歡他用萬字篇幅,萃取出人物動人之處,引讀者共鳴,也一同與讀者拉開回憶抽屜


今天也讀到幾個導演的故事,他們的作品,很多都是我學生時期觀賞的。


例如,大學時期,老師帶著我們看張藝謀導演的《大紅燈籠高高掛》,解釋著顏色運用、畫面構圖,當時才驚覺原來藝術可以舖著線索、暗藏寓意,電影欣賞不是只有表面那層,話中劇中的張力與牽引,更值得觀眾深究。而姜文導演的《讓子彈飛》緊湊、緊張的氛圍仍記憶猶新,記得人物各有其隱喻、暗示與神來一筆,編排有喜有商有高有低,最重要的是不少諷刺於其中,觀眾如我,沿著其安排的俠、義、韻、情,啃著劇到尾,忍不住還想再看一遍


而作者寫這兩個導演的窟窿也讓我感觸尤甚,在他筆下看到的是深刻與真誠


  • 張藝謀導演的父親出身軍校,在他印象裡不苟言笑,或許不算親近的關係,但他說每個做兒子的,到最後對父親都有不同程度的遷疚、來不及表達的體諒、遲遲說不出口的尊敬與愛,而他來不及見上父親最後一面,有所遺憾,在電影裡演了一回做兒子的心願-陪父親在院子裡看落日,慢慢跌落山頭,半句話不說



  • 姜文導演的母親是老師,性子倔,骨子硬,他與母親處不好,且母親對他夢想之路,充耳不聞,視而不見。儘管他見上母親最後一面,仍無法將在堵在心口的話,汩汩地說出口。給母親買房,母親堅持屋子是木頭蓋的,不會塌,給母親的錢,她一點都不用,母親捨不得用或不樂意用,他握著那疊錢想知道,卻始終不敢問。


導演是一部作品的靈魂人物,他如何選本、選角、掌鏡,又如何闡述情節、安排節奏、剪輯與設計等,著實讓人敬佩,而讀這本書讓我感動的是,知道更多屬於他們的故事,燈光轉向他們自身,他們成了演譯與詮釋自己人生的主角



後記:書中人物太精彩,陪小孩睡時忍不住打開書在暗摸摸的房間裡看起來,結果小孩一直盯著我,彷彿沒了睡意,而我也被老公要求別看了,要保護眼睛。忽然覺得自己變成了小孩,躲在被窩裡看書,有一種快樂,為了自己。

avatar-img
JUNG JUNG
5會員
45內容數
本業研究,業餘寫作。 繞了一圈還是熱愛文學、藝術帶給自己的快樂, 希望以小小的力量,抓住虛無飄渺、天馬行空、說不出的感受, 在讀者眼前呈現真實,並跟著時事脈動提供一點經驗與觀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JUNG JUNG 的其他內容
這本書對於棒球圈有一定的意義,這是首本以捕手角度出發的書籍,一名好捕手需要很強的心理素質,且不僅要有真實力,也需軟實力,而僅僅是球員也可從此書收穫不少。
《黑水》這部小說探討人性的隱晦面,當我們給出黑即時黑、白即是白的標籤時,必須思考更多的是「為什麼」,例如動機?成因? 當各種因素與事件夾雜在一起時,一個我們所認為不可能發生的事情,它其實只是一線之隔,一個掌面的正反瞬間。
一餐飯的時間,我們從冷氣房離開,撐了傘擋楊,陽光沒理由不溫燙,就像雨水沒理由不淋濕了過去。
這本書對於棒球圈有一定的意義,這是首本以捕手角度出發的書籍,一名好捕手需要很強的心理素質,且不僅要有真實力,也需軟實力,而僅僅是球員也可從此書收穫不少。
《黑水》這部小說探討人性的隱晦面,當我們給出黑即時黑、白即是白的標籤時,必須思考更多的是「為什麼」,例如動機?成因? 當各種因素與事件夾雜在一起時,一個我們所認為不可能發生的事情,它其實只是一線之隔,一個掌面的正反瞬間。
一餐飯的時間,我們從冷氣房離開,撐了傘擋楊,陽光沒理由不溫燙,就像雨水沒理由不淋濕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