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劇|綜合心得|2023近乎正常(NEXT TO NORMAL).活性界面製作版──濃縮的真實(前半無劇透)

2023/09/23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raw-image



演出地點:臺中國家歌劇院 中劇院

演出日期:2023.7.22-7/30 

 



無劇透評論

今年台中歌劇院與活性界面共同製作的百老匯搖滾音樂劇《近乎正常》為英文版的授權重製,是台中歌劇院「NTT夏日放/FUN時光」系列的一部份。托夏日放/FUN時光推出和引進各種優秀音樂劇的福,不只能看到更多元的音樂劇,我也有更多理由抓人去台中小旅行。

個人認為這是今年看過的音樂劇中最令我驚豔的一齣(當然,接下來三個月還有其他有力競爭者),可惜買的是末場的票,暫時沒機會推薦大家來看。

劇情、音樂、舞台演出三方面都能量十足,現場完全忍不住眼淚,結束後內心會再震盪好一陣子才平息。

劇情兼顧了複雜度和深度,同時也將所有內容整合得很好,看下來一氣呵成,非常完整。在完全不了解劇情的狀況下初次觀看可以得到很驚奇的體驗,尤其當我們跟著演出從一開始的表象進入到揭露真相的時刻,真的會有十分強勁的衝擊感。此外,在歌詞和對話的部分,有許多初次觀看時會自動理解成某種意涵的部分,看到後面才發現說的是另一件事。所以相信再看第二、第三次也會得到不一樣的樂趣。

其中涉及許多專業相關的內容,不論在劇情上或是演員呈現上都大致吻合,感謝整個劇組的用心和醫學與心理顧問的協助。雖然以我自己修習相關課程和去精神科實習的經驗來看,偶爾還是會心想「咦這個好像有點誇張」,但考量到演出效果以及本劇在外百老匯首演於2008年(距今已15年),這一點點部分也都還在可以理解的範圍內。

在音樂和舞台的部分,首先要說作曲風格多變又貼合劇情發展,大大地呈現出「音樂劇」這個表演形式的魅力。(真不愧拿下了2009年東尼獎的最佳原創音樂。)而演員們也可以滿足劇本和曲目需要的能量和張力,所有演員的唱功都很好,不僅有爆發力、不僅聲線美,而且可以穩定維持高強度的能量輸出。同時,對於情緒表達、角色詮釋都很有說服力。而且對於不同世代的人──不論是中年人還是青少年──神態都抓得很準。

樂團演奏也同樣令人驚豔,整場都穩定維持高水準表現。雖然謝幕時的「不請他們出來謝幕大家會以為沒有樂隊」應該是玩笑,但其實看到後來真的一度思考這真的不是錄音嗎?後來問看同一場的無尾熊君,他也想過同樣的事哈哈──他們的演出就是既完美又與前台演出貼合到這種程度。

舞台的空間乍一看不複雜,卻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讓人一目瞭然的同時,又能不時做出一些讓人眼前一亮的運用。雖然看到英國版的舞台足以同時讓樂團出現在台上,也會思考台灣版是不是也能做到,但轉念一想,這樣或許也更有沉浸在劇情裡的效果吧。

最後,這次的字幕翻譯很到位。尤其本劇包含許多情緒表達,整體而言該有的情緒和語感都有翻出來,看得很舒服。

接下來會進入包含劇情的心得部分,不想看到劇情的人請迴避囉。



(防雷)


含劇透心得

本劇對於每位角色身處於不同身分時的課題都能找到很精準的切點,不論是夫妻、親子、情竇初開的情侶或是醫病關係、生者與死者,觀眾總能在其中看到一點自己同樣面對過的課題。以下會憑印象稍微將一些印象深刻的點提出來。(有節目冊QR code的卡片不在身邊,如果有誤再拜託指出了,非常感謝。)

放個百老匯版的選段,看不同的舞台布景和演員的呈現效果也挺有趣

首先是個比較有趣的文化差異:或許是因為台灣和美國對於大麻的態度不太一樣吧,感覺整體來說觀眾對於相關的劇情反應都比較嚴肅……嗎?不討論兩邊的態度孰優孰劣,只是無尾熊和我都隱約覺得有些部分在劇本上來說應該是作為年輕人之間比較可愛、幽默的互動,但台下比較不會有相應的反應,這個落差感滿有趣的。

關於文化落差,之前也曾看過有採訪詢問本劇引進者陳午明精神科治療在台美的普及度落差會不會影響到本劇在台灣的接受度,當時他表示想要挑戰市場。而當真正演出時,我自己作為觀眾在現場感受全場氛圍,並不覺得接受度有因此降低,所以可以說是挑戰成功了吧。第二幕時,啜泣聲可是從四面八方傳來啊!

我自己本身有相關科別的經驗,而且非常恰巧的是……末場就在國考考完隔天。本劇將雙相情緒障礙(舊稱躁鬱症)的症狀呈現得非常到位,我們倆在中場休息時間討論時可以很明確指出哪一段劇情對應哪些症狀或特徵,諸如躁期的性慾提升、欣快感、無法停下行動或說話、行動不考慮後果、容易分心、需要睡眠量大幅減少,或是對醫師出現情色妄想等等。

不過也要稍微提醒並非每個雙相情緒障礙症患者都會有一樣的症狀,黛安娜應屬有精神病性特徵(有幻覺與妄想)的(或許更像是第一型)雙相情緒障礙症。

此外,看了特別有感的部分還有陪病者的壓力與精神狀態,以及陪病者與病人之間的相互影響,這部分也寫實得令人揪心。丹的陪伴和付出伴隨著無數次的希望與絕望,還有太多太多的困惑、恐懼與不知所措,這十幾年對他來說實在是太痛苦了。然而,他的痛苦同時也會影響到黛安娜,這一切就這樣在迷霧中來回拉扯與徘徊。

看完之後我和無尾熊討論到就算不討論娜塔莉的部分,他們也是很適合家庭治療的案例。在黛安娜發病後,丹不願意提起兒子,一再強調蓋比不存在,希望有一天能使黛安娜好起來,但這也使黛安娜和他都無法好好談論、紓解喪子之痛,黛安娜因此還更強化自己對蓋比的依賴性。這裡並不是想說丹做得不好,只是也會思考家庭治療更早介入的話,或許可以找到更有效的互動方式,也能接住不斷耗盡的家屬?我們在最後可以看見丹自己也深受喪子之痛所苦,這也是他過不去的一關,而他在黛安娜離家,互相給彼此留出空間後,才開始嘗試去處理自己的課題。個人覺得結尾往這裡輕輕一點卻十分有力,也讓全局更加完整與真實。

〈I Am the One〉,丹作為陪病者與疾病/幻覺拉扯的張力感真的很強,
每每都能感受到他的痛苦

當然,如果有家庭治療,也能接住同樣作為家屬的娜塔莉。

事實上,劇中我最有共鳴的角色就是娜塔莉。從一開始就看見她想要應對(離開)家庭帶來的壓力與創傷,卻也因此為自己帶來更大壓力。同時,她也恐懼於自己終有一天也會成為母親的翻版──尤其是母親已經複製了祖母之路。

回頭想起來,第一幕中「莫札特是瘋子,但他的音樂不瘋」這段就已經表現出她深知自己的困境,有意識地希望能在瘋狂的基礎上創造出瘋狂之外的成就與未來。然而,她也因此而執著於所謂的「秩序」。亨利試著將她帶出這個困境,讓她看見稍微放鬆也更為隨性自在的可能性。然而在初嘗自在的快樂之後,面對母親病情變化的壓力,運用新的紓壓方式時這份「隨心所欲」的嘗試又過了頭。她知道自己的沉淪,便再次升起成為母親翻版的恐懼。

娜塔莉的這份恐懼爆發,因此推開亨利、問他是否願意也是否能承受時,應該就是我開始掉眼淚的時候,我的雞皮疙瘩也一直冒起來。而當亨利詢問複合,再次唱起「嘿」的時候,實在得非常努力才能讓自己不哭出聲音。

奇妙的是,我自己的感情經驗幾乎不受「擔心自己複製家長」的影響。但是,我擔心這件事嗎?如果要誠實地說,確實會有希望自己不要和他們一樣的方面。另一方面,感情經驗雖然受影響的因素不同,但關係的中斷與修復同樣刻骨銘心。

我想這就是這齣劇的力道所在。它呈現的一切都太具有說服力了,儘管這些元素出現在觀眾人生中的不同部分,在觀劇時卻能瞬間就與這些記憶共鳴。儘管每個人的經驗不同,或許未必能像這樣同時與不同片段共鳴,但整齣劇看下來,總會有什麼觸動到的地方吧。

〈I Miss the Mountains〉,黛安娜「病情穩定」時也就失去了情緒起落──而她是如此想念那山稜起落

在前文中提到「咦這個好像有點誇張」的部分,主要是關於ECT電療。我其實有點困惑為什麼醫師沒有提到部分失憶的副作用一般不會超過半年,讓家屬和患者為這件事如此焦慮。而劇中的失憶在初期如此嚴重,其實應該就像醫師所言,心因性的占比可能較大,我們也可以看見丹太執著於讓黛安娜建立比現實更美好的記憶時,她完全想不起來,但當他們開始面對現實後,一切重新建立的速度就很快。

不過我們確實不知道電療的原理為何,只知道這個可能有不錯的效果。而且在第一幕中對於部分精神疾病治療過程中的「症狀穩定」,如果有看過相關狀況的話應該能會心一笑吧──正如他們所說,醫學確實不是魔法,我們只能期待度過這些過程後可以走向更舒服的未來。

不是正常,但或許能稍微舒服點,近乎正常就已經很好了。

剛看完的時候千頭萬緒,現在回想起來,總覺得這就像是將無數的人間真實熬成湯,精煉濃縮,使其色彩鮮明、口味強烈,又恰到好處,不至於使其變質。

咕嚕嚕地喝下,不只當下大呼過癮,餘韻也口齒留香。

終曲的〈Light〉,真誠面對痛苦,也是人生的醍醐味


8會員
33內容數
在雲林與雙北之間遷徙,有時也會晃到其他地方。 喜歡好吃的東西、愜意地旅行、美好的作品、可能有點偏的知識,以及自在又穩定提升的生活,所以符合上述條件的經驗有一定機率會記在這裡。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