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絕大部分的籌碼變化都在我們先前的評估範圍內,有什麼理由值得你貿然改變看法?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自前一波見到多單極值以後(圖1藍框),我們就認為盤勢有極高的機率很難直接再創新高。因為過往近乎所有的波段高點,都是由大量的多單推波助瀾上來的,因此接下來高機率就只剩回檔跟整理這兩個選項。



raw-image


而如果深究選擇權細項我們可以發現,自去年底以來,空單長期處於低水位。無論是去年12月近一千兩百點的修正,或是今年1-5月的盤整,都沒有看到空單有任何飆升的跡象。

甚至到今天都尚未看到。


而這其實完全符合歷史資料的情況。


為什麼?


前一段空頭末期,空單的水位往往非常高(圖2橘框)。也因為甫經歷過高水位的空單,在進入多頭前中期的時候,你很難看到大幅增加的空單。

raw-image


因為在空頭一整段跌勢下來,最後仍然選擇做多的寥寥無幾,留在場上的也大多只剩空單了。

例如2020年經典的我ok你先買。


而若是此種情況,回顧歷史資料可以發現。超過七成的整理及回測,幅度都落在7-9%左右。

去年十二月大盤從15152回檔至13981,恰好就是7%。


目前最高至最低(17463>16202)亦是7%。


而近期的籌碼變化也一再驗證,我們自七月中旬便不斷提及的中期整理格局(圖三粉框)。


raw-image

截至目前為止,絕大部分的籌碼變化都在我們先前的評估範圍內。既然如此,我想不到貿然改變看法的理由。


綜合以上,我們仍舊認為這樣的整理,回測幅度要超過一成的機率並不高。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