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個人做錯事,自己馬上察覺到,立刻跟當事人道歉懺悔,那他是真的知錯。如果一個人做錯事,一直當作若無其事,直到被旁人提點或公開,才不得已跟當事人道歉,那他不是真的知錯。一個人做錯事被公開,一定會對爆料者懷恨在心,而且起很大的瞋恨心,假以時日報一箭之仇,無端平添兩人的恩怨。
有一個老媽媽平時在一個公益團體做志工,由於老媽媽不懂交際,嘴巴也不甜,直來直往傻大媽的個性容易讓人起煩惱心。有一天,有一個年輕志工打電話約這位老媽媽幫忙打五百個便當,老媽媽掛掉電話想了一會兒,回撥跟志工說,她很含慢,不會做人,說話也不合人聽,她不要去好了,怕眾人看到她會起厭心。明明是去做好事,最後害人起惡念、造口業,這樣就不好了。老媽媽自己不造口業,她也捨不得別人因她而造業,這是自善而善人,自重而重人,如果人人都有老媽媽這等自我覺察的智慧,社會會更祥和,人心更和善。
如果不是自己主動承認的錯誤,那就不是真的知錯,就算抓出來也只是增加仇恨,不是好事。做好事,也要有做好事的智慧,就像老媽媽,不願意為了增加自己做好事的福報,而讓對方起瞋心、生氣,燒毀不容易積存的福報功德林。我們做每一件事情都要細心斟酌,思考再三,否則好事也會變壞事。
#不抓人毛病
#守好口德
#自善而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