淑梅六歲就失去父親,從小缺乏父愛的她,總是幻想將來有一天能嫁一個全心愛她的男子。十八年過去,淑梅結婚了,但是她嫁了一個直通通的客家男孩,每天照表操課,準時出門上班,準時把薪水交給淑梅,剩下的就不關他的事了,不會幫忙做家務,更不會說好聽的話,就像一個職業阿兵哥,心中有一道自己的軍令。
淑梅的先生還沒生病時,淑梅就已經全心照顧臥床的媽媽,照顧好多年,一直到功德圓滿,緊接著先生倒下。先生還沒截肢,都是淑梅在照顧,截肢不久,淑梅就發生車禍,脊椎第五節滑脫無法搬重,只能含淚把先生送到安養院。雖然先生住在安養院,但是淑梅每天中午和晚上都會帶便當去安養院陪先生吃飯,跟他講講女兒孫子的事,先生一、三、五洗腎也是由淑梅親自來載。
照顧病人已經忙碌不堪,淑梅還能撥時間做志工,除了在環保站做資源回收,煮百人便當,也在小學的圖書室當志工阿嬤。淑梅說,天天面對病人是消耗能量,做資源回收就好像在淨化自己心靈的垃圾,越做越清淨,至於煮飯是她的興趣,煮飯給志工吃她覺得很快樂很幸福。淑梅在小學圖書室當志工已經二十年,她喜歡聽小朋友銀鈴般的笑聲和說話聲,很悅耳很舒心,讓她的心境一下子就從烏雲密佈轉為陽光普照、春暖花開。
照顧先生是義務,也是情份,做志工是休息是沉澱也是過濾,讓她跳脫苦境去服務他人,再從別人臉上的笑容得到最大的能量,如此,她才有勇氣繼續跟生活搏鬥。老智者說,考驗與境界有時不是一天兩天,有可能長達一年、十年、二十年,如果我們一直困在境界裡,甚至被境界拖在地上磨,生活要怎麼過,家庭又怎麼顧得起來。如果能量不夠,轉不動境界,那就暫時放下,先去為自己植福,在付出的過程中,我們會感受愛的能量,最後一定會找到境隨我轉的方式,在為人拔苦的同時,自己已在不知不覺之中痊癒了。
#境隨心轉
#轉念
#放下
#自做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