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經認識一個人,他把多線戀愛砲經營得有聲有色,每條線都對他死心塌地,隨傳隨到。(我也曾經是其中的一條)
據悉,其中一條線(或者多條),更是已化身跟隨多年的貼身秘書、司機,以及Uber Fuck。他口中的「固砲」、「工具人」。心甘情願做牛做馬,好用的不得了。
我常在想,能做到這種程度絕對是很喜歡,是那種他哪天突然死掉她們都會去靈堂哭的那種喜歡。
先說說他的外表。
他的「好看」,依我的審美,是打扮出來的,不然其實長得……嗯……個人特色強烈。
第一次見他,就覺得這人眼距好寬,像蛇或者魚類。因為太像了,還畫了張鯰魚圖送他。
背上一片蛇刺青,連看人的神態,也像條蛇。
聲調黏黏滑滑(蛇也是黏黏滑滑的吧),隨時像微醺三分。
聽說這樣的人,女性覺得特別有魅力。
似乎並無道理,他一輩子不缺對象,身邊異性無縫接軌,床上的人來來去去。
「不主動、不拒絕、不負責」。
他說他的工作——按摩師,情緒勞動不亞於酒店。
一開始,我是他的客人,只是去找他按摩而已,和他發展至此,我也是始料未及。
因此提供情緒價值,對他來說像喝水一樣簡單。
而廣大的女性同胞,最需要的就是什麼?情緒價值。
而他正是提供情緒價值的高手。
在此我試著歸納出他的一些拿手好戲,或許可以從中探究人際關係心理學。
❝人生不是得到,就是學到❞。
後來才發覺那幾乎是洞悉人性的策略。
「你會不會/有沒有這個?」
「順便幫我看/買/借/載一下那個~」
「你不是要陪我去___?」
「你不跟我去___喔?」
臉不紅氣不喘地要求,沒有人拒絕。
千萬不要小看女人的聖母情結,當「這個男人需要我」的念頭被激發出來,她就會栽下去。
要買東西請你幫他挑。
決定什麼請你幫他選。
出去約會這次你陪我這樣下次我陪你那樣。
花招百變,信手拈來。
這樣的人絕對有趣。別人願意和他保持聯繫,一定是基於對他的好奇。
他需要的是那種,人造衛星的朋友。
「這件事我只能找你」
「只有你能陪/幫我」
一樣,把對方的聖母情結逼出來。
❝他很需要我,這讓我感覺到自己有價值。❞
這次跟你去看電影,下次跟另一個人去看同一部。
這次跟你吃冰淇淋,下次跟另一個人去吃冰淇淋。
這次用這罐潤滑液跟你上床,下次用同一罐跟另一個人上床。
不著不急,每個人都輪的到。
每個人都有共同回憶。
因人數眾多,約會行程不會只跟你,請及早卡位預約。
有次他問我要不要去看電影,當下沒有馬上回答,結果隔了一週,他已經跟別人去看了。
「我很少跟人講這個」
「這件事沒跟幾個朋友說過」
創造兩人親密感,完美。
女生早已在螢幕這一頭笑得花枝亂顫。
「這就是你特別的地方阿」
「我會覺得這個人,蠻特別的」
❝特別❞兩個字,宛如一道符咒。
封印那些殷殷期盼別人能看見自己獨特魅力的女子。
所以他可能在你的面前跟別的對象調笑、嬉鬧。也會跟你講他跟前任、砲友、其他女生的過往及近況。
你的嫉妒和競爭意識就此被激起,投資更多在他身上,再也離不開他。
「IKEA效應」:不管東西多差,付出越多心血,越有價值。
此招一出,沒有人不淪陷。
後來知道,因為他這個人是讀商科的精算師,記性好,過目不忘。
總而言之,
「善於觀察」+「情緒價值」=無往不利
所有與人相處能快速拉近距離的心理學技巧,諸如杯子效應、鏡射效應,運用的是滾瓜爛熟。
其實要我承認,這些行為的背後,不是因為很喜歡我這個人,被我的人格魅力所吸引,僅是為了要跟我上床,是蠻令人悲傷的。
聽他說與異性之間的各種風流韻事。
相較之下我這個不說髒話,喝茶雙手捧著喝,初次見面頷首微笑說你好的乖寶寶,簡直好吃又不黏牙。
曾經有一年多的時間,與他之間的訊息往來,間斷最長不過一週。
有毒的草開著迷人的花。
千方百計的靠近,才發現他不是適合太親近的人。
我不只一次撞見他的其他對象(們),噢對,我不只一次撞見,因為他的時間管理蠻差的(大概也不在意吧)。
當他覺得對你有所愧疚,會做一些補償來平衡女方(或自己)的心理狀態,例如快速回訊,或更頻繁地傳東西分享,或錄個長語音。
嗯,僅此而已。
疏遠後,我幾乎無所不用其極的想讓自己好起來。
任何看似能平復內在情緒波動的偏方療法都嘗試。
水晶礦石、精油蠟燭、占卜塔羅、求神拜佛、儀式法事……。
當初扎他太深,如今要讓他從身上脫落,比想像的還久,且異常難受。
我只能允許,允許情緒的發生。
靜靜地坐著,等待業力通過。
我很清楚,他就是一個被我顯化出來的人物,老天爺真疼我。
我以自身做實驗,紮紮實實的完成了一場碰撞。
身為一個有在創作的人,啟發靈感對我很重要。
他思考靈活,讓我無論是創作還是想法上,時常迸出新火花。
我也因此接觸了不同領域,學習許多新知。
不可否認,認識他的期間,確實是我創作產能最多的一段時日。
(所以我是喜歡他,還是喜歡他帶給我的靈感?)
那時,他確實滿足了我「想對一個人好」的心情。
可以和人分享生活大小事的心願。
無論如何,我都心存感激。
而現在,該讓能量向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