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重來一次我們能否做得更好?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今天再創近期新高,是個適合回顧這段時間以來的判斷及操作的好時機。看看我們是否有機會把哪裡做得更好,或是哪裡的失誤可以再降低。

六月的文章我們提到,最大回檔幅度約莫落在9%(下圖1)。

 

下面我們先簡述判斷過程,再談談從結論到布局思考,最後是檢討。


raw-image

由於空單的發展情況和多單消退速度極快,我們總結了機率最高的兩種情況。(下圖2)

但整體盤後資料看下來,2的機率遠遠高於1。至此我們可以就回測幅度總結出重點,大幅回檔不易出現,最大幅度僅約沒落在9%。


raw-image

所以,若時間回到七月,我們的預期體現在盤勢上就會非常接近下圖。綠底區間整理是當時的現況,當時回測幅度為5%左右,而橘底則是我們預期的最大回測。所以若時間回到七月,我們要考慮的便是,如何評估在買進與持有多單的前提下,我們能最大限度地把橘底回測考慮進來。

當時我們的做法是這樣。

最大回檔幅度約為1500點,而當時現況是近一千點便是區間下緣。如果我們只考慮前者就必須承擔最低點是16500,隨後即噴出。但如果沒有考慮後者,中間還有五百點左右的差距。

顯然,如果我針對前者做布局那後者的最大回測我就很難應對。最糟的情況是最大回測來了,但我全部砍在最低點,這樣的情況我無法接受。但如果只考慮最大回測但他沒有來我一樣無法接受。

在權衡了這兩者之後,我們能做的選擇就只剩一個了。透過部位控管兼容這兩者情況。

16500要先建部分多單,防止最大回測沒有出現。槓桿降下來後,留部分部位甚至一半部位兼容後續五百點。這是能力有限的我們,可以最大限度兼容我們判斷下的所有情況後,將整段波段吃下來的唯一方法。




raw-image




上述便是幾個月我們一直在做的事情。

但如果你有持續看我的文章就會知道,我們在8/14的時候曾經停損了多單。




raw-image




會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我們原先沒有預期整理會這麼久。以至於在觀察盤後資料的時候過於心急,導致在下跌的第一時間沒有出現我們預期會看到的訊號便開始猶豫。

回頭看當初這個動作真的覺得非常可惜,可以說近乎整體的情況都在預期內,但過於貪心地連時間進程都想掌握真的是有些想太夢幻了。(或著說是火侯還不夠?)

簡述與總結前段時間的判斷與行為過程,再來一次我不敢肯定這樣的失誤能否得到完美地修正,但努力不會白費,期許自己未來總是越來越好。這些無法迴避的痛苦,不如就瀟灑地享受。

#判斷走勢之餘對於時間的進程真的不要太過較真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