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宇隆,重返榮耀
付費限定

宇隆,重返榮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新上市的股票,當初注意到他是因為諾和諾德 (Novo Nordisk),一樣慣用我的模型(基本+新聞解讀)找到他的。以下就我蒐集我認為有價值的新聞,擷取重點內容與各位分享。


先看結論的重點:宇隆(2233)台中新廠將於本季完工,2024年第一季投產,生產行星減速器、手術器械新產品、與自行車零組件為主2024年起東莞信豐廠、浙江宇鑽精密、台灣台中廠的產能將各三分之一,集團總產能可增至年營收50億元規模展望2024年受惠汽車、醫療類營運成長,法人估,宇隆全年營收可望成長15%。

法人估,宇隆今年合併營收33億元,年減1.5%,每股盈餘約8.2元,2024年營收可望成長15%(個人計算也就是50億左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426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台股_電子上游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較多關注在電子產業的分享
7會員
11內容數
台灣股市電子上游的市場分析,從驅動IC到晶圓代工、測試與協力廠...。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艾華,我都戲稱阿華,期望喊得熟絡,能夠沾點邊...上半年的EPS16.73,看他月線,從2018年四萬多張量,兩年後井噴到146元,過往十數年的20-30元的股票忽然這麼驚為天人,但過去都過去了,那現在談它是... 是,我們來看看他最近的新聞: <<土地處分利益大進補,艾華今年本業也可望獲利 M
很多人關注天鈺是在鴻海時期,但其實他已經不屬於鴻海集團的,導致最近富士康在大陸查稅的傳言,天鈺也跟著被波及到?(對,這裡我是疑問句的。)反過來看,也因為沒有鴻海的包袱,天鈺對外的發展是沒有受限的(鴻海集團太大了,天鈺想發展都還須顧慮是否與集團方向有衝突。)驅動IC是幾乎電子產業都會用到,而這次的法說
艾華,我都戲稱阿華,期望喊得熟絡,能夠沾點邊...上半年的EPS16.73,看他月線,從2018年四萬多張量,兩年後井噴到146元,過往十數年的20-30元的股票忽然這麼驚為天人,但過去都過去了,那現在談它是... 是,我們來看看他最近的新聞: <<土地處分利益大進補,艾華今年本業也可望獲利 M
很多人關注天鈺是在鴻海時期,但其實他已經不屬於鴻海集團的,導致最近富士康在大陸查稅的傳言,天鈺也跟著被波及到?(對,這裡我是疑問句的。)反過來看,也因為沒有鴻海的包袱,天鈺對外的發展是沒有受限的(鴻海集團太大了,天鈺想發展都還須顧慮是否與集團方向有衝突。)驅動IC是幾乎電子產業都會用到,而這次的法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