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市場相處之前先學會和自己相處。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渣男...咳,我說的是整理盤就是這樣,每次下去的時候你都覺得會更低。彈上來的時候你又覺得有機會突破。 

但他就是這樣忽遠忽近敲打你窗又撥動你情弦。 

剛開始做波段的時候其實我就做得不錯,可能是因為我本來就不是做短線的料,所以那段試錯的經歷反倒幫助了我很多。大多數的波段我都能掌握到一定程度。但難的其實不是這個,但凡你多一點耐心波段都能做的還不差。 難的是波段的獲利你如何能守住,尤其是這種渣男盤。

一個波段出來要馬上翻轉,或是不間斷地延續到下一個趨勢的情況不常見。中間的整理期可以說是必經的過程,但當你剛經歷過數百點甚至上千點數千點的行情之後。

#錯過的你會迫不及待的想參與

#看錯的你會頑固地想證明自己

這些都會加劇你在整理期被玩弄的機率。

所以波段做到後面,讓我們花更多心力的已經不是判斷相對低點或是相對高點這件事情,而是如何判斷以及應對整理期。

我試過很多種方法,舉凡: 

區間上下緣低買高賣

完全空手等待

直接抱過去

方法看起來很多,但在嘗試的過程中我總是會遇到一些障礙。


(我們之前在【淺談區間操作】的文章寫過這邊就不提了。)


經歷過夠多的挫折,也看過那些情境發生的當下對自己的影響是什麼之後,我才知道上述三種方式不只做不到也不適合我。

以我這種自認為是先知但卻軟爛的個性來說,用兼容的方式平滑地過渡這段時間才是最優解。 也是在兼融了這些,不管是可能出現的情緒反應或是部位的帳上損益,甚至是判斷出的劇本情境。我才比起先前更能大大地守住波段的獲利。

最後,不管你的判斷方式和進出依據是什麼,整理期都是你避不開且必須要面對的問題。 

或許第一種方法行不通,第二種方法不適用。但沒關係,坦然地接受自己的缺點,和市場相處之前先學會和自己相處,你定然能找到平衡點。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