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番茄,你正確嗎?

2023/12/18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文化部為了讓民眾「在市場用親切的台語採購蔬果」,指出草莓、番茄等蔬果台語讀音的「正確或錯誤」。


根據文化部說法,草莓讀音正誤來自文言與白話差異,番茄則來自南北差異,更提到很多人習用 thoo-ma-tooh 是日文,還要大家多去看政府的台語字典。


泰國前次大選前,也玩過相同把戲,那時宣稱要統一「正確的」泰國料理做法,當然選後不了了之。因為泰國人不在意自己媽媽廚房裡煮的綠咖哩是否正統,而台灣人則該在意市場蔬果價格持續飆漲。自從芭樂也爆漲後,我就很少拿芭樂來做改良版青木瓜沙拉了。


從語言角度看,曾有外籍看護告訴我,很多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的人從小就聽懂簡單的閩南語,例如數字、感謝、米粉之類,他們稱為福建話,雖然發音略有差異,語言貴在通用流傳,不在乎意識形態所謂正統。


從文化角度看,文化部近年做的恰恰是當年文建會升格前搞出的「夢想家」音樂劇 --- 灑幣煙火秀和操弄意識形態,而且連年選出讓台灣在奧斯卡敗給其他亞洲電影的作品出國參賽!泰國文化部至少在聯合國成功把潑水節申請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們的文化部,該被檢視的也遠超過番茄草莓的範疇。


當時,陳建仁新內閣上任,史哲接掌文化部,恰逢台北國際書展,出版界發聲明,期望這位某教改團體董事長之子、且操盤罷免韓國瑜的新潮流系要角,在面對文化事務時別動輒管制,以改善前部長李永得與出版界和藝文界的緊張關係。陳內閣上任還不到一個月,文化部就出手,在演出前夕取消俄國女高音的音樂會,這和最近一名國中生的漫畫獲得比賽特優,卻被網紅要求主辦單位追回獎項頗類似。兩者最大本質差別在於,取消俄國音樂家由我們政府帶頭發動,取消反路權漫畫則是民間由下往上!誠然,要嚴肅討論意識形態「正確 vs. 錯誤」,在國際上目前最熱議,但台灣不太關注就是挺以色列與挺巴勒斯坦兩陣營拉出的文化和言論自由戰線。


回到台灣比較關心的層面,這兩年,單純藝術活動被貶低為偏狹意識型態的聲援或對抗,藝文人士有的急於表態,有的自我審查,都是為了趨利避凶、拿補助,爭取當權者關愛的眼神。今年有文學獎,以代筆的性別平權議題小說拿到散文首獎,再度引發獎棍寫作倫理爭議,這不是第一次,可能也不會是最後一次。


總之,「你正確嗎?」我們難道該教育民眾時時檢查自己與別人?不僅審查當下,更對不認識的人,從網路擷取片段幾個字,就當支持或批判對象?這恐怕是「取消文化」最惡劣的例子。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