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畏因眾生畏果,拓展自己的能力圈就是在避免種下另一個惡果。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雖然一樣都是波段,但我現在做的波段跟以前已經不一樣了。以今年為例,在11/22發文提到,大盤即將進入整理的同時,如果是以過去我對波段的認知和操作,多單應該要出場了。後續看籌碼的變化再決定什麼時候該買回來。

同樣地,在今年六月十五號發文提到,現在不考慮做多的同時,如果以過去對波段的認知和操作,當時應該要開始找空點。待中期整理7-9%的回檔和籌碼接近落底的訊號出現的同時由空轉多。

但今年我都沒有這麼做,為什麼?

以往每一次進場前我都會做大量的功課研究相對低點可能出現在什麼時候,以及隱藏其背後的報酬可能有多豐厚以外,後續的漲勢可能是什麼樣貌也要盡可能考慮進去。因為上漲的方式不同,兩者在布局與持倉的方式就會有差異,例如驚驚漲與嘎空就不一樣。

不敢說我全部都做得很好,但大多數的情況確實能掌握住,可即便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卻慢慢意識到更重要的問題。

那就是我想得還不夠多且不夠提前。

當我把重心與視角都集中在波段本身的時候,即便波段掌握住了,後續的走勢若處理的不好也很有可能大幅度或是全部吐回去。以我印象深刻的19年為例,1-4月的大波段利潤,在後面的5-9月若處理的不好就很容易被咬回去,但回頭來看那只不過是7-9%的中期整理格局,中間也只僅僅過了三個月就見到最低點。但這短短的三個月卻是19年最重要的三個月。因為一旦你在這裡把前面1-8月的成果全部吐回去,那後面最兇的四個月你要"正常發揮"就變得不容易,甚至可能在最後忍不住全部加碼在相對高點,結果在2020年跌落地獄。

所以波段要做的好的最後一塊拼圖不是你該如何出的漂亮,但凡你前面只要做的不是太差,收尾的時候大多只有賺多跟賺少的問題。重要的是你要知道,這樣的波段接續而來的會是什麼。

以今年的走勢為例,五到六月嘎空暴漲和十一月的大漲,無論你是否賺到都很容易讓你輕易得出找買點這個結論。因為如果你賺到了你會希望能再複製一次,如果你沒賺到你會想著下次要快點上車。也因為這樣的心情,8-10月的中期整理格局你就會非常辛苦。而這恰好就是2023年最重要的幾個月份。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11/22沒有把多單出掉,6/15之後沒有開始找空點。因為我們在五月嘎空行情開始的時候,已經提前評估過這樣的嘎空結束之後可能會是什麼情景。

菩薩畏因眾生畏果,多數人只擔心最後的結局是不好的,但往往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現在的虧損與之前買進的理由息息相關,所以如果你一昧地盯著結果,期待它是好的,那你反而忽略了前面最重要的原因。

過去我做波段也是這樣,我只在意我能不能把這個波段收下來,但隨之而來的獲利回吐其實在做波段的當下就已經種下虧損的種子,我相信許多待改善的操作也存在著相似的背景。

所以,在投資交易的過程中發現自身的缺點,不只能拓展自身的能力圈,同時也是在避免種下另一個惡果。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