斥資百余萬卻不是消費者,維權難的苦誰懂?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在文章的開篇,筆者想向大家介紹一個受害人「被騙」百余萬港元而無處追討的案例。2018年,香港公司新時代集團(中國)有限公司(「業主」)名下一處物業,准備裝修時,經介紹,業主與一家名為匠室內設計有限公司STUDIO M INTERIORS HK LIMITED的公司簽訂合同,約定由該公司提供室內裝修工程服務,裝修款總計高達300萬港元,分五期付款。出於對合作方的信任,合同訂立後業主如約向裝修公司支付了兩期共計120萬港元的工程款。然而該裝修公司一直拖延施工,在第二期工程未完工時便要求支付第三期工程款,遭到拒絕後便擅自撤離裝修物業,拒不履行裝修義務也不退還已收取的款項。

事發後至今的五年內,業主采取了所有可能的維權措施,然而仍未能收回已支付的款項:向法院提起違約訴訟,法院判決裝修公司支付165萬港元及其利息,然而裝修公司沒有任何可供執行的資產;向警方舉報欺詐,但無奈不良商家實在狡猾,隱匿了相關證據;向海關舉報不良營商手法,但海關回復法人不屬於消費者,無法得到相關保護……這五年內,業主為了維權付出了巨大努力,當被問到為何要一直堅持維權,業主表示這不僅僅是為了自身的權益,也是希望能夠為裝修市場清除不良商家,讓不法經營者得到應有的處罰。

沒有資產、證據不足等導致維權無門可以理解,但大家也許不免產生疑問:為什麼海關回復法人不屬於消費者?業主支付了高額費用購買裝修服務,為什麼不能作為消費者得到保護?

香港法例第362章《商品說明條例》規定了多種不良營商手法,如任何商戶對任何消費者作出該等不良營商手法,即屬犯罪,並應受到罰款、監禁等處罰。但《商品說明條例》(執法指引)同時規定:「消費者」為「符合以下說明的個人:就某營業行為而言,該人行事(或其行事的本意)的主要目的,並不關乎該人的商業或業務」。就公平營商條文而言,消費者指自然人而不是任何其他法人(例如公司)。

檢索其他國家地區相關法律,發現大部分地區的消費者保護法都將法人排除在外,其理由主要在於:第一,對消費者進行保護的前提是消費者處於弱勢地位,而法人與自然人相比更不易處於弱勢地位;第二,法人並不是商品或服務的最終承受者。這種做法有合理之處,但實踐中不免存在以下情形:公司為員工采購了蛋糕作為下午茶,但蛋糕因過期變質導致員工食物中毒,此時公司采購的目的並非為自身業務經營,但也無法作為消費者向賣家主張責任。由此可見,一刀切地將公司法人排除在消費者之外確有不合理之處。

參考台灣行政院消費者保護會的說明,消費者不是企業經營者,而企業經營者有時亦為消費者,當企業經營者不是在從事生產行為,而是在從事消費行為時,此時的企業經營者即為消費者,受消費者保護法之保護。此種規定更符合實際情況,也更能保護公司正當利益。實踐中,公司並非只從事生產經營活動,作為消費者為員工采購消費的情況也很常見。此外,雖然法人比自然人更不易處於弱勢地位,但考慮到公司的體量,公司進行消費采購時的金額往往更大,一旦被侵權,所遭受的損失也將更大,而剝奪公司作為消費者維權的路徑,也會使本就難的維權雪上加霜。

漫漫維權路,本案業主采取了所有可能的措施,此前向警方報案時因證據不足而無法推進,但警員建議可以向海關舉報不良營商手法,本以為柳暗花明,沒成想竟又是死路一條。無奈之下,業主考慮提出私人檢控,雖然這一路徑將困難重重,但業主堅持窮盡一切手段維權,並相信善惡終有報,天道好輪回,不良商家終將受到應有的處罰。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63016611的沙龍
1會員
10內容數
63016611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4/02
二零二四年三月,中國科技教育基金會(以下簡稱“CTE”)理事長向心先生受邀參加香港某一家資深律師行的週年慶祝活動,一同參加的,還有香港律師界優秀同行。   CTE作為一家於香港註冊的公益性基金會,一直秉承著「科教興國、公益為民、團結友善、服務社會」的理念從事公益活動,旨在弘揚遵守法律、遵守社會道
2024/04/02
二零二四年三月,中國科技教育基金會(以下簡稱“CTE”)理事長向心先生受邀參加香港某一家資深律師行的週年慶祝活動,一同參加的,還有香港律師界優秀同行。   CTE作為一家於香港註冊的公益性基金會,一直秉承著「科教興國、公益為民、團結友善、服務社會」的理念從事公益活動,旨在弘揚遵守法律、遵守社會道
2024/03/18
香港特区政府劳工处于3月14日及3月15日在香港湾仔会展中心举行为期两日的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及开拓新机遇招聘会,本次招聘会有80逾间机构参与,首日有59间机构在现场开设柜位,提供超过三千五百个职位空缺。 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自2021年起施行,旨在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历史机
2024/03/18
香港特区政府劳工处于3月14日及3月15日在香港湾仔会展中心举行为期两日的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及开拓新机遇招聘会,本次招聘会有80逾间机构参与,首日有59间机构在现场开设柜位,提供超过三千五百个职位空缺。 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自2021年起施行,旨在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历史机
2024/03/15
樓上單位漏水導致樓下住戶受損的案件非常常見,而該等案件中漏水原因的界定和維修責任的承擔往往備受爭議,樓上業主或租客推卸責任常導致樓下住戶追責難,有時不僅要支出高昂的公證費用,甚至可能對簿公堂,付出大量時間與金錢成本。最近,新時代集團(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時代」)處理了一起漏水事件並成功維權,
2024/03/15
樓上單位漏水導致樓下住戶受損的案件非常常見,而該等案件中漏水原因的界定和維修責任的承擔往往備受爭議,樓上業主或租客推卸責任常導致樓下住戶追責難,有時不僅要支出高昂的公證費用,甚至可能對簿公堂,付出大量時間與金錢成本。最近,新時代集團(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時代」)處理了一起漏水事件並成功維權,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