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探張愛玲

2024/01/01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不久前收到一個長輩圖是關於張愛玲,說「每個女人都會碰上胡蘭成,但男人一生遇不到張愛玲!」


胡蘭成和張愛玲之間,和《色戒》的故事,說報應、客死他鄉,都言重了。相遇是緣,失去也是緣,自在的人活在緣分中。


我早先讀胡蘭成是因為朱西甯,朱家一家的作品我都喜歡,朱西甯與胡蘭成交情深,也寫過一本《獵狐記》替胡蘭成抱不平,可是胡蘭成寫《禪是一枝花》,把女兒朱天文比喻為張愛玲,不知張愛玲是否讀過?


胡蘭成是汪精衛政府的行政院法制局長,張愛玲出走美國之前,這兩位氣韻迥異的人在一起,都談什麼?難道談胡的黨政和藝文界人脈?


陳克華曾寫過一首《我不曾尋找張愛玲》:

﹝年少的我曾在上海旅行,

整天沈浸在這城市的繁複多變,

離開後才想起,

那是張愛玲成長綻放的地方,

之後我又去到香港,

在淺水灣邊望著霓虹倒映,

完全不覺張愛玲在這裡上過大學,

並結識了她後半生的知己,

九七年我在波士頓哈佛求學,

每天進學校必經的那條街,

後來讀張的傳記,

才知道她住過那裡,

所有地方當我來到,

張愛玲都已離開很久了,

絲毫感受不到她的氣息,

而距離她最近的一次,

竟然是我的出生,

那是1961年的十月,

我在花蓮市南京街某婦産科呱呱落地,

而她和王禎和, 正好從門外走過。﹞


1961年,張愛玲回香港,取道台灣,在台北,席德進當嚮導,據說席德進幾乎無話,而在花蓮當嚮導則是王禎和,也不知究竟帶張愛玲看了什麼,後來她用英文寫遊記《A Return To The Frontier》發表在美國雜誌,那文章談了妓女之類,對台灣並無好話,而且可讀出她對周遭環境的不信任。


後來張愛玲返美,應是未曾再踏上大陸香港台灣。


即使長居美國,張愛玲依然無法做到一件事:當個美國人。這或許解釋了她晚年明明有豐富版稅,卻生活簡樸,且不斷搬家,最終一人孤獨死在加州。


變動時代的知識分子,終須面對自己橫跨文化匯流,就如 James Joyce 寫《Ulysses》,其腳色不斷探索內在心靈,稍一不慎,此自我文化認同之探索就可能變成拒絕融入甚至排擠周邊社會的理由。


話說回頭,胡蘭成和張愛玲乃至朱西甯一家的作品,如今都因政治不正確而快速失寵,甚至去了書店也買不到,這恐怕是我們器局越來越淺陋的反映。哪天我們的鑑賞能擺脫遮眼烏雲,不跟掌權者和其嘍囉人云亦云,台灣的文化水平才能深廣。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