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蓮、依蓮姐姐、依蓮老師

2018/12/20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或許是自己對於教師圖像的期待,以及年紀的落差並不遠,因此在接觸孩子的第一時間,希望自己是友善的,對孩子們來說,能被視為一起互相學習的夥伴、姐姐那樣。但是,在與小一生互動中,發現或許有些方式不是那麼合適,因為他們對於開玩笑的尺度和分寸,還不知道如何拿捏,學習尊重彼此也才正要起步而已;因此,如何建立清楚的原則,同時,他們在遵守的過程中,不是因為“ 害怕權威 ”才執行的,便是一個重要的課題。

「訓育」與「輔導」是能夠並行的嗎?這是在每週三下午例行的教師聚集中,被提出來探討的問題,也是我時常掙扎的點,也銜接著上述的「原則問題」。整場小討論聽下來,做個簡單的歸納:訓育的工作,意指在衝突或是狀況發生的當下,就事論事的處理;而輔導則是在事後,針對學生心理層面作後續的諮商等協助。

有些人提出了:如果教師在嚴厲的訓育後,又進行溫柔的輔導談話,學生會不會因為害怕而不敢將心裡的話說出來?又或者是,面對眼前同一位教師,所帶來的不同感受,會不會有錯亂的感覺?當下我能同意,且理解這樣所謂“混亂”的感覺,因為——班上的幾位孩子,注意力非常難以集中時,或是秩序失控以致影響他人時,我會從溫柔的提醒,變得越來越嚴厲的提醒;然而,在其他時刻,又會聽他們分享生活中的瑣事,可能是開心的,也可能是悲傷的。

不過,事後在思辨這件事情的時候,我想到了自己母親的角色,記憶中,很小的時候犯過幾次嚴重的錯誤,因此她很嚴厲的處罰我;但在事後,又會拿藥來幫我擦,安慰我、鼓勵我,告訴我她很愛我,當下應該不是錯亂的感受,而是明白:

她不喜歡我的「行為」,但是『她愛我這個人』。

因此,我在教學的角色中,時常發現像自己的媽媽一樣,僅針對這個「行為」本身,引導孩子做更正確的選擇(例如生氣的時候,他可以有除了動手打人之外更好的選擇),而不會停止告訴孩子他有多美好,他的獨特性及其價值。

然而,「訓育」與「輔導」難以發生在班級的導師身上,還有一個因素被提出來是:老師們有太多需要處理的事務了,往往還來不及釐清孩子心中的『猶苦』,下一堂課的鐘聲就響起了。


註:猶苦指稱過去因教養與其他對待生成的情結,或說是地雷。人人皆有,常見
引爆於親子、師生與夫妻關係。我們在師訓中用互助諮商來處理,或者是自學
薩提爾的冰山與覺醒都有許多幫助。


    不只是老師
    不只是老師
    高中畢業那年,因為不願將就上大學,而展開了一場場的冒險,從澳洲自由行到東部打工換宿,接著拜訪不同的部落課輔班,習得在地學分,冀望以世界為教室,試圖在每場對話中,一次次地釐清出走的初衷,對於每個理念,進行自我的思辨,逐漸刻畫出對未來的藍圖。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