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紀實EP-1|萬華是她們人生的最後一站/茶室女性的故事

2024/01/06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她們承受著有色眼光,覺得這是一生難以洗刷的恥辱」

書籍封面

書籍封面

這本書是寫十二名堅毅女性的故事,讓我們看見其韌性。珍珠家園婦女中心與作者李玟萱出版這本書是期望讓更多人理解萬華女性的故事,了解她們為什麼會到萬華,當遭遇人生重大挫折時,她們一路流連到萬華,用自己的方式生存且逆流直上。即便多數人無法認同她們的選擇,無論生活多困難仍舊堅持下來,持續面對經濟、生活、愛情及親情帶來的挑戰,還需要面對遊走於社會黑暗面與灰色地帶的風險。這本書正好能讓我們思考,社會究竟出了什麼問題?才會迫使女性從事性工作?以及她們在轉業上的困難等議題。


為何要閱讀本書?

這本《茶室女人心:萬華紅燈區的故事》的作者是李玟萱,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成人與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初期採訪紀錄時事帶著獵奇的心態探索,想理解茶室產業內的細節,但後來發現寫作目的並非揭開這層神秘面紗,而是完整呈現茶室工作者在生命中經歷的苦難與內心掙扎,但仍保有未來期盼的群像。

市面上不乏書寫典範女性故事的書籍,但是書寫基層女性的書籍則較少,這本書正好透過萬華女性的生命故事書寫,讓讀者能了解她們踏入特種行業的原因,以及她們承受的有色眼光與一生難以洗刷的恥辱。我想,作為一位質性資料的蒐集人員,作者要能夠讓受訪者如實呈現生命故事的細節,採訪過程必定步履蹣跚,不斷的與她們搏感情才能書寫出真實茶室工作者的內心世界。

透過本書,能幫助我們理解茶室工作者的世界,無論她們的選擇理由為何,都應當被社會大眾理解,除了在地的非營利組織在此協助她們之餘,看完這本書的我們或許能做些什麼事,讓她們的故事能被更多人看見,總有一天會有所改變,讓來自各行各業的工作者皆能昂首闊足的在社會上生活。


臺北看不見的街角:萬華

萬華的前身是艋舺,曾經是臺北最繁華的區域,於此從事商業活動的人相當多,因此也就成為了茶室的支持者。不過,隨著社會的變遷,茶室、街友等底層文化成為萬華無法撕掉的標籤。

1960年代前後,萬華的剝皮寮開始有茶室營業,其中又以「秀英茶室」與「長壽號茶桌仔店」為人所知。當時的茶室多半是到當地做生意的高齡男性商人為主,以茶室為聚集地交流財經或彩券等訊息,同時能關懷彼此的生活。此外,萬華早期是港口的緣故,無論是體力勞動者晚上的男子氣概實踐或老闆的生意洽談,都少不了性產業的聚集,因此慢慢的形成了紅燈區聚落,服務男性消費者。

萬華地區的特殊行業工作者大多是來自全國各地的經濟落難者,還有臺灣社會長期以來的性別不平等所塑造的父權體制也是促成這種社會結構的因素,讓性產業成為剝削女性的一種方式,導致色情行業的氾濫。此外,萬華的都更進度緩慢,讓許多有意從事性交易的女性有機會在此租下便宜的空間作為接客用,相較於臺北的其它性產業聚落,萬華相對能夠負擔,而後就大量聚集越來越多從事性產業的女性,使得萬華長期受到外界的污名化,在無人管理的狀態下成為了看不見的臺北之街角。


萬華女人的故事

者訪談完十二位茶室工作者的故事後,將她們的生命故事分為三種:「天無絕人之路」、「我不去工作哪可以」以及「心事誰人知」。看完這些女性的生命故事後,才發現她們所經歷的並非普通人能承受,有些人從小就必須要靠自己謀生,有些人則是少女時代被賣到妓女戶,有些人則是在平凡安穩的生活遇到好賭的另一半,無論如何都讓她們的生命起了翻天覆地的改變,積極生活的同時,又要隱藏內心的龐大壓力。


「來到萬華,是她們人生的最後一站。

漫長的歲月裡,沒有人看的起她們。」


天無絕人之路

章節內總共收錄了四位女性的故事,分別有嚮往歌星夢的麗筠、離婚的彩霓、嫁給外省老兵的阿娟以及十五歲就被迫負擔家計的阿圓。這四個人的經歷各有其特殊之處,相同的是她們各自在不同的人生階段遭逢變故,輾轉到萬華成為茶室內的工作者。例如麗筠描述她早年到了新竹後,命運就報銷了的經過,原本要北上賺錢,結果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被強暴,後來又經歷結婚、離婚的各種輪迴,甚至連她都不知道自己是什麼命,之後又為了要償還債務而到林森北路的酒店當幹部,再轉到萬華廣州街的茶室,且經常讓客人簽帳又倒帳,屢次之後就改做照顧服務員,穩定的賺錢並還清債務。

我不去工作哪可以

章節內同樣收錄了四位女性的故事,分別有半夜離家到臺北討生活的笑笑、留著一頭短髮深怕被丈夫拉扯的阿茱、那卡西的女兒金綿以及假結婚管道來臺的林双。這四位女性的故事皆是描述為錢了錢而不得不工作的經歷,萬華茶室或站壁所賺的錢是相對較高的,能讓她們維持基本生活以及支付額外的費用。例如笑笑從雲林到萬華工作後,因爲未婚懷孕生子而衍生了後續一連串的事件,為了要還清長大成人的兒子在外欠下的債務,藉由萬華站壁的朋友引介,到鑽石大樓找房間,考慮賣身賺錢,才能夠償還,而她也非常的有志氣說:「我不會一直站著像櫥窗的模特兒讓人看。」直到後來一切歸於平靜後,笑笑才離開這逼不得已的生涯。她後來回想也認為萬華絕不會讓人餓死,只要身體健康,在萬華不可能失業超過兩天,也只有萬華的人情味能讓一個窮困潦倒的人有機會活下去,包括心靈上的潦倒。我想笑笑的見解已經說明了一切。

心事誰人知

章節內收錄了最後四位女性的故事,分別有走私毒品入獄的阿膨、經常被男人欺負的春芳、吸食毒品而曾入獄的小玉以及迷失在人生旅途的羊羊。這四位女性的人生故事只能隱藏在內心,無法向他人訴說,因為多數是一些不光彩的事情。例如阿膨四十歲還在萬華賺錢,每天的工資優沃,但面對的是五花十色的客人以及喬裝的便衣警察。雖然,後來曾有一段婚姻關係,僅維持了三年就因丈夫暴力而離婚,回歸單身。之後則是與同在萬華工作的姐妹到泰國走私毒品回臺時被抓到,而人生動盪起伏的她判刑後入獄服刑時,才感受到真正的平靜,而她也表示自己經常在想,若當出不要貪心就不會走上不歸路。而阿膨也很懊悔自己在萬華待了十四年,到頭來仍是一場空。面對過去的童年往事,多半只能自行消化吸收,無法向外界透露太多的訊息。


後記:盼望每個紅燈區的女性,都有人關懷

萬華經常給外人一種神秘的色彩,認為這是個骯髒的區域,這是社會建構的結果。這本書載的十二位茶室工作者或從事性交易女性的故事,她們多半是出生在艱苦人的家庭,因為各種原因被迫到萬華,從故事中亦能發現她們踏入特種行業的原因各異。但是,年老皆能遇到「珍珠家園」這個非營利組織,協助她們重新找回自己的價值,也盼望紅燈區的女性都能有人關懷。這本書的最後三篇則是紀錄了三位上帝的員工,其中一位是團隊的領導人林迪真(阿真),是位來自荷蘭的宣教士,積極關懷萬華特殊境遇的婦女(例如:茶室、性工作者、獨居、經濟弱勢等),讓她們不再迴避過去的負面經驗,轉而用正面的眼光看待自己,重新詮釋人生的意義。雖然,要撕下萬華長期的負面標籤,是件不容易的事情,但我們能以不同的角度來看待堅毅女性的故事,給予她們關懷。

7會員
2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