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德國在柏林、魯爾及慕尼黑等重鎮發展軍備,同時力圖與周邊國家發展經濟貿易,加強通商,取得資源,更成功與西班牙建交,且在西班牙王室同意下,派遣德國軍隊駐紮於馬德里及巴塞隆納。
眼見德國在外交及軍備上如此大動作,與德國僅相隔英吉利海峽的英國,以及被德國包圍的法國均不免人心惶恐,莫不猜測德國是否有侵略他國的意圖。但英國及法國在國內資源不足及工業發展均不如德國的情況下,若與德國進行軍備競賽,勢必處於下風,因此英國首相連忙與蘇聯領導人聯繫,研議從經濟層面削弱德國發展,進而拖慢其軍事發展。至於蘇聯領導人長年來想將共產主義推廣至歐洲,擴大蘇聯領土,一直不得其門而入,如今逢此良機,於是答應了英國首相的提議。因此從1937年起,德國與英法陣營及蘇聯展開你來我往的外交戰,尤其蘇聯多次阻撓德國與東歐及南歐各國的貿易,幾近將所有國家資源投入外交戰當中,陸續與南斯拉夫、羅馬尼亞及希臘建交,終於迫使德國在1938年公開承認在這場外交戰中落敗。英法雖在外交戰中著墨不多,但也已成功爭取到發展軍備的時間,漸漸能與德國的軍力抗衡。
英國首相原意利用蘇聯在外交中牽制德國的發展,換取時間發展戰力,但卻無法預料蘇聯是傾全國之力投入這場外交戰,而蘇聯在贏得這場外交戰後,無論在經濟產值或工業發展都獲得了飛躍性的成長,而將經濟力轉化為軍備後,激起蘇聯領導人侵略歐洲的野心。於是,蘇聯紅軍在1939年進軍南斯拉夫,試圖控制整個歐陸。德國則派遣駐守於魯爾及慕尼黑的機動步兵隊及空軍前往奧地利及捷克佈防,挾天險與蘇聯紅軍對峙,同時加速軍事科技發展,讓防空雷達技術落實於領土上,以防空襲。紅軍見德軍境內已裝設防空雷達,且德軍據於天險之後,佔盡天時地利,於是不敢妄動。
英國首相見德軍大多被調派至奧地利,魯爾空虛,於是下令海空軍自1940年春季起砲轟魯爾。魯爾地區部隊雖然不多,但碉堡防禦力雄厚,硬生生地扛下了攻擊,且損傷輕微,德國元首也不甘示弱,下令空軍轟炸英國皇家海軍。彼此間的轟炸持續至1941年,整整2年間的轟炸,就結果來看,德軍斯圖卡略佔上風。
德國元首思索東西兩側受敵,長遠考慮來說,必不是辦法,於是指揮東普魯士守備軍從北面波羅的海方向威脅蘇聯本土中守備較為薄弱的列寧格勒,另一方面請盟友義大利派遣海軍護衛德國陸軍,從蘇伊士運河登陸,打算穿越波斯,威脅蘇聯本土的後方城市巴庫,逼迫紅軍能從前線分兵回救,並同時向英國首相喊話,表示德國本土防禦力強悍,勿再花費心力於企圖登陸,且德軍已將部隊全數用於防守蘇聯侵略,無力侵襲英法,而蘇聯已是一方經濟霸權,若英法再將心力花費於登陸德國本土,歐洲霸權地位將由蘇聯佔據。
1942年春,美國參戰,英國首相指派美軍進駐法國本土及低地國家,德國元首見心戰喊話似乎無效,且蘇聯已在列寧格勒加強防禦,於是決定將東普魯士守備軍全數召回德國本土,放棄東普魯士的防衛,專心加強魯爾的守備,戰略定調為本土防禦,並持續對英國首相進行心戰喊話,軟硬兼施。不過英國首相仍於1943年決定從英吉利海峽方面以艦砲轟炸魯爾,並從萊茵河方向派遣英美法聯軍進軍魯爾,但此次入侵依然無法取得戰果,反而受到嚴重打擊。德國元首見狀,再向英國首相提出英國、德國「兩岸一家親」,協議內容並非要求結盟,僅是彼此互不掣肘,各自蠶食蘇聯,獲取自己的利益,由英美法聯軍從北方戰場壓迫蘇聯,德義則在東歐及南歐抵抗蘇聯,如此雙方利益互不重疊,並無矛盾。經英國首相思索並同意後,英德雙方領導人會面,於1943年秋季簽訂停火協議。
然而,蘇聯領導人見德國元首及英國首相達成停火協議,旋即進行本土防衛,加強前線都市列寧格勒的防禦,使得英美法聯軍儘管從1944年夏季開始對列寧格勒砲轟,試圖搶下進攻莫斯科的灘頭堡,仍難以擊破紅軍以人海堆疊起的壁壘。
另一方面,德義聯軍在不需防禦英法的狀態下,將所有軍力調往奧地利,自1944年春季起不斷對南斯拉夫發起進攻,雙方展開激烈的攻防戰,相互投入戰力,直至1944年秋季,德義聯軍才擊退駐守於南斯拉夫西部的紅軍,但東、南歐國家中,捷克、匈牙利仍由蘇聯盤據。
攻防持續至1945年,雖然蘇聯遭受南、北方戰場的打擊,略顯無法消受,但戰事已持續10年,歐陸各國已無力持續戰爭,國際間陸續承認蘇聯成為歐陸經濟體霸主,迎來終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