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tali:Chaconne in G minor短練習

Vitali:Chaconne in G minor短練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對,還是在這一首,而且還退步。

之前因為高位破水住院+安胎一個多月,回家後也還是持續耍廢,有時會自暴自棄地想說「反正之後也很長一段時間不能練琴到時又荒廢我現在在練幹嘛」,當然這種想法是不對的QQ

前幾天去聽了期待已久的李映衡獨奏會,但上半場滿失望的,因為鋼琴實在太大聲了,小提琴的聲音被蓋掉三四成,小聲的細節、撥弦都聽不清楚(我已經坐2樓中間的好位置了),下半場伴奏沒這麼強烈才好一點。每次聽完音樂會總是特別有動力練琴,所以又回來繼續複習這首曲子。

但抖音真的好難,小提琴眾多技術中我學得最差的大概就是抖音了吧,從來沒有穩定過。這次短短地錄了練習片段,可以聽得出來大部分根本沒抖開啊哈哈哈哈哈,我的左手指到底在做什麼?

以前問過老師了、youtube上相關教學也看了很多部但總是抓不到要領,有點不知道怎麼辦。

可以吐槽的地方太多了就不一一吐槽,但還是有一點進步啦!只是要怎麼抓住抖音的感覺、穩定拉出來真的好難。

話說重聽去年剛拿到琴的錄音,發現聲音好像真的有拉開了,沒有一開始剛帶回家的那種悶感,太好啦!


avatar-img
成人小提琴學習跟一些囈語
9會員
31內容數
成人小提琴學習,也許還有貓,跟一些囈語,因為中斷多次已經算不清累積學琴多久了,大概4年多吧(至2023為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上面是現有的四個肩墊,其中Artino是送的,FOM是無聊買的最便宜型號 因為換了新腮拖,原有的肩墊有點厚,會把琴身墊得稍高,於是肩墊必須跟著換,兩者常常是要一起付學費的......目前用VLM Professional(不是鑽石),就先將就吧,順便記錄一下現有的四個肩墊。 FOM的抓腳設計容易
以前我就覺得不管怎麼調整,我的下巴似乎總是無法找到一個適合的角度卡住琴,直到最近認真搜尋腮托的討論,才發現我的臉型可能不適合常見的腮托種類。 最常見的瓜式我都夾起來怪怪的,也試過貴鬆鬆的sas調整型腮托,但依然無果。直到在一個國外訂製腮托的網站看到不同臉型與合適的腮托搭配,才發現原來我的臉型不
有琴友分享她的老師新買了這個肩墊,說裝上去之後共鳴變好超多,整個琴升級(她的琴等級跟我差不多),看了非常心動,但一個肩墊要快四千實在不便宜。猶豫了很久,發現這款肩墊因為國外原物料大缺貨,趁著某個樂器行還有庫存的時候決定入手玩玩看,目前結論:升級很有感,但還在適應中,而且不一定適合每個人。 肩墊外型
上面是現有的四個肩墊,其中Artino是送的,FOM是無聊買的最便宜型號 因為換了新腮拖,原有的肩墊有點厚,會把琴身墊得稍高,於是肩墊必須跟著換,兩者常常是要一起付學費的......目前用VLM Professional(不是鑽石),就先將就吧,順便記錄一下現有的四個肩墊。 FOM的抓腳設計容易
以前我就覺得不管怎麼調整,我的下巴似乎總是無法找到一個適合的角度卡住琴,直到最近認真搜尋腮托的討論,才發現我的臉型可能不適合常見的腮托種類。 最常見的瓜式我都夾起來怪怪的,也試過貴鬆鬆的sas調整型腮托,但依然無果。直到在一個國外訂製腮托的網站看到不同臉型與合適的腮托搭配,才發現原來我的臉型不
有琴友分享她的老師新買了這個肩墊,說裝上去之後共鳴變好超多,整個琴升級(她的琴等級跟我差不多),看了非常心動,但一個肩墊要快四千實在不便宜。猶豫了很久,發現這款肩墊因為國外原物料大缺貨,趁著某個樂器行還有庫存的時候決定入手玩玩看,目前結論:升級很有感,但還在適應中,而且不一定適合每個人。 肩墊外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