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Meta大當機背後的意義是什麼?

更新於 2024/05/17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前言


一開始會想寫這篇文,是跟Meta系統大當機有關。


幾天前FB、IG、Thread系統當機,帳號集體登出後,我的社群軟體馬上就被海量的哀號淹沒。然後事發隔天,我姊的朋友帳號就被盜了,還跑來騙我姊的LINE帳號密碼跟驗證碼:

raw-image



再加上我前幾天才看到這噗,大意是說自己的FB/IG被無預警停用:

https://www.plurk.com/p/3fi0xwmmf9


我感覺就不太單純?像是之前一直有駭客在試,因為試驗過程中帳號一直有異常活動,導致很多人的帳號莫名其妙被停用。然後在2024/3/5時,駭客終於找到突破口,可能一瞬間做了什麼事情,就直接把Meta弄到伺服器掛掉,導致集體登出。


除了Meta以外,2024/3/5還有其他軟體公司也受害:https://www.storm.mg/lifestyle/5042472


但我怎麼看都覺得FB的官方聲明只是為了穩定股價胡謅出來的理由,出來聲稱DDos攻擊是他們做的那三個組織也是唬爛的,實際執行這件事的組織或個人肯定不會曝光在媒體目光下。


如果執行這件事的是個人駭客,那這個人之後肯定不會太好過,過於強大的駭客對於各個組織都是一塊香噴噴的肥肉,他會成為各個組織爭搶的目標,最後如果沒被黑幫吸收就是被政府吸收吧。


如果執行這件事的是特定組織,組織曝光對他們一點好處都沒有,肯定會隨便找幾個煙幕彈出來吸引媒體跟受害者的目光,然後就隨便把這件事搓掉──比如說上面那則新聞中的那三個組織。




為什麼是Meta被攻擊?


Meta相關的平台(FB、IG)因為有利可圖的部分太多,從很多年前就一直有人在搞這塊。


從早期的養假帳號,到前陣子的盜帳號,現在不知道又演變成什麼狀態。


以前行銷公司養假帳號,就我看來,重點是在賣粉絲、賣流量,因為7~10年前的時代脈絡是粉絲、流量可以直接變成錢,很多人追蹤新東西都是單純看流量,很多公司下廣告也是挑流量高的網紅,所以那個年代大規模養假帳號衝粉是有錢賺的。


但近期的型態轉變,很多人都漸漸知道可以買粉、買流量、買廣告,開始培養出鑑定的眼光,所以這一塊市場應該已經凋零的差不多了。(夕陽產業?)


畢竟以廣告作為主要營收的公司也不是白癡,你看YouTube之類的公司都調整過演算法跟廣告收益跟點擊率的比例就知道,如果點擊率可以靠機器人刷出來,那YouTube這種靠流量給創作者廣告費的公司只會成為史上最蠢的肥羊。


因為假設我今天一個網路行銷公司規模化,我用機器刷出一堆假帳號,然後掛著去刷YouTube影片之類的流量,就可以讓YouTube給我錢耶?只要成本Cover的來,我不只有YouTube給我的流量收益,還可以養一堆頻道再賣給別人繼續養耶?


而且最惡劣的是,靠這種型態養出來的粉絲,對於平台跟廣告業主而言完全沒有正向價值,就只是一個把平台跟廣告模式玩爛的殺雞取卵手段。


因為靠機器人刷出來的流量,這些數字根本就不會成為真正會購買產品的顧客,他真的就只是數字。


這些都只是猜測,但我一直在想,各大平台的演算法一直變來變去,很可能就是為了避免被這種規模化的公司抓到「正確公式」。


因為一旦被抓到正確公式,平台又不改變的話,這些行銷公司就會把平台當提款機無腦刷了。


有玩過線上遊戲的應該都知道外掛、修改器這種東西,這種作法就等同於把各大平台當作一款「可以變現的網路遊戲」,弄出外掛或者修改器讓人能快速得到經驗值(流量)或者裝備(廣告收益)。


然後因為一直被這些駭客追著跑實在太辛苦了,所以很多平台就乾脆避戰,把裝備的掉落率(廣告收益)調低,然後轉型開發其他的收益方法,例如直播帶貨、團購等等,創造出新的能夠讓廣告商有正向收益的方法。


不然廣告商花廣告費花辛酸的喔?花了廣告費,數字很漂亮,結果那些流量都是殭屍帳號刷出來的。


平台做出了這樣的調整,原本在主攻平台收益的行銷公司忽然發現收入來源被斷了,那怎麼辦呢?


我猜可能跟這幾年爆發式成長的詐騙潮有關。




盜帳號到底可以幹嘛?詐騙到底在騙什麼?


駭到或者騙到你的社群平台帳號都只是第一步,都只是在鋪路,真正能夠獲得收益的是什麼?


是跟金錢、金流有關的東西。


你的個資本身不重要,個資背後代表的意義才重要。


比方說你可能很多個帳號都用相同的帳號密碼,甚至連網路銀行的帳密都跟你信箱用同一組,那是不是騙到你的帳密,然後知道你有用哪一家銀行,我就可以去試著登入看看?


如果你的帳號登入時沒有用Mail通知,你是不是網路銀行被偷偷登入都不知道,搞不好錢被轉光了也不知道?


又或者,我取得了你習慣觀看的節目類型統計資料,發現你超愛看股票投資類的訊息,這樣的人是不是就極度適合成為金融詐騙的目標?教你加入某些股票LINE群組,裡面的老師跟你說哪支好你就跟著買。


有沒有想過老師是在低點買入一大堆,然後跟你們講這支好,你們大量買入之後就漲了,他就可以大量賣出,價格瞬間跌下來。結果就是老師荷包賺滿滿,你就在裡面套牢套到哭?


或者假冒親友借款、貨到付款假包裹等等的,總之跟錢相關的事件才是他們真正的目標。


這幾年的詐騙型態已經越來越有規模化的趨勢,而且花樣越來越多,我猜對於執行這些事情的人來說,這就只是一個「賺錢的管道」,是一份「工作」,而他們為了更多的薪水跟獎金不惜一切,想出更多可以從別人身上榨取到金錢的方法。


這樣的概念,我認為象徵著「金融體系的崩壞」。


金錢已經不再代表你的努力、你一步一腳印踏踏實實賺來的東西,而是在你一個念頭之間,你的一切「心血」可能都會化為泡影。


你幾十年努力耕耘換來的「價值」,很可能一瞬間歸零。




為什麼會有人想做詐騙?


我感覺得出,那些從事詐騙工作的人,心中都有很強烈的憤怒,對於世界、對於社會、對於金融體系的憤怒。


當人真正理解資本主義的金融體系是如何運作時,肯定會有「這一切根本都沒有意義」的感覺,而產生這種感受後,這些人將憤怒轉化成破壞的衝動。


他們正在用盡所有力氣,把「數字=價值」的概念徹底毀滅。


就我的角度,我不認為這值得鼓勵,也不認為這有什麼好斥責,總之他就是這樣發生了。




詐騙猖獗的現在,世界會有什麼改變?


2024年世界會有很大的改變,金融體系會崩毀,很多人的價值觀也會跟著毀滅,毀滅之後才會重生,就只是如此而已。


今年的詐騙事件一定會比2023年更多,會有更多人進入詐騙產業,也會有更多人受騙,很多人的人生會有重大的顛覆,而那個顛覆對他們的人生而言都是至關重要的體驗。


這個重要跟「好」或「不好」無關,單純就只是他們需要經歷這些,思維才得以突破。


此時此刻還尚未理解「金錢真正意義」的人,最容易淌入這種渾水當中。


無論是擔任詐騙方還是受騙方,他們的過程都會充滿各種奔騰的情緒,他們都是被過去的「金錢」概念綑綁住的人。


他們只靠自己的能力無法掙脫那個束縛住他的信念,所以就必須經歷事件,透過事件來毀滅他們的信念,如果毀滅過依然堅持原本的信念,這樣的毀滅性事件就會一而再、再而三地發生。


很多時候加害者未必是爽的,受害者未必就痛苦,把時間拉長一點、觀察得更深更廣,會發現他們都是基於某種理由才需要演出這個「劇本」,演繹過劇情後,他們會有各自的體會。




我不想被詐騙,該怎麼辦?


我相信大部分的人都不想成為詐騙者,也不想被別人詐騙,只想好好過自己的生活。


事實上,只要你不對此抱持著過度的恐懼,只要你理解並習慣性接收目前市面上的詐騙手段,這樣就足夠了。


因為很多人被詐騙的當下會慌,通常是被對方利用了「過度在意金錢」的這一點,比方說害怕自己再晚個幾分鐘,就會損失更多金錢,或者損失很多優惠等等,假使你心中明確地知道「就算沒有這筆錢,我也有後備方案」,你就能夠保持冷靜,只要你能冷靜下來,就會發現對方的詐騙手段中有非常多漏洞值得你吐槽。


所以杜絕詐騙最好的方法,其實是「理解金錢對自己的意義」是什麼。


這聽起來很抽象,但事實上就是如此。


如果你把金錢視為「我奮鬥幾年的心血」,那你會對這筆錢投射過多的情感,在錢的議題上你就容易失了方寸。


但如果你把金錢視為「我可以用來做什麼的媒介」,比方說被騙了幾百塊我就少幾杯飲料能喝,被騙了這兩千塊我就少幾頓大餐能吃,被騙了這五萬我就沒辦法買機車,被騙了這些錢我可能必須變賣某些東西才能周轉……等等。


將金錢轉換成實際跟你生活作連結的東西,當你試著這麼做了,你就會有種「欸,其實也就這樣嘛」的想法,然後你可能就會瞬間冷靜下來,避免自己被對方牽著鼻子走,導致被騙走更大筆的金錢──


很多詐騙案例都是從小筆慢慢騙到大筆,如果能掌握好這個心法,你就算受騙,也至少能給自己設個停損點。




對詐騙犯來說,詐騙這件事本身代表什麼?


一樣的概念,也可以讓想投入詐騙產業的人去進行思考。


我想要更多更多錢,那個錢到底可以用來幹嘛呢?


詐騙得來的錢好快喔,錢好多喔,我以前拚死拚活那麼辛苦錢才一咪咪,跟現在賺的錢比起來根本就只是鼻屎。哇我現在錢好多喔,我要怎麼花?買名牌?買車?買女人?買房子?好奇怪喔,為什麼我賺到這麼多錢,為什麼我過上好多人羨慕的人生,我卻一點都不快樂?我到底為什麼要賺錢啊?錢能做的事情就這些喔?我以前到底為什麼要這麼辛苦賺錢?


──其實很多投入詐騙產業的人,不外乎都有這樣的心情。外人看他們也許很爽很賺很揮霍,但其實他們自己應該都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幹嘛,心中極度空虛。


因為他們不理解「金錢真正的意義」。


金錢只是一個媒介,是讓我能夠做我想做的事情的媒介。有了金錢,我可以跟人交換到我需要的東西或者幫手,去協助我完成我想做的事情、過上我想過的生活。


我想過的生活中,我需要多少收入呢?一百萬夠嗎?一千萬夠嗎?一億夠嗎?到底什麼才是我真正想過的生活?


以及──我想要的生活中,除了錢以外,我還需要什麼?


對於想投入詐騙產業,或者已經投身在內的人而言,這些才是他們需要關注的課題。


但當然,因為詐騙者選擇了吸取他人的能量來富足自己,他們要真正成為一個內心富足的人,會有很長遠的路要走。


畢竟,他們已經習慣從他人身上獲得能量,忘記該怎麼從自身產出能量。


當一個人習慣從他人身上獲得能量時,他就會持續處於嚴重匱乏的狀態。


與其說因果報應,不如說這是必然的結果。在他們身上,或許還能看到「極度在意他人眼光」、「沒有人稱讚就會沒有動力」、「被人責罵會過度譴責自己」、「喜歡吹噓自己的豐功偉業」等等的性格,但當然不是說擁有這樣性格的人都會成為詐騙犯,走上詐騙這條路只是其中一種選擇罷了。




結語


原本一開始只是想聊聊Meta當機的時事,結果打字越打越起勁,不知不覺就寫了這麼多。


其實也沒基於什麼目的而寫,就只是想到啥就寫啥,如果喜歡這篇文,歡迎幫我點個愛心或收藏~

斜槓不是為了賺更多錢,只是因為我想做就做! 國中斜槓寫小說,高中斜槓畫插畫,大學斜槓畫漫畫──現在又要斜槓寫部落格、做Podcast,到底有沒有在念書/工作呢? 這個部落格會分享我從小到大斜著向前走的過程,以及一些心靈成長、自我成長相關的故事,若有興趣歡迎追蹤訂閱,並留言讓我知道你的想法哦~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