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下午在圖書館,我讀完手邊的書,就隨意晃晃看看最近館員推薦哪些書籍。《瑜珈這檔事》在眼前端正著,隨手拿起來翻了幾個篇章。隔天我又想起了這本書的內容,那種感覺就像發現櫥窗裡的某件衣服挺好看的,但必須冷靜一下,告訴自己勿衝動購物,若還是頻頻想起或有需要,再掏出錢包的也不遲。
寫這本書的瑜珈老師是張以昕,她曾跌落生命的幽谷,但正因為她經歷過,她筆下的文章讀起來有一種親切與同理,能從她平實真切的文字找到很強的生命力。像撐起你脆弱的一葉竹筏,看似海裡生物用尾鰭一拍,就讓上頭的人落花流水,但實則能在巨輪旁乘浪而行、順波悠游,有一份自在只屬於它。
《瑜珈這檔事》分為三輯,輯一是瑜珈老師跑跳碰,說著自己當起瑜珈老師後的各種課堂趣事與曾有的無力感,藉由教授各式各樣來自不同領域的人們瑜珈,她得以穿梭在不同年齡層、生活樣貌、城市街景中,體會瑜珈帶來的純粹。她也藉著故事提到瑜珈的各種體位法,告訴我們瑜珈不只是身體柔軟度的練習,更多的內心的韌性,那必須集中心念、內觀當下,才能真正安頓自己。
「體位法分為三個不同層次,分別是外在的追尋帶來身體的強健;內在的追尋帶來智性的平和;而深層的追尋帶來靈性的仁愛。」-艾揚格(B.K.S Iyengar)
「這個世界是面鏡子,對鏡子不用有太多期待,鏡子不過呈現你是誰的反射。」-瓦米·拉瑪
輯二是完美小姐的瑜珈旅程,提到她在身體延展之外的修煉與覺察。比如在傷病瑜珈這篇,提到她曾經手腕受傷引起身心的無力感,反覆的痛楚,帶來練習的恐懼。師資班的老師對她說:「你要牢牢記得現在練習時的感受,以後才能好好教導學生。」,她提到當你親身經歷肉身的疼痛,必須放下過多的追求與對抗掙扎的心,與內在揮之不去的恐懼共處,這何嘗不是一種生命的考驗與祝福。
另外有一篇提到瑜珈對於天身筋骨柔軟的人是吃香的,但它不是比誰更能前彎、後彎,誰扭轉的深與多,它告訴我們更多的是,放下超越他人的念頭,充分享受當下的狀態,以一種「舒服」、「非暴力」、「不勉強」的方式完成動作,就是完美。這是一種放下,放下自我批判,接受原本的樣貌。
「勿用勁,心處於無盡。」-瑜珈經 (不費力地完成動作,心也愈能趨於穩定與舒適)
「真正的體位法是『我在生命中的姿勢』,好好地在山式中站立,在生命的每一刻都腳踏實地,那才是真實的體位法。所有的練習,都在幫助我們能在生命中站得更穩固。如果會做頭倒立,卻無法處理生命中的各種關係、不能好好享受生命,那些都是垃圾。一切都跟生命有關,跟能否做好頭倒立無關。」-阿修老師
輯三是瑜珈這檔事,提到至印度修行的旅程,作者最常拜訪的是位於印度北部的瑞師凱特的瑜珈學院,從德里機場出發約5小時車程,她分享多次在這裡生活的經驗,以及與當地人交流的心得。瑜珈食堂這篇,提到食物與瑜珈練習者的關係,帶有節制、享受、感恩;身心靈探索之旅這篇提到呼吸,透過控制感官,降低外在世界對內心的干擾。
「我寧願你吃肉,但有慈悲和同理心,而不要吃素,卻對他人沒有慈悲與同理心。」-瓦米·韋達
「每個吐氣都要吐盡,如同我們願意全然放下,將心淨空,才能給予下一個吸氣更多空間,盛裝更美好的事物。」
書裡也談到阿育吠陀,阿育吠陀是印度傳統的醫學,它是一豐富且古老的系統,說明人類是個小宇宙,與外在的大宇宙連結且互相影響。我們在大自然中找到空氣、太陽、樹木、石頭與水等自然元素,體內也存在著。若想要知道自己屬於什麼類型,可以查找相關連結進行判斷與歸類。這個理論讓我一窺生命能量並非單一或固定,而是你餵養它什麼,它就形成一種特性與偏好。
最後,作者提到的她在印度早上九點要進行業瑜珈,透過掃地領略修行的巧妙。有時掃把掃除的不只是地板上的灰塵,而是在內心積累已久,不曾發現的盤根錯節,有時掃把可以像利劍,斬斷無數亂麻,一處光明自會在前方顯現。
「掃了幾次也發現,有些死角特別容易藏汙納垢,就像人格中的弱點,既然知道了,就必須常常檢視、清理,讓心地常保光潔。」
就以一個瑜珈練習者來看這本書,會瞭解瑜珈更多元的面相;若以一個完全不懂瑜珈是什麼的讀者來看這本書,你會發現瑜珈反倒是一種修行,或是引領你生活的態度。
(作者另一本書是瑜珈練習者的求生指南,也很值得看,我改日再分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