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中的島與峰—裝備

山海中的島與峰—裝備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07/06/2016

山海中的島與峰—裝備

 

我和建宏是基地營健行的老搭檔了,2012年一起走過基地營的健行,

對這條路線的了解有一定程度,都登過五千五百公尺的高度。

在台灣我們也不間斷的在登高山,對於登山並不陌生。

出發前我們針對所需要的裝備,也一再的討論並交換意見。

因了解登山的危險性,反而無法作出肯定的結論。

六千公尺的環境及氣候,究竟能惡劣到那種程度,我們無法預知。

裝備攜帶的考量,並非我們想帶什麼就帶什麼,需要什麼就帶什麼。

是要在有限的空間及可攜帶的重量中作出決定。

這樣的限制,讓裝備攜帶的困難度增加。

當然,在我們都有登山經驗的情況下,彼此交換意見後,再作出各自的決定。

 

建宏的想法是,將需要攜帶的裝備都帶上,到了加德滿都後再篩選一次。

 

我的想法則是,攜帶基本需要的裝備,但不多帶。

到了加德滿都後,和嚮導討論後,再去加購我所需要的裝備。

 

即使我們攜帶裝備的概念不同,但我們都需要在第一時間和嚮導碰面,並檢查我們的裝備,進而作出第二次的決定。

 

在前往旅館的途中,我就和傑藍約好了時間,先檢查我們的裝備,

不足的部份,明天還有一天的時間能夠採購。

我們將裝備整齊的排列在床上,分門別類的展示著。

一一的和傑藍討論裝備是否能符合這次行程的強度。

 

經過討論後,

我還需要多購買一條登山褲,一雙內層手套,一雙中層擋風手套,一雙襪子,

還需要租一雙雙重靴,一雙快扣式冰爪。

及領取適用於零下二十度的睡袋,850P的羽毛衣。

可以在零下二十度使用的睡袋,價格在一萬五千塊台幣以上,而850P的羽毛衣也要價近萬元,,所以我們和山社協調,請他們提供。

這兩項裝備姑且不問單價,在台灣的實用性也不高,購買後真正使用的機會較低,所以買不如租借了。

 

傑藍也告訴我們,明天他也是要花一天的時間來採購食物,準備帳篷等等。

預計我們在山上在近八個晚上要睡在帳篷裏,高度都在五千公尺以上。

 

拿了羽毛衣及睡袋,再來就是最重要的事情。

 

雙重靴和冰爪的租用了。

 

雙重靴對我是個陌生的攀登裝備,在台灣登山我從未使用過。

台灣的山區認真而言要使用也並非不可,但一般登山者都以登山鞋替代了。

雙重靴是雪地攀登時所需穿的登山鞋,重量較一般登山鞋重,其實是由兩雙鞋子合併而成。外層是硬殼塑膠製成,絕對的防水。而內層則由人造材料製造,有保暧的效果。

如果穿登山鞋在雪地中,除了溫度直接冰鎮腳底,幾天下來難保鞋子不會濕透。

我自認登山鞋防水品質不錯,但在台灣登山時,雪地中待到第三天,鞋子還是濕了。

建宏雪地經驗更佳豐富,我們都了解雙重靴的重要性。

出發前我們就雙重靴的部份,也花了許多時間討論,台灣選擇性少,我甚至找到國外網站,但考量鞋子如沒有實際穿過就購買,似乎不是很聰明的作法而作罷。

結論就是到了加德滿都再說。

 

而雙重靴必需搭配著快扣式冰爪使用,和一般綁帶式冰爪不同。

快扣式冰爪,前後有鐡環會緊緊扣在雙重鞋上設計給快扣使用的凹槽中。

使冰爪和鞋之間的連結非常的牢靠,在冰攀的過程中不致於會有鬆脫的現象。

 

塔美爾地區,大街上滿是登山用品社。

長毛象及北臉的登山服飾是大宗,但真正技術攀登的裝備,就不能在這些登山用品社中找到,需要到專門的店家中尋找。

我們詢問了幾家,一般都是以天計算,並要一百五十美金的押金。

雙重靴一天兩百盧比,大約就是兩塊美金。

快扣式冰爪一天一塊美金。

建宏的行李超重,所以頭盔沒帶來,我們也詢問了,五毛美金一天。

 

最後我們逛到我在出發前,國外山友推薦的一家Sports Wear International。

我們長天數的攀登行程,這家店只以單一行程計算,不管天數,整個行程四十塊美金,冰爪二十塊,還不要押金。

我穿的十一號雙重靴雖然不是新品,但鞋底幾乎都沒有什麼磨損。

而冰爪的狀態更好,至少七成新的冰爪,十二爪都磨得鋒利。

冰爪的價值絕對超過了六十美金。

 

我心想如果不是我長的太善良,就是這家店太相信登山客了。

租金六十塊美金,沒有押金的情況下,我也沒留下任何的個人資料。

我如果不還雙重靴及快扣式冰爪,他根本無從找我。

我實在不認為這是筆合算的生意。

 

頭盔租用時,看著拿出的頭盔根本就是建築工地在使用的。

最後建宏決定頭盔不租而購買,找到了適合的店家,建宏和老闆娘交渉時。

我看了這家店老闆貼在牆上的攀登紀錄,

2012年5月19日帶了七十三歲的日本人攀登聖母峰登頂。

2006攀登卓奧友峰及馬納斯鹿峰,兩度攀登阿瑪當不朗峰。

2013年5月11日及19日分別由北側及南側在八天內兩度登頂聖母峰創下世界紀錄。

 

我一一數著他的紀錄,然後立正站好,默默的拍下他的各種攀登證書。

有些事,真的不用自己去作。

知道原來真的有人能夠完成,那也心滿意足了。

avatar-img
我的記憶的延續
2會員
937內容數
在家是爸爸,工作是Mars,山上是當歸。 記錄自己走過的路,作過的夢,擁有過的回憶。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我的記憶的延續 的其他內容
01/05/2017 山海中的島與峰—感想   現在時間,返家一星期後。   由尼泊爾回家, 我帶回, 一張曬花的臉, 二座六千公尺的高山, 三段冒險故事, 全家五個人的思念, 六個共患難的朋友, 十根凍傷的手指, 五十八個衛星定位點, 一百二十個錄音檔, 三百八十個影
01/05/2017 山海中的島與峰—後記   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   二十二天的相聚,總有分開的時候。 我們其實都是不同象限的人,然而這條山徑將我們集結在一起。 終究我們還是要各自回到各自的世界。   蘇里曼說有個羅伯切山的行程。 傑藍要帶安娜普娜峰健行團。 蘇吧,尼瑪及丹
01/05/2017 山海中的島與峰—再會   傑藍告訴我,我們將會有個會議,嚮導,挑夫都會參加。 我說不要將這個會議弄的像是檢討會一樣。 就當作是個分享會吧。   大家一一述說一路上的故事。 二十二天,可以說多少故事啊。 山路和故事一樣,重點不在於它有多長,而是在於它有多精彩。
01/05/2017 山海中的島與峰—感想   現在時間,返家一星期後。   由尼泊爾回家, 我帶回, 一張曬花的臉, 二座六千公尺的高山, 三段冒險故事, 全家五個人的思念, 六個共患難的朋友, 十根凍傷的手指, 五十八個衛星定位點, 一百二十個錄音檔, 三百八十個影
01/05/2017 山海中的島與峰—後記   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   二十二天的相聚,總有分開的時候。 我們其實都是不同象限的人,然而這條山徑將我們集結在一起。 終究我們還是要各自回到各自的世界。   蘇里曼說有個羅伯切山的行程。 傑藍要帶安娜普娜峰健行團。 蘇吧,尼瑪及丹
01/05/2017 山海中的島與峰—再會   傑藍告訴我,我們將會有個會議,嚮導,挑夫都會參加。 我說不要將這個會議弄的像是檢討會一樣。 就當作是個分享會吧。   大家一一述說一路上的故事。 二十二天,可以說多少故事啊。 山路和故事一樣,重點不在於它有多長,而是在於它有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