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原創是誕生於他人的無知的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我對原創的標準近乎神聖,不被社會影響、不被家庭影響、不被傳說影響、不被任何不源自於自己的訊息影響。幾乎可以說像是通靈一樣的存在。

必須完完全全的誕生於無之中。



有什麼可以誕生於無之中?人一誕生下來,在沒有被教育,還無法被教育的頭幾年,還不知道世界有其他人的那幾年,天身就會的。

不吃會死,人天生就會 怕死。

吃是原創嗎?

怕死是原創嗎?

這些你知我知的體驗,是原創嗎?不是嗎?


如果說別人不知道的事物 ,是原創。

那可以說原創是誕生於他人的無知。


最容易想到的是畫畫。

孩子天生就會畫畫,孩子的畫是原創

但人什麼時候漸漸的發現自己不會畫畫?

是直到好壞的出現,好壞來自於社會,來自於教育的介入

因為人受到教育後,各式各樣的標準逐漸增加,知識也逐漸增加

然後那些從無誕生的便死去了。甚至因不符合社會價值,還遭自我唾棄。


孩子原創的畫,無法被標準。



就算是現在的創作者,也是藉由各式各樣的標準,來創作

市場的需求、社會的價值、被定義為創作的技巧…等等


我懷疑人長大後,就沒有 從無中誕生的原創 這種事了。


有的都是轉化,也是藉由各式各樣的知識、技巧,

累積、堆疊成厚厚的肥沃資源,

為觀點轉化的過程增加無限的可能,然後就成了獨一無二的產出。

這樣的產出,因為沒有人見過,所以原創。

但這樣的原創 是現有存在的轉化。

因此,原創性可能更多地表現為將現有資源重新組合、轉化為獨特的產出。


avatar-img
1會員
6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星星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小孩沒問題 大人有問題》 其中五味太郎寫到 「父母已經活得精疲力盡,因此對孩子的事情總是採取一種“幫他決定”的態度」
當愛人在遠方時,時間似乎也被帶走了。只有等到再次看見那個人,河川才又再流動了起來。 下午我在走回家的路上,經過了才幾歲的我常活動的地方,那時候還有別人一起,直到大家鳥獸散,便鮮少有機會再回來走走。我忍不住打個冷顫,那個才幾歲的我又從眼角跑過,顏色淡而濃烈。 時間,就一直停留在那裡了。 ——
「問題一定要被解決嗎?」 「憂鬱不能就停留在這裡嗎?」 每當這些問題飄進我的腦海裡,我就會感到害怕,我怎麼可以這麼想? 有一次我忍不住問「如果一個人因憂鬱症得到好處,那我們有需要幫助他嗎?」 結果被罵得我臉漲紅的不得了,我想是我問題問得不夠貼切。 我真正對這問題感到困惑的,或許是,
那天離聚會時間還有一個小時的距離,我在書店裡閒晃,在書架上看到人類圖解說的書便拿起來翻閱。最近身邊的朋友熱衷於分享人類圖學到的知識,我也燃起了好奇心,我邊看著自己的人類圖邊翻閱書裡對照的頁面。 邊看邊想「阿阿,原來是這樣啊!」「原來我是這麼了不起的人!」心裡忍不住覺得充滿希望。 我印象最深
《小孩沒問題 大人有問題》 其中五味太郎寫到 「父母已經活得精疲力盡,因此對孩子的事情總是採取一種“幫他決定”的態度」
當愛人在遠方時,時間似乎也被帶走了。只有等到再次看見那個人,河川才又再流動了起來。 下午我在走回家的路上,經過了才幾歲的我常活動的地方,那時候還有別人一起,直到大家鳥獸散,便鮮少有機會再回來走走。我忍不住打個冷顫,那個才幾歲的我又從眼角跑過,顏色淡而濃烈。 時間,就一直停留在那裡了。 ——
「問題一定要被解決嗎?」 「憂鬱不能就停留在這裡嗎?」 每當這些問題飄進我的腦海裡,我就會感到害怕,我怎麼可以這麼想? 有一次我忍不住問「如果一個人因憂鬱症得到好處,那我們有需要幫助他嗎?」 結果被罵得我臉漲紅的不得了,我想是我問題問得不夠貼切。 我真正對這問題感到困惑的,或許是,
那天離聚會時間還有一個小時的距離,我在書店裡閒晃,在書架上看到人類圖解說的書便拿起來翻閱。最近身邊的朋友熱衷於分享人類圖學到的知識,我也燃起了好奇心,我邊看著自己的人類圖邊翻閱書裡對照的頁面。 邊看邊想「阿阿,原來是這樣啊!」「原來我是這麼了不起的人!」心裡忍不住覺得充滿希望。 我印象最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20金年 30小年 3月 15日。 我從有記憶以來,就是在這間該死的醫療所度過。 在這裡每天都好無聊,無聊的繪本、無聊的床單、無聊的醫生。 真的好無聊啊,我是不是只有死,才可以逃離這該死的世界。 — 20金年 31小年 4月 18日。 今天我換了新的主治醫生,這個醫生有些古怪,他每天
Thumbnail
如果不管是我爸還我媽臥病在床真的有人可以跟我做生命交易,我願意用我生命換取他們的生命和平安。
  相信很多人初入寫作,或者其他創作相關領域。最常有的先入為主觀念是「發揮創意、跳脫規則、不受框架拘束」云云。更甚者,會衍生出「創作是自由的、是主觀的、沒有高下之分」的謬論。前文有提及到一些,今天這篇就來好好分析一下,為什麼我認為上述說法屬於「謬論」。
Thumbnail
太空園藝的源起: 2014第一次有人找我創業,是一位一樣讀中山大學的高中同學,項目是極小單位農業技術,可以上太空的那種。這也是此專欄名的靈感。不過這號人物會在接下來的某輯出現,也許是「如果愛迪生與特斯拉一起做實驗」或是「如果畢卡索與達利一起開畫廊」。目前有七期專欄,每期都會以幾位中心人物講個性兩極
我在之前一直認為現象界這麼不自在又萬分痛楚,回到本然是必然的「正確」與「好」。 但自性裡並沒有二元(對立),無善惡、無是非、無對錯、無好壞、無你我他、無時間、無空間、沒有一個主要的單位或單體所以也沒有之於單體以外的東西,不會有正確或不正確這種東西。 於是我產生疑情,抱著疑情但沒有刻意要去
因為直觀現象視於本質,再無語言定義,但一個人若未能入此狀態,語言名相還是需要存在去輔助,但需要一直輔助的人就是執念太重,幾乎變成掛著收藏學識,另外,作為師者空性二字是方便使用,因為包含難以說明的巨量涵義。我會增加這段說明其實是為了閱文者,我自己不需要這種額外的解釋,因為我在描述的主意是「破認知相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我們如何知道我們所知道的東西? 知道與表達是相異的存在,而「知道」可以透過體驗與經歷,更高的層次是邏輯先行,而至高無上的層次是一以貫之的創造。 而以上三個層次又息息相關、生生不息。 所以「道可道,非常道。」
  我們出生,自我們出生之前。或者,其實是自我們出生之後。在那裡,一切事物都是新鮮的。它們不見得無比美好,但令人好奇。我們沒見過這一切、沒想過自己可能擁有,先是稀奇、然後緊緊抓牢,直到一切事物如沙一般從指縫滑落。
Thumbnail
《季候鳥》初試啼聲……(小說《魔音》原創歌曲) 有誰共鳴? 我們總是到了最後,才想起把曾經的都記憶起來…… 《季候鳥 Migratory Birds》 這是“魔音樂團”的第一首歌,藉由對遠古失落文明的馳想,哀悼失落的情感。當時,他們都不知道,這首歌其實在預言他們的未來。
我對原創的標準近乎神聖,不被社會影響、不被家庭影響、不被傳說影響、不被任何不源自於自己的訊息影響。幾乎可以說像是通靈一樣的存在。 必須完完全全的誕生於無之中。 有什麼可以誕生於無之中?人一誕生下來,在沒有被教育,還無法被教育的頭幾年,還不知道世界有其他人的那幾年,天身就會的。
Thumbnail
20金年 30小年 3月 15日。 我從有記憶以來,就是在這間該死的醫療所度過。 在這裡每天都好無聊,無聊的繪本、無聊的床單、無聊的醫生。 真的好無聊啊,我是不是只有死,才可以逃離這該死的世界。 — 20金年 31小年 4月 18日。 今天我換了新的主治醫生,這個醫生有些古怪,他每天
Thumbnail
如果不管是我爸還我媽臥病在床真的有人可以跟我做生命交易,我願意用我生命換取他們的生命和平安。
  相信很多人初入寫作,或者其他創作相關領域。最常有的先入為主觀念是「發揮創意、跳脫規則、不受框架拘束」云云。更甚者,會衍生出「創作是自由的、是主觀的、沒有高下之分」的謬論。前文有提及到一些,今天這篇就來好好分析一下,為什麼我認為上述說法屬於「謬論」。
Thumbnail
太空園藝的源起: 2014第一次有人找我創業,是一位一樣讀中山大學的高中同學,項目是極小單位農業技術,可以上太空的那種。這也是此專欄名的靈感。不過這號人物會在接下來的某輯出現,也許是「如果愛迪生與特斯拉一起做實驗」或是「如果畢卡索與達利一起開畫廊」。目前有七期專欄,每期都會以幾位中心人物講個性兩極
我在之前一直認為現象界這麼不自在又萬分痛楚,回到本然是必然的「正確」與「好」。 但自性裡並沒有二元(對立),無善惡、無是非、無對錯、無好壞、無你我他、無時間、無空間、沒有一個主要的單位或單體所以也沒有之於單體以外的東西,不會有正確或不正確這種東西。 於是我產生疑情,抱著疑情但沒有刻意要去
因為直觀現象視於本質,再無語言定義,但一個人若未能入此狀態,語言名相還是需要存在去輔助,但需要一直輔助的人就是執念太重,幾乎變成掛著收藏學識,另外,作為師者空性二字是方便使用,因為包含難以說明的巨量涵義。我會增加這段說明其實是為了閱文者,我自己不需要這種額外的解釋,因為我在描述的主意是「破認知相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我們如何知道我們所知道的東西? 知道與表達是相異的存在,而「知道」可以透過體驗與經歷,更高的層次是邏輯先行,而至高無上的層次是一以貫之的創造。 而以上三個層次又息息相關、生生不息。 所以「道可道,非常道。」
  我們出生,自我們出生之前。或者,其實是自我們出生之後。在那裡,一切事物都是新鮮的。它們不見得無比美好,但令人好奇。我們沒見過這一切、沒想過自己可能擁有,先是稀奇、然後緊緊抓牢,直到一切事物如沙一般從指縫滑落。
Thumbnail
《季候鳥》初試啼聲……(小說《魔音》原創歌曲) 有誰共鳴? 我們總是到了最後,才想起把曾經的都記憶起來…… 《季候鳥 Migratory Birds》 這是“魔音樂團”的第一首歌,藉由對遠古失落文明的馳想,哀悼失落的情感。當時,他們都不知道,這首歌其實在預言他們的未來。
我對原創的標準近乎神聖,不被社會影響、不被家庭影響、不被傳說影響、不被任何不源自於自己的訊息影響。幾乎可以說像是通靈一樣的存在。 必須完完全全的誕生於無之中。 有什麼可以誕生於無之中?人一誕生下來,在沒有被教育,還無法被教育的頭幾年,還不知道世界有其他人的那幾年,天身就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