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沒問題 大人有問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昨天在看《小孩沒問題 大人有問題》 其中五味太郎寫到
「父母已經活得精疲力盡,因此對孩子的事情總是採取一種“幫他決定”的態度」
我突然非常有感,想起有時候我也會想幫伴侶做些決定,那些我覺得比較好的選擇,像是:

應該要多運動吧!
應該要早點睡吧!
應該要多賺點錢吧!
應該要更貼心吧!

雖然對伴侶的期望跟對孩子的期望還是不太一樣,但仔細想想到底是對誰比較好?

應該要多讀點書吧!
應該要尊重長輩吧!
應該要誠實吧!
應該要待人和善吧!
要是這些“應該”看似真理,而沒去細想變得理所當然,是不是怪怪的呢?

這讓我想起用“應該”開頭的句子,常常是擔心不被認同或想證明自己是對的的一種運作機制。再回到開頭,我想可以這樣說 當我們感到疲倦時所做的選擇,常常是不加思索的選了對自己有利的。在沒有力氣對抗時,當然也不想再花力氣對抗自我懷疑吧!

不過深思一下,若是說「自我產生於關係之中」,那麼不被認同的自己是從哪裡來的呢?

或許我們能做的第一步就是先找出心中那個會消耗能量的聲音,也許是以前某個羞愧的時刻,又或者是循循善誘的老教條,去認出它們,有意識地請它們離開,然後去邀請那些真正認識你的,知道你的所作所為也總是支持你的聲音進到你心裡,也許是母親、某位老師,或知心的朋友。
先讓自己不要這麼累開始吧。

恩……..

寫到這想起一位朋友的吶喊「到最後還不是我要為他的行為負責!!!」

唉~為人父母怎麼可能不累啊~只要想到要照顧自己同時還要餵養孩子,就已經是修煉的環境了吧。
如果可以找到支援來幫忙當然是好,但如果沒多少錢,身邊能幫忙的又人不多,還可能根本沒有人,那該怎麼辦才好。

我想如果不從脈絡的去看「好父母如何好」根本是壓迫,單單一句話就可以把好多父母逼到牆角裡去,還以為自己不夠賣力,不夠疲憊。

父母與孩子的關係,還是要回到情境裡來談,我們不該問父母應該做什麼選擇,而是退後一步去看「選擇的情境」。

思考在什麼樣的情況下,不安穩的情境會少一點,成人的我們可以有的資源,還是比孩子要更多的多吧。讓孩子的權力還給孩子,正如五味太郎在後面也提到的,這個世界對孩子還很新,我們不應以自己走過的老路,不加思索地指使孩子該長什麼樣子。

這個世界,在孩子的眼裡還很新。

為了消彌我無趣又正經八百的內容,還是要來推薦一本很詩意的繪本《他們的眼睛》

不管是不是父母,這本繪本用著詩意且溫柔的聲音向我們說著「用孩子般的眼睛看世界吧!」

#小孩沒問題大人有問題 #他們的眼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星星的沙龍
1會員
6內容數
星星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5/08
之前覺得因為語言符號架構的不同,所以我想不通要怎麼與完全不同世界架構的外星人溝通。
Thumbnail
2024/05/08
之前覺得因為語言符號架構的不同,所以我想不通要怎麼與完全不同世界架構的外星人溝通。
Thumbnail
2024/03/15
我對原創的標準近乎神聖,不被社會影響、不被家庭影響、不被傳說影響、不被任何不源自於自己的訊息影響。幾乎可以說像是通靈一樣的存在。 必須完完全全的誕生於無之中。 有什麼可以誕生於無之中?人一誕生下來,在沒有被教育,還無法被教育的頭幾年,還不知道世界有其他人的那幾年,天身就會的。
2024/03/15
我對原創的標準近乎神聖,不被社會影響、不被家庭影響、不被傳說影響、不被任何不源自於自己的訊息影響。幾乎可以說像是通靈一樣的存在。 必須完完全全的誕生於無之中。 有什麼可以誕生於無之中?人一誕生下來,在沒有被教育,還無法被教育的頭幾年,還不知道世界有其他人的那幾年,天身就會的。
2024/03/06
當愛人在遠方時,時間似乎也被帶走了。只有等到再次看見那個人,河川才又再流動了起來。 下午我在走回家的路上,經過了才幾歲的我常活動的地方,那時候還有別人一起,直到大家鳥獸散,便鮮少有機會再回來走走。我忍不住打個冷顫,那個才幾歲的我又從眼角跑過,顏色淡而濃烈。 時間,就一直停留在那裡了。 ——
Thumbnail
2024/03/06
當愛人在遠方時,時間似乎也被帶走了。只有等到再次看見那個人,河川才又再流動了起來。 下午我在走回家的路上,經過了才幾歲的我常活動的地方,那時候還有別人一起,直到大家鳥獸散,便鮮少有機會再回來走走。我忍不住打個冷顫,那個才幾歲的我又從眼角跑過,顏色淡而濃烈。 時間,就一直停留在那裡了。 ——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許多家長總是急欲「解決」孩子的問題,卻鮮少想過是否可以轉換思考角度,或是對孩子的行為有多一些好奇與理解。 捫心自問,其實很多時候並不真的是為了孩子著想,而是想要透過矯正孩子的行為來掩飾自己內心的不安,比如別的孩子可以做到,為什麼我的孩子就不行?抑或是孩子一定要在某個時刻做什麼事情才能讓自己
Thumbnail
許多家長總是急欲「解決」孩子的問題,卻鮮少想過是否可以轉換思考角度,或是對孩子的行為有多一些好奇與理解。 捫心自問,其實很多時候並不真的是為了孩子著想,而是想要透過矯正孩子的行為來掩飾自己內心的不安,比如別的孩子可以做到,為什麼我的孩子就不行?抑或是孩子一定要在某個時刻做什麼事情才能讓自己
Thumbnail
當孩子長大開始有自己的想法,父母常會感到焦慮與困惑。然而,這些改變與無法掌控是很正常的,意味著孩子開始學習為自己的言語跟行為負責。理解孩子,讓孩子有機會理解父母,互相理解,相信關係將會有所改變。
Thumbnail
當孩子長大開始有自己的想法,父母常會感到焦慮與困惑。然而,這些改變與無法掌控是很正常的,意味著孩子開始學習為自己的言語跟行為負責。理解孩子,讓孩子有機會理解父母,互相理解,相信關係將會有所改變。
Thumbnail
家庭系統出現狀況,以理解尊重支持取代嘮叨控制,資深校園心理師給父母、老師的實戰書。書中提出解方,贏回尊重需要大人需要表現出努力和真誠,從而重新建立青少年對大人的信任。
Thumbnail
家庭系統出現狀況,以理解尊重支持取代嘮叨控制,資深校園心理師給父母、老師的實戰書。書中提出解方,贏回尊重需要大人需要表現出努力和真誠,從而重新建立青少年對大人的信任。
Thumbnail
孩子上了小二以後複習功課、練琴,不喜歡媽咪在旁邊,總是指定爸爸。我很納悶,是兒子崇拜爸爸?兒子已經脫離跟媽咪撒嬌的階段?亦是男人間建立了秘密對話?可是兒子才八歲耶! 要稱作男人應該還早吧!
Thumbnail
孩子上了小二以後複習功課、練琴,不喜歡媽咪在旁邊,總是指定爸爸。我很納悶,是兒子崇拜爸爸?兒子已經脫離跟媽咪撒嬌的階段?亦是男人間建立了秘密對話?可是兒子才八歲耶! 要稱作男人應該還早吧!
Thumbnail
《小孩沒問題 大人有問題》 其中五味太郎寫到 「父母已經活得精疲力盡,因此對孩子的事情總是採取一種“幫他決定”的態度」
Thumbnail
《小孩沒問題 大人有問題》 其中五味太郎寫到 「父母已經活得精疲力盡,因此對孩子的事情總是採取一種“幫他決定”的態度」
Thumbnail
父母應該尊重孩子的意願,不應強迫他們。同時,應適時分享孩子的成就,並不要引起家長之間的焦慮感。孩子也應被視為個體,而不是父母願望的實現工具。
Thumbnail
父母應該尊重孩子的意願,不應強迫他們。同時,應適時分享孩子的成就,並不要引起家長之間的焦慮感。孩子也應被視為個體,而不是父母願望的實現工具。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