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就算有很多高麗菜和韭菜,寧願做高麗菜煎餅/韭菜煎蛋,也不包水餃。這次有了阿母做好的餡料,大大降低了包水餃的難度值。但,得先買水餃皮。
為了儘快處理掉帶回的水餃餡,用了一些做煎餅......😅發覺還是讓它回歸原本的身分好了。
於是費了幾天功夫買到水餃皮(到底連鎖超市有賣水餃皮這件事是江湖傳說嗎?) 解決掉餡料😋,卻多了水餃皮。剩一包又多一點,數量還真不少。在冰箱裡擱了三天......
搜尋了水餃皮的其它用途,pizza,韭菜盒,餅乾......
但其實每個人都有他適合的位置,水餃皮也是。
於是利用假日上市場買了“豬”絞肉(為什麼牛肉攤和雞肉攤都不配備絞肉機?)。加入冰箱裡一大把韭菜和少量高麗菜......邊調餡料邊啟動自小以來站在廚房流理臺邊的感官記憶(視覺和嗅覺):薑末,鹽巴,胡椒,香油......嗯,應該沒問題了。
然而這種記憶真不可靠,怪不得叫“感覺”。
結果成了青草水餃......😆
只好認真調醬汁,平衡一下味覺落差。
還好只剩十來張皮,水餃餡和水餃皮的缺補循環總算可以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