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草植物人人愛,萬用的迷迭香更是大家想來一盆的植物,驅蚊、煎牛排、醃肉或做手工藝品等。但是,迷迭香的都市傳說—活不過三年,也是大家很頭痛的事。明明是多年生灌木,一但開始枯葉,就像骨牌效應一般的結束生命,連發生了什麼事情、是什麼原因都還不知道就結束了。。。
如果你曾有這樣的苦惱,就來好好了解這迷迭香都市傳說吧!
迷迭香Salvia rosmarinus介紹與其生長模式
基本介紹
- 迷迭香產於地中海,幾乎地中海地區家家戶戶甚至路邊、海邊皆可見其蹤跡,宛如台灣隨處可見的金露花。在台灣常見的品種為直立型迷迭香,耐寒與耐熱能力比匍匐型迷迭香更好,因此在園藝店隨處可見,非常適合平地與高山栽種。
- 直立型迷迭香只有在溫差較大,有明顯冷熱交替的地區才會開花,所以在平地的直立型迷迭香比山區栽種的直立型迷迭香更難看到開花。匍匐型迷迭香則是在平地也可開花。
- 直立型迷迭香既是總稱亦是其中一種品種的中文名,其他直立型迷迭香包刮雷克斯迷迭香、阿布司迷迭香、粉紅記憶迷迭香、寬葉迷迭香、夏綠蒂迷迭香…等,在台灣一般花市較難購買,得去專門栽種迷迭香的園區詢問。
生長特性
- 身為地中海植物,迷迭香對土壤酸鹼度的喜好為中性偏鹼,對鈣原素的需求偏高,因此 ,會種死很多植物的水泥盆(偏鹼)挺適合拿來栽種迷迭香。除此之外,在網路上常看到迷迭香的栽種指南會寫道:「迷迭香喜愛鬆軟、肥沃且排水良好的土壤,非常怕積水,喜愛日照。」(在一次容我吐槽什麼叫做鬆軟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純培養土在很多人眼中符合此條件啊!🤣),這句話總結了迷迭香所有的愛好,既是都市傳說的起因也是都市傳說的果。很多人會納悶,田土是黏度最高的土壤,完全不符合鬆軟和排水良好的條件,但在地中海與台灣大面積栽種者幾乎都用田土栽種不也活得好好的,怎麼用培養土栽種就死的特別悽慘😅。主要原因就在光照與通風度決定了迷迭香對土壤含水量與鬆軟度的要求也跟著不同。
- 迷迭香屬於高光照植物這是毋庸至於的事,如果光照不足會使迷迭香枝條細軟易彎曲,過度的徒長使葉片不緊湊,整株容易東倒西歪不美觀(如圖右側枝條)。所以養在室內與店內只供微弱散射光與燈泡光的迷迭香注定短命(阿…好像太直接了)。全日照與半日照(至少直曬四小時以上)對迷迭香還是最佳的光照。
- 除此之外,雖說迷迭香熱愛排水良好的土壤,但身為細根類型的植物,也非常怕缺水 ,葉片雖細小,卻繁多,造就迷迭香水分蒸散速度極高,一旦在高曬環境缺水,迷迭香很快就會植株乾燥使葉片細胞受損,以至於整株短短兩天便自成乾燥香料。
葉型特徵
- 葉子為細短型葉片對生,葉片之間的芽點在光照充足下生長旺盛,因此迷迭香不怕修剪。葉片保留非常大量的精油,因此澆水或是手輕撥,都可使葉片表面的精油囊破裂釋放出精油。
栽種測試環境條件
購買前植物原生條件
- 迷迭香供應業者多為農場批發給園藝店業者,農場栽種環境穩定為全日照直曬或遮光30%全日照。當植株購買回家時,建議直接擺到通風且至少半日照直曬區的位置,提供迷迭香一個禮拜的適應期。
西曬陽台測試環境
- 自家的陽台為五樓面西北向,前方有建築物水塔在夕陽西下時會遮光(約莫5-6點),坐落在高雄地區的玻璃帷幕陽台,其特色為,中午過後光照搖滾區會慢慢變多,太陽到了一定角度只會有部分區域有夕陽光。
- 夏季的搖滾區屬於高曬還大熱,夏季通風度越靠近玻璃帷幕/女兒牆越不通風(如果是一般簍空柵欄則無此問題),夏季吹風時段多為早上9-11點區間,其餘時段接近無風(但也沒到女兒牆下方的空氣不流通),但住所樓層更高的讀者,空氣流通度是很好的,只有玻璃帷幕旁稍弱。光照時段靠近玻璃帷幕區約一點左右開始進入照射範圍,靠近落地窗的地方則到下午三點左右才會被照射到,被玻璃帷幕包覆的範圍光照強度會減少30%,其餘則維持光照100%與0%。高雄夏季室外濕度固定維持在60-75%區間。
- 冬天由於偏西北向,風顯得特別大(但不至於向新竹或桃園地區那般),相當的通風。由於太陽角度的改變,光照時段會比夏季更早,靠近玻璃帷幕區約早晨十點左右開始進入照射範圍,靠近落地窗的地方則到下午1-2點左右才會被直射照射到。冬季濕度在無寒流狀態下可維持55-65%,寒流來襲則會降至45-50%。
適合擺放位置
- 至少四小時以上的直曬區!(結案😎)
- 迷迭香熱愛太陽,避免枝條細軟使植株過於疲弱,長時間的光照是絕對必要的條件,另外迷迭香原產地在地中海乾燥氣候區,因此環境不通風、濕悶也會使迷迭香容易生病與蟲害,陽台夠大或是柵欄式陽台,比較不擔心通風問題,女兒牆類型的陽台,則建議用鐵架架高迷迭香,讓它能待在較通風的上處。
澆水、介質(土壤)搭配與選擇
- 迷迭香的澆水絕對與介質狀態脫離不了關係(哪個植物不是…),既然能成為都市傳說,澆水與土壤能一起介紹大家還是比較能懂。養過迷迭香的對左邊圖中的發問者遇到的問題一定不陌生,放著曬太陽,下班回家發現迷迭香三魂七魄都快沒了,澆水好不容易恢復,卻周而復始天天上演,移到陰涼處又莫名死亡了。照光也死、不照光也死,天天澆水也死,偶爾澆水也死,怎麼養都死。這便是迷迭香令人又愛又恨的原因。
- 首先,這樣的現象最直接的原因便是純泥炭土保水但過乾易結塊,造成吸水性差,土壤保水度自然跟著變差;二者,看似小小一盆迷迭香,其實根系已發展相當旺盛,盤根錯節使迷迭香難以生長新根,老根吸水功能退化,跟不上葉片蒸散水氣的速度。
- 西曬陽台的半日照屬於午後光照,對於保水的要求高過其他陽台,因此買回家的迷迭香一過適應期,建議開始換盆改變介質。接著我們將根據栽種的盆器選擇與澆水習慣來一一介紹配土方式。
- 種在一般塑膠盆:塑膠盆本身水分蒸散快,幾乎必須天天澆水,夏季甚至需要早晚澆水(早不過十點,晚不早於五點)。
- 如果你是熱愛巡邏澆水的人,比較建議的配方為:
純泥炭土/市售培養土(※):市售大顆粒多肉土:椰纖塊(大小2-5公分)/樹皮或珍珠石
= 8 : 1.5 :0.5 (簡單來說,椰纖塊、樹皮或珍珠石加一點即可,不加改成 8 : 2 也行)
透過顆粒性介質的添加於泥炭土中,可破壞純泥炭土易結塊的特性,增加保水度,由於屬於高度保水的特性,除非植株很大,否則建議澆水前建議將手插入土壤一個指節,確定乾燥再補水,每次澆水必須澆透至底部出水。 - 如果你希望能偶爾偷懶,比較建議的配方為:
純泥炭土/市售培養土(※):市售大顆粒多肉土:椰纖塊(大小2-5公分)/樹皮或珍珠石
= 7 : 2.5 :0.5 (簡單來說,椰纖塊、樹皮或珍珠石加一點即可,不加改成 7 : 3 也行)
類似於上述的配方,但透水性更強一些,先於盆底鋪上3-5公分高度的發泡煉石或粗樹皮再進行種植,種植好後將其放在水盤中,澆水澆至水盤滿水,接下來只要水盤沒水再澆水即可。
- 種在水泥盆或上釉陶瓷盆:兩者水分散失速度慢,這時的迷迭香比起過乾更怕積水,建議澆水方式以竹筷插入土壤至少3/4節,待五分鐘後拔出看筷子是否有濕潤感,沒有則需澆水,若有,夏季則建議當日晚上或隔日早上再澆水,冬季則等全乾再澆水。由於盆器屬性的關係,不建議對此再用水盤補水的方式,比較建議的配方為:
純泥炭土/市售培養土(※):市售大顆粒多肉土:椰纖塊(大小2-5公分)/樹皮或珍珠石
= 7 : 2.5 :0.5 (簡單來說,椰纖塊、樹皮或珍珠石加一點即可,不加改成 7 : 3 也行)
雖說此種盆器需要高透水度,但迷迭香的蒸散作用快,透水度過高也不好,避免積水爛根先於盆底鋪上3-5公分高度的發泡煉石或粗樹皮再進行種植,為底部擋介質流失與增加透氣度的介質。 - 種在建商附設的地面栽種區:在高雄有一種陽台叫高雄厝陽台,建商本身對陽台會建造深度60-100公分深度長條的栽種面積,內部的介質多半為全田土,自己的陽台便是這類行的陽台,如果就這麼直接把迷迭香種下去,極有可能先過濕爛根死亡,畢竟陽台的通風度絕對沒有廣闊的田地好,但填土的保水度,以及土壤面積身長,變相提供根細接近無限發展的空間,可半模擬田地栽種的方式,我稱為「半地植栽種」。
建議將栽種迷迭香附近50公分左右的田土盡可能挖出,倒入20公升的多肉土(外面賣的兩包)、一包1公升的珍珠石,充份混合後在填回去,栽種迷迭香前,於挖洞的底部鋪上1-3公分的純多肉土,再把迷迭香放上去,這樣的種法,可讓迷迭香根系有呼吸空間,也有適應期去適應周便含水量較大的介質環境。一般這種環應配有每日自動灑水系統,如果願意,建議將每日灑水系統關掉,即使是我的西曬陽台,在早期一周頂多才手澆一次水,即使現在迷迭香快跟我一樣高,也還是維持一周澆一至兩次水(直接拿花灑澆水3分鐘)。種植完的表面可以舖上一層樹皮(大中小都沒差),除了防止澆水時介質濺出流失,樹皮本身含有的酚類物質可以預防小蟲孳生。樹皮所指的是園藝店販售的樹皮/冷杉樹皮,路邊撿的樹枝樹皮千萬不要,裡面反而會躲蟲。
- ※純泥炭土 :
優點:幾乎沒遇過有蟲的問題
缺點:一般園藝店不易取得,包裝通常為大包裝
※市售培養土:
優點:容易取得,有的會標示明確內含物。包裝大小選擇多元。
缺點:品質參差不齊,太便宜的整體較細碎,容易澆水從盆底流失且易有蟲卵!!! (建議買中價位的且成分單純泥炭土+珍珠石)
施肥
- 迷迭香對肥料的需求多半是剛換盆後不久還在修復的階段,這時可於土壤表層放上5-10顆顆粒性綜合緩釋肥。如果希望迷迭香長的好,也可用施達液肥B4養葉肥建議量在稀釋五倍噴灑於葉片當作葉肥使用,使用頻率建議兩周一次。
修剪與繁殖
修剪
- 迷迭香的修剪相當重要,如果不是半地植栽種或地植栽種,固定盆器會直接固定有多少根系可供應多少葉片的水量,這點常常被大家忽略,放縱自己的迷迭香無限生長,突然有一天就枯死了。比較大原則的修剪方法,迷迭香的高度不要高過盆栽高度的兩倍,如果打頂分支越多,建議植株高度不超過盆栽高度的1.5倍。
- 即使是半地植或地植,也建議平時常常修剪頂端枝條,每年春秋擇一次進行大修剪,移除無法獲得充足光照的細軟枝條或過長而捲曲的枝條,甚至是營養供給較差的枝條都建議剪除,每年的大修剪可確保地底根系可不為了追上植株生長而無限增生,也給根系喘口氣進行汰舊換新的時間(對!根系本身就會自行汰舊換新)。
繁殖
- 多半使用扦插繁殖,而扦插繁殖常見兩種:水耕或土耕。奇怪的是大多的人水耕都很成功,自己的水耕卻沒一次成功😭😭。
- 土耕的部分,建議春秋(高雄冬天也行)實施,感謝黃泰元大神的指導,目前自己實施最有效的方法:
- 將修剪下來的莖段(不論是否木質化)去掉頂芽,保留高度5-10公分左右,底部切口斜切,可沾發根粉(我是沒沾)。
- 準備3吋小盆栽,配土為:
純泥炭土/市售培養土:市售大顆粒多肉土 = 7 : 3,絕對不可以在土裡面放任何形式的肥料。 - 每盆插入1-3根枝條,澆水至底部出水,再放在托盤用大透明塑膠袋包起來(開口綁起來,確保塑膠袋內有空氣不會袋子貼著植株)並放在散光處。
- 每4-5天打開塑膠袋透氣5-10分鐘,並檢查是否有枝條發霉枯枝,若有請直接移除。
- 建議兩周澆水一次,靠近塑膠袋開口的盆栽可能需要每週澆水一次。
- 大約兩周便會開始長根,這時我會將整個塑膠袋移到可能背光照到30分鐘至一小時的地方開始慢慢供給光照,避免新生側芽徒長。
- 等待一個月後幾乎沒有死亡代表繁殖成功,這時可移除塑膠袋,利用托盤給水(不一定要整個醃過托盤)的方式維持高水份一週,即可改成一般栽種並施肥(在水中加入施達液肥B1活力素建議用量的五分之一加上施達液肥B2成長肥建議用量的五分之一合併澆灌在盆土,有助於根部與側芽快速發展)。
- 目前嘗試了一次,成功率約莫7-8成,如果直接剪下來插在大棵迷迭香下方的土壤,往往不是因為曬死,而是大棵根系搶水份使表層土壤過乾而繁殖失敗,所以包塑膠袋的方法還是效過最佳的,推薦給大家。
栽種重點與病蟲害
- 就算以上都做到了,都市傳說的三年生死最大的原因便是盆栽內的根系無法汰舊換新,因此盆栽栽種的讀者建議勤勞一點每年春天脫盆修根(剪除老根),同時修剪過長枝條重新栽種,便可確保同一株迷迭香能夠生生不息。
- 健康的迷迭香幾乎很少病蟲害,即使頂多有蛾在枝幹間節成蛹(但也不會吃),極少時候有零星介殼蟲,或是軍配蟲,若遇到時,建議直接將有蟲害的枝條整枝剪除是最快的方法。
後記
- 這顆迷迭香是2022年7月30購買5吋盆栽開始栽種,一開始就是看上高雄厝陽台可以半地植的方式,確保我不會經歷都市傳說的困境(對,都市傳說都是盆種)🤣🤣,修剪下來的枝條還可以敦親睦鄰(真的太多了!)。
- 不過放任身長的過程也發現會有枝條出現營養不良的問題,透過網路眾多大神的解答才知道,即使是逆天的半地植,定期大修剪是不可跳過的步驟,或許有點我會幫它做個造型😂。
- 盆種還是有優點的,可以透過旋轉來保證每面均勻受光,半地植就只能放飛無光照面了(建議無光照枝條全部剪掉)。
- 我不是植物風格師,但是我了解自己養過的植物,希望幫選擇稀少的西曬陽台族增添一些其他動人的可能。未來會整理植物選擇版本的精簡版,希望用很前顯易懂的圖表形式,讓大家判斷是否適合自己的栽種環境,還有那被我擺來擺去之後隱約觀察出來的共同擺設適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