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第八十一章,即最後壓軸的一章,談到:「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初讀時總是納悶,把時間、精神、物質,毫不保留的去幫助別人,自己怎麼會愈充實、愈富足呢?有天好友mail給我中國時報的一篇文章「如何不殺價,賺快樂?」,總算在市井的生活中找到佐證,文中充滿智慧,特全文引用。 ------------------------------------------------------------------------------------------------------------------------ 如何不殺價,賺快樂? 吳金津 (中國時報 浮世繪 2007/09/22) 前幾天到內湖聽一場演講,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主講者朱平先生,分享如何讓自己做個「快樂製造機」,他談到他每天早晨都會去逛傳統市場,每天都會製造一些快樂給賣菜的老闆們。比如他買了23元的菜,拿30元給老闆,說:「老闆,23元算25元,找我5元就好。」這些老闆們反應大致上有四種反應: 第一種:起初非常驚訝,之後非常開心地找了5元,說謝謝。 第二種:老闆堅持找7元,不佔客戶便宜,但老闆很開心。 第三種:是多送點蔥蒜,也很開心。 第四種:是最高竿的反應,「不然我幫你湊30元好了,一共是32元,算你30元就好。」 哇,真是高手,原本是要讓老闆佔便宜的,反過來卻讓客戶多買又有佔便宜的感受,更是個「快樂製造機」。 前日傍晚,我逛傳統黃昏市場時,決定玩一下朱先生的遊戲,暫時改了殺價習慣,想創造點快樂給老闆們。我到一家以前常殺價、討斤兩的攤販前,買了157元的青菜,結帳時,剛好聽到菜販老闆對旁人說了一個笑話,非常好笑,我非常愉快地說:「老闆,你好幽默,你的笑話很好笑,157元算160元,這裡是160元,不用找了。」老闆笑了,說:「這怎麼可以,不然妳還需要甚麼,我送妳。」老闆便送我一大塊嫩薑。後來到了另一家買甜不辣29元,拿30元給老闆,我說:「阿伯,29元算30元,不用找了。」老闆有點訝異,一時之間反應不過來,還是找了1元給我,我笑笑地把1元還給他,說不用找? 他趕緊又多放了一塊甜不辣給我,從他驚訝轉而高興的表情,我知道我做到了。 回家的路上,我嘴角掛著微笑,哼著歌。睡前在日記裡寫下:「算一算,我多花了4元,賺到了甚麼? 1. 賺到了好心情。 2. 賺到了老闆的笑容 3. 賺到了老闆的謝意 4. 賺到了老闆的友誼 5. 賺到了一塊嫩薑和一塊甜不辣 6. 賺到了愉快的晚餐。 當我們決心要當個「快樂製造機」時,就會感染對方,形成一個良性的影響,讓更多周遭的人像我們一樣,成為「快樂製造機」。 --------------------------------------------------------------------------------------------------------------
老子的哲學講求,無為而無不為。其中第六十三章談到:「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大小多少,報怨以德」,做任何事要没有目的,或没有心機的去做,才能符合天道。上面的例子雖然有所期待,以「創造快樂」為目的,但至少是改變心念的一個開始。如果更進一步能讓周遭時時充滿Surprise,處處散播快樂的這種做法,變成一種反射式的習慣,應該就是真正地達到為無為,事無事的境界。此時做任何事,自然不會要求別人有善意的回應,也不會有達不到預期效果而產生的失落,如此為人處事便能海闊天空,悠遊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