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彩觀鳥:烏雕鴞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raw-image


名稱:烏雕鴞 Dusky Eagle-Owl


別名:/


常見度:普通


發現地點:馬拉西亞Perlis


首次發現日期:2024 01 14


叫聲:大叔吐痰但是痰不斷卡頸的聲音(有片)


體型:非常大


特徵:


年頭去了馬拉一趟,主要是爲了看烏雕鴞,曾經有人對我説過他對這貓頭鷹的憧憬,讓我很好奇到底是怎樣的貓頭鷹才可以讓人如此有不去不可以的念頭,要非在短時間之間去不可。因爲當時種種原因,時間也不合,最後沒有機會兩人出行,而我卻想知道這貓頭鷹的魅力所在,故此自己之後去了一趟。


本來我以爲對這對貓頭鷹會有又愛又恨的感覺,但是真實看到之後我對牠們就只有喜愛的心情,親身看過之後,多少也感受了牠們的動人之處。

raw-image
raw-image



烏雕鴞體型很大,在馬拉西亞的北部有穩定的數量,聽説共有3對,各有不同面貌特徵,而當中有一對是相對穩定出現。

這對夫妻很親民

這對夫妻很親民

raw-image


這一次導游帶我去看的一對貓頭鷹是在一個村落中,裏面種有許多高樹,本來以爲貓頭鷹都是要花一點時間才可以看到,但是這兩頭烏雕鴞似乎已經很習慣人類,才進去一段短時間,牠們倆已經發出獨特響亮的叫聲,好像要人去看牠們一樣,在四天的旅程中,有三天也花了時間去看看牠們,而且即使是早上,正午,還是黃昏,牠們還是想到活躍,一點也跟平時貓頭鷹的印象很不同。

raw-image
沒眼看

沒眼看

高高在樹

高高在樹




烏雕鴞體型大,眼睛又長在臉盤的正面,當我和牠們對視的時候,不期然會覺得牠們的身體内是藏著一個人的靈魂,看著烏雕鴞渾圓而帶有靈氣的眼神,不禁也會把牠們的眼光吸引了,想要再一看再看。

raw-image


這一對夫妻的關係良好,很多時候也是形影不離地前後跟隨,全身啡黑色配上一對長耳羽,讓牠們的樣子變得更耐看。只是,牠們雖然擁有驚艷的美麗外表,但是聲音卻意外地難聽(這是客觀描述,不是批評,哈哈),烏雕鴞的叫聲和老牛一樣,又像一個要準備吐痰的啊伯,來來回回卡著痰在頸部卻吐不出的聲音。



無論如何,能夠好幾次都看到烏雕鴞,實在高興,而且到昨晚整理照片時才發現有彩蛋!


原來當時拍牠們的巢的時候,裏面已經有小寶寶!當時連導游也沒有發覺,直到昨晚細看照片,發現有一個毛球在巢的邊緣,再發給導游看看之下,才知道原來早於好幾個月我們已經記錄了烏雕鴞的小寶寶了,真夠幸運!

這毛球長得也太可愛了吧

這毛球長得也太可愛了吧


這一次的畫作覺得一定要畫出兩隻烏雕鴞才算完滿,畫貓頭鷹不容易,最後用了兩天多才完成,雖然細節上覺得可以有更多留白位,可以有更多改進,不過已心機的角度去看的話,這一次所花的心機,絕對是排行頭五名以内。

raw-image


畫紙:Baohong watercolor paper


水彩:Winsor & Newton + Daniel Smith

42會員
183內容數
收藏了有關雀鳥知識的文章,在這些文章,會提及和雀鳥的相遇,也會和大家分享遇見鳥後用水彩畫下的紀錄。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