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中》:失焦與真實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本文在於今年二月在《釀電影》雜誌中發表。


當洪常秀(홍상수)的最新作品《在水中》(2023,in water)於柏林影展邂逅單元中以幾乎全片失焦的畫面展示於眾人眼前時,不僅嚇傻了所有觀眾,也激怒了許多影評和媒體。作為洪常秀的第 29 部長片,本片描寫一個年輕男演員首次擔任導演,邀請兩位朋友一起到濟洲島上創作的故事,而這一切全都在失去對焦的模糊畫面中進行。在我看來,《在水中》顯然是一部帶有挑釁意味與實驗性質的電影,而它的失焦除了作為一種作者風格之外,至少還有以下三種意涵:


(一)對於過往電影精緻畫面的抗拒:本片看似以失焦作為形式上的賣點,實則是以形式抵銷形式,否定了過去創作者對於影像形式的追求,讓觀眾更聚焦在文本內容上。


(二)對於肖像攝影及寫實主義傳統的反動:百年來電影所不斷追求的影像「真實」感,於本片是反其道而行,透過失焦鏡頭反問——畫面的清晰是否真的能幫助反映真實?


(三)關於影像紀錄與真實的反思:透過本片與匈牙利導演內梅什・拉斯洛(Nemes László)之作品《索爾之子》(2015,Saul fia)的焦點選擇,討論真實是否可以被影像捕獲,以及關於影像與真實之間複雜的辯證關係。


本文期望透過討論失焦影像在《在水中》的意義,思考其對於作者創作與反映「真實」概念的作用。


從影像風格到一場電影實驗

觀察洪常秀的創作軌跡,他近幾年的作品都具有高度自傳性,文本也與他個人的私人生活、感情狀況有密切關係。就這層意義上,片中使用失焦影像的契機或許也能從他的生活經驗中找到。筆者大致推出可能的原由有二:


其一,洪常秀在 2023 年的坎城影展《𝙸𝚗 𝙾𝚞𝚛 𝙳𝚊𝚢》映後座談時透露,他近兩年罹患了眼疾。我們可以猜想,或許是眼疾所帶來的不便,給予他在本片鏡頭運用的創作靈感——亦即,《在水中》的世界,或許就是洪常秀眼裡的世界。


其二,在劇情上,《在水中》是一部描寫一群年輕學生拍攝短片之過程的後設電影。片中的迷你劇組事實上也展演出洪常秀拍電影時的習慣:一種低預算的、小規模劇組的、無劇本的拍攝模式,而失焦手法所帶來的視覺模糊效果,也正呼應了他的創作過程:在成品出來之前,一切的創作都彷彿失焦鏡頭裡的世界,朦朧且懸而未決。


不過,以上如「迷茫的創作心境」、「眼疾的視覺限制」這類的說法,或是一些影評以「印象派」作為本片的風格論述,都只能為「失焦」提供一個方便的解釋,還不足以說明其帶給觀者的視覺感受。我們應當再深入一步,跳脫「失焦作為一種形式上的靈感或表意實踐」的思維,而是思考「失焦」這個大膽又富含挑釁意味的手法背後,是否存在著某種激進的實驗概念?


筆者認為,失焦本身看似是一種形式上的創新,但失焦本身卻正好否定了過往創作者對於影像形式的追求——我們可以說此片正是以形式抵銷形式的方法,使作品回歸到更為純粹的内容創作。


亦即,失焦畫面是對「精緻畫面」的抵制:取消了鏡頭運動、場面調度、視覺特效的形式,也斷然拒絕了當今電影所追求的高畫質影像。綜觀影史,各式各樣的拍攝器材、五花八門的拍攝技法,以及影廳的放映設備等,都隨著科技進展不斷更新,其目的都在追求「更為精緻的畫面」,這不僅僅是創作者的追求,也是各大戲院吸引更多觀眾的手段。


在我看來,《在水中》正是以失焦鏡頭作為一種抵抗,它向觀眾提出質疑:電影的本質為何?在連畫面都看不清楚的情況下,電影依然有成立的可能嗎?在昏暗的電影院裡,在一雙雙期待的眼眸之中,失焦的畫面彷彿拒絕了打自電影降生,百年以來觀眾的窺淫慾。


影像無法表述的現實

「拍攝人即是侵犯人,」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在批評名作《論攝影》(1977,On Photography)中寫道,「把他們視作他們從未把自己視作的樣子,了解他們對自己從不了解的事情。」當攝影機運作被視為現實之紀錄的同時,我們也該注意到攝影作為一種權力的技術,它以一種「被決定」的視角,讓被攝物成為沒有話語權的客體。如果我們把攝影(或是錄影)視為攝影者對被攝者以單一視角下定義的過程,那麼《在水中》的失焦手段,或許正是針對攝影的內部機制作出的反抗。失焦的影像消解了過往電影對於觀眾視點的控制,人物的細節(不論是演員的眼神、臉部表情、肢體動作)也在模糊的畫面中被抹去,我們看見的不再是角色的肖像攝影,而是一個個模糊的團塊——電影不再替觀眾定義角色的本質,因為角色的本質是無可被定義和紀錄的。


當洪常秀以失焦宣示其對於精緻影像形式的棄絕的同時,並不表示電影就回歸到了寫實主義。反而是透過此片對寫實主義提出質疑:現實真的可以被紀錄嗎?


一般而言,「寫實主義」是一組被認為精準再現自然、現實的風格或慣例,為人所知的例子有文藝復興時期興起的透視法,而當攝影技術被發明後,影像又成了「再現真實」的代名詞。不過鮮少有人考慮到,在不同的文化脈絡底下,每一個人所理解的「現實」都不盡相同。


「我們希望相信我們生活在同一個現實裡,但現實永遠無法被捕獲。」洪常秀在一次訪談之中說道,由此看來,《在水中》並無意向寫實主義或形式主義任何一方靠攏,它同時抵制兩者。


因此,失焦的做法為的並非是將現實抽象化,我們應該理解成影像對真實的描述從來就是詞不達意的。亦即,電影從來就無法代表「真實」,它僅僅能作為現實世界的片面複製。既然真實是一個永遠無法靠著言語或符號抵達的彼岸,片中的失焦所自帶的反身性特質,便是透過主動讓畫面模糊,乾脆地承認真實之不可描述性。


但是,既然真實是不可描述的,我們是否可以說《在水中》是一部放棄描繪真實的虛偽之作?我想答案是否定的。片中的失焦模糊可以被看作是一種「影像語言的詩化」:即失焦鏡頭並非放棄描繪真實,而是和真實保持距離,與其所拍攝的客體之間保留了一層「語帶保留的空間」。於是電影不再嘗試傳遞訊息,而是讓訊息留存在電影內部,而不蔓延至觀眾——失焦制止了電影符號把現實簡化的可能,將現實保留在這層薄霧之中。


失焦作為一種創作策略

談到失焦手法在電影中的使用,我們也可以談談《索爾之子》。該片劇情圍繞在奧森威辛集中營裡的囚犯分遣隊成員索爾,想替死去男孩舉辦猶太葬禮的故事。在場面調度上,導演安排了非常多的跟拍鏡頭(或許和導演師承貝拉・塔爾〔Béla Tarr〕有關),並對焦在索爾背上,而背景是失焦的。仔細一看,集中營的苦難不總是在那被虛化的背景中被執行嗎?顯然在面對像奧森威辛集中營這樣超越人類普遍能理解的災難事件,導演亦使用了失焦的手法來承認苦難真實之不可描述性。


法國哲學家兼藝術史學家喬治・迪迪.胡伯曼(Georges Didi-Huberman)在〈走出黑暗:寫給《索爾之子》〉(2019)中讚揚道,《索爾之子》在面對大屠殺的夢魘時,並未陷入狄奧多・阿多諾(Theodor W. Adorno)所謂的「完美的黑」那樣的無力與沉默當中,反而「既沒有選擇激進的黑暗,也沒有選擇激進的沉默」。


「《索爾之子》在視覺上透過對焦距和景深的獨特處理挑戰了傳統現實主義,考慮到現象學層面和集中營脈絡下僅存短時間和短距離的觀看視角。」胡伯曼認為,正是透過失焦的手法,導演得以既不陷入對苦難無力的描述,也不致陷入藝術面對災厄的沉默之中。


在我看來,不論是《在水中》的全畫面失焦或是《索爾之子》的背景虛化,失焦都展現了一種態度:它們坦承現實難以被描述,卻也承認現實之存在。只不過在《索爾之子》中,僅有集中營的噩夢被當作影像所無法描摹的真實,而《在水中》則是將失焦推到極致,表明不僅是災厄之真實,連日常之真實也無法被影像捕獲。觀看《在水中》時,觀眾不知道所謂「真實」的清楚樣貌究竟為何,但看著一顆又一顆的失焦鏡頭時,我們卻能越發清晰地意識到,真實「在那裡」,在電影的深處,在洪常秀拿著攝影機的那個遙遠時空;我們可以了解他所見到的那種真實,只是隨著攝影機的記錄與檔案多次的轉換和複製,時間與空間的更迭彷彿在真實之上染上一層薄膜。因此,我們只能看見模糊的畫面。


終極意義上,失焦鏡頭也是對機械複製時代的反思,在靈光被扼殺的瞬間,畫面不再光鮮亮麗,它化作一攤遮擋視線的水,隔絕我們將影像誤認為真實的可能。


結論

《在水中》的大膽嘗試不僅突破了觀眾的期待視域,也勾起了創作、影像、真實之間的辯證。本文就失焦的手法在《在水中》裡的意義進行討論,並對其在影像創作與真實的反思方面進行分析。首先,失焦的手法不該被當作是一種作者風格,它更像是一場電影實驗,是對精緻傳統(容我借用電影筆記派的用詞)的抵制,它取消了過去創作者對於畫面形式的追求,成為抵銷形式的形式,使觀眾更加專注於文本內容。其次,失焦是對肖像攝影和寫實主義傳統的反動,它提出影像在紀錄現實時的侷限性,並對攝影機本身的機械原理提出內部質疑。最後,我們透過《在水中》的全畫面失焦與《索爾之子》的焦點選擇,討論關於影像與真實之間的複雜關係,我們瞭解到這兩部片如何做到既不讓真實淪為影像無力的描摹,卻又同時面對真實之存在。


「我的電影不是與現實生活平行的存在,我要做的是跟隨離弦之箭射向現實生活,並在最後一刻阻止它。」


《在水中》有一段劇情是這樣的:劇中的導演向夥伴分享他想創作的故事——海邊遊客漫無目的地遊覽,海灘上一個撿垃圾的女人吸引了男主角的注意,於是男主角走向女人攀談,並漸漸對她產生好感,但不久後女人開始疏遠他,男主角只能傷心地走向大海。我想這段劇情正好呼應了在《在水中》的失焦手法與「真實」的辯證關係:「真實」是只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的。


1會員
2內容數
影評&書評,佛系經營。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專欄將提供給您最新的市場資訊、產業研究、交易心法、精選公司介紹,以上內容並非個股分析,還請各位依據自身狀況作出交易決策。歡迎訂閱支持我,獲得相關內容,也祝您的投資之路順遂! 每年 $990 訂閱方案👉 https://reurl.cc/VNYVxZ 每月 $99 訂閱方案👉https://re
Thumbnail
很多人都擁有那麼一些物品吧。它蘊藏著別人看不到的記憶,就像是淺淺封印著過去的自己。即使再也無法穿越,但我們總藉由那些物件瞥見過去的眉角。即使只有一丁點。 我記得那個鐵書籤的溫度,冰冷但溫暖。它泛著銀白色鐵的光澤,仔細看,可以看見一條條細緻的紋理,貫穿著它。它上面用綠色繪製著一張沙發椅,以及好幾本書
因著這期書宅要介紹一本Jess Walter的將出版新書 故又去翻出8年前的心得 ....................................................... 我們住在水中 -我們都是大魚缸中游不出海的魚群  原文寫於: 2016/4/3
Thumbnail
文/Yi 當洪常秀(홍상수)的最新作品《在水中》(2023,in water)於柏林影展邂逅單元中以幾乎全片失焦的畫面展示於眾人眼前時,不僅嚇傻了所有觀眾,也激怒了許多影評和媒體。作為洪常秀的第 29 部長片,本片描寫一個年輕男演員首次擔任導演,邀請兩位朋友一起到濟洲島上創作的故事,而這一切全都在
Thumbnail
《在水中》的「模糊」體現了「創作」的本質,「靈感」本就在「混沌不明」的腦內世界中生成,失焦的鏡頭創造了這般足具魅力的空間。男演員為了自己的「名譽」想一圓「導演」夢,他帶著女演員與男攝影師抵達這座石之島,黑石堆砌的村落讓他放棄了原先的劇本(因為與最初的想像不符),重新建構出能夠容納下他們三人的新石屋,
Thumbnail
詩人洛夫曾因有感於莊子《盜跖篇》的尾生與女子相約橋下的故事, 寫成一首新詩,其中一段,最為印象深刻—— 還記得那是高中課文時閱讀到的新詩,那時是梅雨時候, 就算坐在椅子上,課文
Thumbnail
對於洪常秀電影的受眾而言,他們始終著迷的往往是在單一的生活流式的故事脈絡下不斷裂變融合的敘事技法,或是在時間、夢境、現實上的虛實切換,而今《在水中》可稱作又是洪常秀式實驗技法宇宙中的另一只碎片,且波光粼粼。
Thumbnail
2023年已經過完農曆年,開工後投在電子領域的工程師們檢視目前自己所在的公司上下游產業鍊是否跟上五大潮流趨勢。年終獎金之外,再一筆年中獎金!
新詩:〈身在此山中〉 世世代代住在此山中 一旦到了外地打拼 見山不是山了 頭七二七三七都過了 魂兮都未歸來 是雲深不知處而障了眼 還是鬼迷心竅魂失魄落 著了邪魔外道 成了漂泊上不了岸絕後的綠蠵龜 七七魂盡,盡成了禍害人間的遊鬼 (劉有恒,2022.4.29於台北)
事實上,肝髒的傷害是最大的,因為肝髒是我們身體中唯一的排毒公司,通常在口中吃食物,肝髒應保持各種有毒的療效,排毒,分解,然後在體外排出。晚上,肝細胞濃度的“工作時間”,我們此時沒有休息,但你可以吃它,讓肝髒過載。雖然我們“強烈”沒有呼喊,但忽視更容易,但當肝髒真的喊道時,問題非常嚴重。榨油機推薦 眾
Thumbnail
以下文章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這幾天遇到一些事情,心裡想當作是對自己的提醒。這幾日聽到一些商號老闆捐款給住家附近的佛堂,要莊嚴佛像,可是那邊的居士勸他們唸佛,他們卻始終推三阻四。他們的理由是,捐款建造地藏像,常常都覺得事業做得很順利,所以很樂意捐獻。
Thumbnail
本專欄將提供給您最新的市場資訊、產業研究、交易心法、精選公司介紹,以上內容並非個股分析,還請各位依據自身狀況作出交易決策。歡迎訂閱支持我,獲得相關內容,也祝您的投資之路順遂! 每年 $990 訂閱方案👉 https://reurl.cc/VNYVxZ 每月 $99 訂閱方案👉https://re
Thumbnail
很多人都擁有那麼一些物品吧。它蘊藏著別人看不到的記憶,就像是淺淺封印著過去的自己。即使再也無法穿越,但我們總藉由那些物件瞥見過去的眉角。即使只有一丁點。 我記得那個鐵書籤的溫度,冰冷但溫暖。它泛著銀白色鐵的光澤,仔細看,可以看見一條條細緻的紋理,貫穿著它。它上面用綠色繪製著一張沙發椅,以及好幾本書
因著這期書宅要介紹一本Jess Walter的將出版新書 故又去翻出8年前的心得 ....................................................... 我們住在水中 -我們都是大魚缸中游不出海的魚群  原文寫於: 2016/4/3
Thumbnail
文/Yi 當洪常秀(홍상수)的最新作品《在水中》(2023,in water)於柏林影展邂逅單元中以幾乎全片失焦的畫面展示於眾人眼前時,不僅嚇傻了所有觀眾,也激怒了許多影評和媒體。作為洪常秀的第 29 部長片,本片描寫一個年輕男演員首次擔任導演,邀請兩位朋友一起到濟洲島上創作的故事,而這一切全都在
Thumbnail
《在水中》的「模糊」體現了「創作」的本質,「靈感」本就在「混沌不明」的腦內世界中生成,失焦的鏡頭創造了這般足具魅力的空間。男演員為了自己的「名譽」想一圓「導演」夢,他帶著女演員與男攝影師抵達這座石之島,黑石堆砌的村落讓他放棄了原先的劇本(因為與最初的想像不符),重新建構出能夠容納下他們三人的新石屋,
Thumbnail
詩人洛夫曾因有感於莊子《盜跖篇》的尾生與女子相約橋下的故事, 寫成一首新詩,其中一段,最為印象深刻—— 還記得那是高中課文時閱讀到的新詩,那時是梅雨時候, 就算坐在椅子上,課文
Thumbnail
對於洪常秀電影的受眾而言,他們始終著迷的往往是在單一的生活流式的故事脈絡下不斷裂變融合的敘事技法,或是在時間、夢境、現實上的虛實切換,而今《在水中》可稱作又是洪常秀式實驗技法宇宙中的另一只碎片,且波光粼粼。
Thumbnail
2023年已經過完農曆年,開工後投在電子領域的工程師們檢視目前自己所在的公司上下游產業鍊是否跟上五大潮流趨勢。年終獎金之外,再一筆年中獎金!
新詩:〈身在此山中〉 世世代代住在此山中 一旦到了外地打拼 見山不是山了 頭七二七三七都過了 魂兮都未歸來 是雲深不知處而障了眼 還是鬼迷心竅魂失魄落 著了邪魔外道 成了漂泊上不了岸絕後的綠蠵龜 七七魂盡,盡成了禍害人間的遊鬼 (劉有恒,2022.4.29於台北)
事實上,肝髒的傷害是最大的,因為肝髒是我們身體中唯一的排毒公司,通常在口中吃食物,肝髒應保持各種有毒的療效,排毒,分解,然後在體外排出。晚上,肝細胞濃度的“工作時間”,我們此時沒有休息,但你可以吃它,讓肝髒過載。雖然我們“強烈”沒有呼喊,但忽視更容易,但當肝髒真的喊道時,問題非常嚴重。榨油機推薦 眾
Thumbnail
以下文章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這幾天遇到一些事情,心裡想當作是對自己的提醒。這幾日聽到一些商號老闆捐款給住家附近的佛堂,要莊嚴佛像,可是那邊的居士勸他們唸佛,他們卻始終推三阻四。他們的理由是,捐款建造地藏像,常常都覺得事業做得很順利,所以很樂意捐獻。